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滤芯寿命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6686发布日期:2018-10-30 22:52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滤芯寿命检测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水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滤芯寿命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也不断的提高,对水中有害物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多的饮水机、净水器中采用过滤器过滤来提升水质,从而确保人体健康。由于过滤器长期使用会存在过滤滤芯堵塞问题,即过滤滤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当过滤滤芯达到使用寿命时,如果不及时更换则起不到过滤的作用,而现有的设备人们不能很好的直观的了解何时需更换滤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直观地提示滤芯是否需要更换的过滤滤芯寿命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滤滤芯寿命检测电路,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滤芯复位开关、负载驱动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的滤芯复位开关开闭的检测模块,所述的控制模块上连接有所述的检测模块和所述的负载驱动模块,所述的检测模块和所述的负载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的检测模块上还连接有所述的滤芯复位开关。

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接口、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一电阻、型号为7812的第一芯片和型号为7805的第二芯片,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一端、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接口的第1脚连接,所述的第一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一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检测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四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1脚连接,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2脚、所述的第五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六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五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五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八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1脚连接,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2脚、所述的第九电容的一端、所述的第十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的负载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的第二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四二极管的一端和所述的第一接口的第2脚连接,所述的第三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四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一芯片的第3脚和所述的第二芯片的第3脚均接地。

所述的检测模块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型号为MC96F6432的第三芯片,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11脚和所述的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三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滤芯复位开关的第2脚连接,所述的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滤芯复位开关的第1脚接地。

所述的负载驱动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NPN型三极管、第六二极管和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二接口,所述的第三芯片的第10脚和所述的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的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的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机均接地,所述的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的第六二极管的一端、所述的第二接口的第1脚连接,所述的第六二极管的另一端、所述的第二接口的第2脚分别与所述的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

所述的LCD液晶显示模块包括用于连接LCD液晶显示屏的第三接口、第六电阻和第十一电容,所述的第三接口和所述的第三芯片上的对应管脚连接,所述的第三接口的第21脚接地,所述的第三接口的第20脚、所述的第六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的第十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的第六电阻、所述的第十一电容和所述的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公开了一种过滤滤芯寿命检测电路,通过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负载驱动模块的共同作用,实时在LCD液晶显示模块显示滤芯的使用寿命百分比,这样可以对滤芯寿命的情况进行合理地提示,便于用户及时了解,当滤芯的使用寿命下降到5%以下时,用户就可以更换滤芯从而保证饮水质量,更加简单直观;

又由于该实用新型包括滤芯复位开关以及用于检测所述的滤芯复位开关开闭的检测模块,因此当滤芯更换后通过滤芯复位开关进行复位,控制模块又可以对历史记录清零从新记录,保证LCD液晶显示模块准确的显示滤芯的使用寿命百分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过滤滤芯寿命检测电路,包括控制模块1、电源模块2、滤芯复位开关3、负载驱动模块4、LCD液晶显示模块5以及用于检测滤芯复位开关3开闭的检测模块6,控制模块1上连接有检测模块6和负载驱动模块4,检测模块6和负载驱动模块4分别与电源模块2连接,检测模块4上还连接有滤芯复位开关3。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源模块2包括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第一接口J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一电阻R1、型号为7812的第一芯片U1和型号为7805的第二芯片U2,第一二极管D1的一端、第三二极管D3的一端和第一接口J1的第1脚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另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检测模块6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第一芯片U1的第1脚连接,第一芯片U1的第2脚、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六电容C6的一端和第五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一端、第八电容C8的一端和第二芯片U2的第1脚连接,第二芯片U2的第2脚、第九电容C9的一端、第十电容C10的一端和负载驱动模块4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一端和第一接口J1的第2脚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另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另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3脚和第二芯片U2的第3脚均接地。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检测模块6包括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控制模块1包括型号为MC96F6432的第三芯片U3,第三芯片U3的第11脚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滤芯复位开关3的第2脚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滤芯复位开关3的第1脚接地。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负载驱动模块4包括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NPN型三极管Q、第六二极管D6和用于连接负载的第二接口J2,第三芯片U3的第10脚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和NPN型三极管Q的发射机均接地,NPN型三极管Q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六二极管D6的一端、第二接口J2的第1脚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另一端、第二接口J2的第2脚分别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

在此具体实施例中, LCD液晶显示模块包括用于连接LCD液晶显示屏的第三接口J3、第六电阻R6和第十一电容C11,第三接口J3和第三芯片U3上的对应管脚连接,第三接口J3的第21脚接地,第三接口J3的第20脚、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和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电容C10的一端连接。

过滤滤芯寿命检测方法:将新的滤芯换上后,按下滤芯复位开关3,使控制模块1清零;然后控制模块1通过负载驱动模块4反馈的信息累计负载工作时间,由于负载的平均流量值是已知的,这样利用控制模块1累计的工作时间和负载的平均流量值,可以估算出流滤芯的用水总量,然后控制模块1对比滤芯的建议用水总量,得出滤芯使用寿命百分比,并在LCD液晶显示模块上显示,直至寿命百分比下降至5%以下,用户更换新的滤芯;更换新的滤芯后,重复上述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型号为MC96F6432的第三芯片U3可以用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单片机替代,文中提到的负载为增压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