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单水箱式油田水表现场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2068发布日期:2018-08-24 18:0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水表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单水箱式油田水表现场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表是采油工艺中重要的计量仪表,在油田注水井、泵房等现场用量大、分布广。目前,因送往实验室检验存在拆装麻烦、需要拿备用表替换否则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等问题,对油田水表的校准工作还不够完善,很多水表处于长期不检的状态。

虽然目前实验室的水流量校准装置,技术成熟,但其体积庞大,且由于油田现场交通条件恶劣,还无法到达油田现场对被检水表进行校准。目前有个别企业开发了可在现场对水表进行测量的装置,但其装置上的标准表仍需送到各级计量部门进行校准,由于计量部门实验室中对标准表校准时的水质和压力等条件无法模拟出现场高压、浊水的条件,数据准确性存在问题,无法实现有效溯源。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测量结果可靠、满足用户需求的油田水表现场校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单水箱式油田水表现场校准装置,解决了无法对标准表在现场进行定期校准,无法对被检的油田水表进行现场环境下准确检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液位管,水箱,仪表面板,隔板,外接软管,液压千斤顶安置槽,电动液压千斤顶,电子秤,稳流管,前直管段,标准表,后直管段,调节阀,总阀,三通阀,软管,管路固定,凹型板,蓄电池,上水箱进水阀,皮卡车,吊环,上前门,外壳,下前门,固定环,液位观察孔,外接管,后门,水箱排水门和排水阀,所述的液位管安装在水箱的顶端,所述的水箱装在电子秤上面,所述的水箱底部四角开有液压千斤顶安置槽,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安置槽下方装有电动液压千斤顶,所述的电动液压千斤顶固定在外壳的底面上,电动液压千斤顶上部与液压千斤顶安置槽相配合,防止水箱的移动,所述的水箱后面底部装有排水阀,所述的水箱前面上部装有上水箱进水阀,所述的上水箱进水阀与软管连接,所述的软管与三通阀相连接,所述的三通阀左端通过管路与总阀连接,所述的三通阀右端连接外接管,所述的总阀通过管路与调节阀相连接,所述的调节阀通过后直管段与标准表连接,所述的标准表通过前直管段与稳流管连接,稳流管与外接软管相连接,所述的管路为DN25法兰连接管路,所述的管路、稳流管、前直管段和后直管段通过管路固定固定在隔板上,所述的隔板用于分隔水箱和外接软管,稳流管,前直管段,标准表,后直管段,调节阀,总阀,三通阀,软管,管路固定,所述的标准表下方安装有凹型板,所述的凹型板通过螺纹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的凹型板下方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的外壳通过固定环固定在皮卡车上,所述的外壳顶部四角装有吊环,所述的外壳顶部中间开有液位观察孔,所述的外壳在标准表前部装有上前门,所述的外壳在电子秤前部装有下前门,所述的外壳后面安装有后门,所述的后门对应排水阀的位置处安装有水箱排水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装置可采用皮卡车载整体运输到现场进行测试,相比于目前实验室内使用的装置来说,实用性更加广泛,本装置的整体管路为耐高压25MPa设计,完全符合油田现场测试装置管路所需的压力要求。

2.由于现有的车载水表现场校准装置,其标准表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被校准的,与现场的浊水水质和高压力条件不一致,数据准确性存在问题,本装置采用称重法直接取用现场的高压浑浊水来确定ρ值,精度高,无需人工取样再回到实验室进行对密度的测试,省时省力,解决了实验室常温清水条件下对标准表数据校准之后,标准表用于现场高压浊水环境下测量所带来的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3.本装置在工作时,采用标准表对被检表在高压浊水环境下进行比对测量,工作效率高,同时现场高压浊水条件下采用称重法对标准表进行定期校准,保证了标准表数据的准确可靠。

4.本装置采用单个水箱作为校准水箱和储水箱使用,在进行标准表法校准时,水箱作为标准水箱使用,在进行称重法校准时,水箱作为储水箱使用,简化了装置的整体结构,减轻了装置重量,更加便于运输,在抬起和降落水箱时,采用四角处安装电动液压千斤顶,使用液压千斤顶进行水箱的抬起和降落,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斜视内部结构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观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外观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斜视内部结构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被检表检测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标准表校准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的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单水箱式车载撬装式油田水表现场校准装置,包括:液位管1,水箱2,仪表面板3,隔板4,外接软管5,液压千斤顶安置槽6,液压千斤顶7,电子秤8,稳流管9,前直管段10,标准表11,后直管段12,调节阀13,总阀14,三通阀15,软管16,管路固定17,凹型板18,蓄电池19,上水箱进水阀20,皮卡车21,吊环22,上前门23,外壳24,下前门25,固定环26,液位观察孔27,外接管28,后门29,水箱排水门30和排水阀31,所述的液位管1安装在水箱2的顶端,所述的水箱2装在电子秤8上面,所述的水箱2底部四角开有液压千斤顶安置槽6,所述的液压千斤顶安置槽6下方装有液压千斤顶7,所述的液压千斤顶7固定在外壳24的底面上,液压千斤顶7上部与液压千斤顶安置槽6相配合,防止水箱2的移动,所述的水箱2后面底部装有排水阀31,所述的水箱2前面上部装有上水箱进水阀20,所述的上水箱进水阀20与软管16连接,所述的软管16与三通阀15相连接,所述的三通阀15左端通过管路与总阀14连接,所述的三通阀15右端连接外接管28,所述的总阀14通过管路与调节阀13相连接,所述的调节阀13通过后直管段12与标准表11连接,所述的标准表11通过前直管段10与稳流管9连接,稳流管9与外接软管5相连接,所述的管路为DN25法兰连接管路,所述的管路、稳流管9、前直管段10和后直管段12通过管路固定17固定在隔板4上,所述的隔板4用于分隔水箱2和外接软管5,稳流管9,前直管段10,标准表11,后直管段12,调节阀13,总阀14,三通阀15,软管16,管路固定17,所述的标准表11下方安装有凹型板18,所述的凹型板18通过螺纹固定在外壳24上,所述的凹型板18下方安装有蓄电池19,所述的外壳24通过固定环26固定在皮卡车21上,所述的外壳24顶部四角装有吊环22,所述的外壳24顶部中间开有液位观察孔27,所述的外壳24在标准表11前部装有上前门23,所述的外壳24在电子秤8前部装有下前门,所述的外壳24后面安装有后门29,所述的后门29对应排水阀31的位置处安装有水箱排水门30。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外接软管5,稳流管9,标准表11,后直管段12,调节阀13,总阀14,三通阀15,软管16和前直管段10均是耐高压25MPa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稳流管9为蜂巢小孔式,所述的标准表11的进水出水需要有前直管段10和后直管段12减小水流的不稳定性,所述的稳流管9可作为前直管段10使用,右侧通过DN25法兰连接与前直管段10相连接配合使用。

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装置采用一个水箱2作为两种用途使用,既可以作为标准水箱使用也可以作为储水箱使用,水箱2在进行标准表法对被检表进行检测时,作为储水箱使用,用于存储排放的高压浊水,水箱2在采用称重法时,作为标准水箱使用,可以使用电动液压千斤顶7抬起,所述的水箱2四角处的液压千斤顶安置槽6的深度要大于电动液压千斤顶7的高度,以便在降落水箱2时,将水箱2的底部完全放置在外壳24的底面上,然后配合电子秤16对现场的高压浊水进行密度的标定,所述的水箱2上表面为斜坡状,便于箱体内注入浊水时产生的气泡排出。

一种车载单水箱式油田水表现场校准方法,使用上述所示的装置,本装置采用单一水箱2同时作为标准水箱和储水箱使用,采用称重法与标准表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油田现场的测量和对标准表的校准。

如图5所示,当水箱2作为储水箱时,采用标准表法对被检表检测的流程图,采用标准表法对被检表在油田现场进行测量时:水箱2作为储水箱使用,被检表通过外接软管5与整套管路相连接,高压浊水流经标准表11后,最后经管路流入水箱2,将此时标准表11的累计流量值Q2与被检表的累计流量值Q1进行比对,进行对被检表的校准。

如图6所示,当水箱2作为标准水箱时,采用称重法对标准表11进行校准的流程图,采用称重法对标准表11进行校准时,水箱2作为校准水箱使用,首先要对现场的高压浊水的密度进行测定,将电子秤16装入水箱2底下后,读取电子秤16初始值m0,高压浊水经整套管路流入水箱2,当水箱2的液位到达液位管1刻度时,关闭高压浊水的注入,此时液位管1会有一体积读数Vd,电子秤16有一质量读数md,进而可以算出现场的高压浊水的密度ρ,清空水箱2,再次重复上述过程,读取标准表11的累计流量初始值VB0,测量出1min时间内电子秤16的示值m1和标准表11的累积流量体积示值VB1,通过(m1-m0)/ρ可得标准体积V2,将(VB1- VB0)和V2进行比对,实现对标准表11的校准。而本装置采用的电子秤16和标准水箱都溯源至计量部门的标准装置上,从而将被检表、标准表11的结果都溯源至国家基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