微量纤维的染料提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7763发布日期:2018-09-07 23:39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量纺织纤维上染料的提取装置,属于法庭科学中样品前处理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纤维是盗窃、交通肇事等犯罪现场十分常见的一类微量物证,其鉴定和比对对于案件的侦破有重要意义。现场常见的多为有色纤维,为了准确鉴定与比对纤维物证,有必要对纤维染色用的染料进行分析。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HPLC-MS)兼具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检测灵敏度,符合犯罪现场微量纤维上痕量染料的检测需求,在纤维染料的分析上应用广泛。而利用HPLC-MS分析纤维染料的首要步骤即为染料提取。

目前已发展了多种染料提取方法,早在1981年,Home等人就提出将微量有色纤维放入毛细管中,加入提取剂后封闭毛细管两端,再加热提取。该方法所用提取溶剂较少,能有效提取纤维染料。然而将微量纤维放入管径小于1mm的毛细管以及封闭毛细管两端等操作较为复杂繁琐,对检验人员的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王彦吉等发明了一种包含提取器、冷凝管、样品池等部件的提取器件,使提取溶剂在提取管中不断加热回流,以提高提取效率。该方法所获得的提取液进行HPLC-MS分析前需先过滤,而在溶液转移及过滤过程中,会产生样品的损失,对于微量纤维的微量提取溶剂来说,损失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量纤维的染料提取装置,该装置集提取、过滤和进样为一体,操作起来方便简单,能够有效减少样品的损失,适用于犯罪现场微量纤维上痕量染料的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量纤维的染料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瓶体,与所述瓶体配套使用的瓶盖,插入所述瓶体内用于盛装纤维样品及提取溶剂的样品管,以及插入所述样品管内用于过滤溶剂的过滤管组件;

所述过滤管组件包括滤膜、固定软套和过滤管,所述滤膜置于所述固定软套内底部,所述过滤管底部插入所述固定软套内且与所述滤膜紧贴,所述过滤管的底面开设有多个小孔,所述固定软套将所述过滤管的外壁和所述样品管内壁之间的空间密封起来。

所述瓶体为进样标准瓶,其最大容积为2mL,瓶口内径为11.6mm,瓶高为32mm,瓶口采用9-425螺纹口,材质为高硼硅玻璃;所述瓶盖采用标准瓶盖,包括中心开孔的螺纹瓶盖和置于所述瓶盖内顶部的垫片,所述螺纹瓶盖材质为聚丙烯,直径为12mm,中心开孔直径为6mm,垫片材质为PTFE或硅胶,直径为11mm,厚度为1.5mm。

所述样品管为顶部敞口的圆筒结构,其外径为4~10mm,外径优选为6mm,内径3.6~9.6mm,内径优选为5.6mm,高为31mm,材质为高硼硅玻璃。

所述过滤管为顶部敞口的圆筒结构,其外径为3.4~9.4mm,外径优选为5.4mm,内径为3~9mm,内径优选为5mm,高为30mm,材质为高硼硅玻璃、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滤膜的孔径为0.2μm或0.45μm,直径为3.4~9.4mm,直径优选为5.4mm,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尼龙或纤维素。

所述固定软套为顶部敞口底部开圆孔的圆筒结构,其外径3.6~9.6mm,外径优选为5.6mm,内径为3.4~9.4mm,内径优选为5.4mm,高为8mm,底部圆孔直径为2.8~8.8mm,直径优选为4.8mm,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瓶体内插有样品管,在样品管内插有过滤管组件,过滤管组件包括过滤管、滤膜和固定软管,瓶体有配套的瓶盖;在样品管内完成纤维染料提取,由于固定软管将过滤管和样品管之间的空间密封,提取液仅可依次穿过固定软管的底部圆孔、滤膜和过滤管的底部小孔进入过滤管内腔内,完成对提取液的过滤,整个装置再与分析仪器连接进样,整个装置集提取、过滤和进样为一体,操作起来方便简单,能够有效减少样品的损失,适用于犯罪现场微量纤维上痕量染料的提取分析。2、本实用新型的瓶体采用进样标准瓶,瓶盖采用标准瓶盖,能够方便整个装置与分析仪器上的进样器连接,提高进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管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样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过滤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量纤维的染料提取装置,该装置包括瓶体1,与瓶体1配套使用的瓶盖2,插入瓶体1内用于盛装纤维样品及提取溶剂的样品管3,以及插入样品管3内用于过滤溶剂的过滤管组件4;

其中,如图2、图3所示,过滤管组件4包括过滤管41、滤膜42和固定软套43,滤膜42置于固定软套43内底部,过滤管41底部插入固定软套43内且与滤膜42紧贴,过滤管41的底面开设有多个小孔,固定软套43可将过滤管41的外壁和样品管内壁之间的空间密封起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瓶体1为进样标准瓶,其可用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HPLC-MS)的自动进样器,最大容积为2mL,瓶口内径为11.6mm,瓶高为32mm,瓶口采用9-425螺纹口,材质为高硼硅玻璃,瓶体颜色为透明色或深棕色;如图5所示,瓶盖2采用标准瓶盖,包括中心开孔的螺纹瓶盖和置于瓶盖内顶部的垫片,螺纹瓶盖材质为聚丙烯,直径为12mm,中心开孔直径为6mm,垫片材质为PTFE(聚四氟乙烯)/硅胶,直径为11mm,厚度为1.5mm。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样品管3为顶部敞口的圆筒结构,圆筒外径为4~10mm,优选为6mm,内径3.6~9.6mm,优选为5.6mm,高为31mm,材质为高硼硅玻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过滤管4亦为顶部敞口的圆筒结构,圆筒的外径为3.4~9.4mm,优选为5.4mm,内径为3~9mm,优选为5mm,高为30mm,材质为高硼硅玻璃、聚氯乙烯(PVC)或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42的孔径为0.2μm或0.45μm,直径为3.4~9.4mm,优选为5.4mm,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尼龙或纤维素,但材质不限于此;固定软套43为顶部敞口底部开圆孔的圆筒结构,圆筒外径3.6~9.6mm,优选为5.6mm,内径为3.4~9.4mm,优选为5.4mm,高为8mm,底部圆孔直径为2.8~8.8mm,优选为4.8mm,材质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1)提取:在使用时,将微量纤维样品置于样品管3中,加入提取溶剂,将样品管3插入进样标准瓶中,盖上标准瓶盖,将整个瓶子在一定温度下加热一定时间,根据纤维样品种类的不同,加热时间和温度不同,待整个瓶子冷却至室温,提取完成。

2)过滤:拧开标准瓶盖,将过滤管组件4插入样品管3中,固定软套43将过滤管41外壁与样品管3内壁之间的空间封闭起来(如图7所示),样品管3内的提取溶剂只能穿过滤膜42流向过滤管41内,以此实现提取剂的过滤。

3)进样:重新盖上标准瓶盖,将进样标准瓶置于HPLC-MS的自动进样器上,等待仪器自动进样。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或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