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串/并联测试TYPE-C电源的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1233发布日期:2018-09-28 19:4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TYPE-C电源的测试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串/并联测试TYPE-C电源的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日渐普及,随着科技的发展USB Type-C的应用日新月异,但是品质不佳的USB Type-C损坏设备或造成电子设备端口烧掉的问题也逐渐浮现,产生了不良的使用者经验,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因此对于USB Type-C电源的测试,更是许多产品业者在开发及生产时所需要注意的。

但是现有技术中,业者在对大量产品进行测试时,所使用的测试仪器设备量相当庞大,这样的测试方式相当没有效率且成本高,因此如何能够提升测试的效率以及降低成本,确实有待提出更佳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串/并联测试TYPE-C电源的测试系统,利用串/并联架构以测试TYPE-C电源的方式,产生仅用最少测试仪器,就能够同时测试最多电子产品的效果。

为达成上述目的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上述可串/并联测试TYPE-C电源的测试系统包括:

多个电子装置,彼此之间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电连接;

一测试设备,具有一下游端口、一上游端口,该测试设备通过该下游端口、该上游端口与至少一电子装置电连接;

其中,该测试设备接收该等电子装置的一状态信号,以感知每一电子装置已建立通信,该测试设备接收该等电子装置的一电力信号,以感知每一电子装置的电力输出正常。

优选的,所述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测量治具盒,该测量治具盒具有多个信号输入端口以及多个输出端,且多个信号输入端与多个输出端是相邻间隔设置,每一信号输入端与相邻的输出端之间,设有多个开关;该等电子装置分别通过该测量治具盒的输出端、信号输入端,与相邻电子装置电连接,且其中第一个电子装置也是通过该测量治具盒的输出端、信号输入端,与该测试设备的下游端口电连接,最后一个电子装置是通过该测量治具盒的最后一个输出端以及增设一输出端,与该测试设备的上游端口电连接,该测量治具盒的最后一个输出端以及增设一输出端之间连接另一开关;进一步的,该测量治具盒的信号输入端更包括一测量部。

优选的,所述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传输控制装置,该传输控制装置具有多个信号输入端口、多个信号输出端口以及一控制器,且多个信号输入与多个信号输出端口是相邻间隔设置,该控制器具有多个输入脚位以及多个输出脚位,该控制器的每一输入脚位与该传输控制装置的每一信号输入端口对应连接,该控制器的每一输出脚位与该传输控制装置的每一信号输出端口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试系统更包括一第一并联测量治具盒、一第二并联测量治具盒,以及多个电子装置包括一组第一电子装置、一组第二电子装置,该组第一电子装置具有一输入端口以及一负载端,该组第二电子装置具有一输出端口以及另一负载端;该第一并联测量治具盒具有一第一均流控制器、一输入端、多个输出端以及多个测量部,该第二并联测量治具盒具有一第二均流控制器、多个输入端、多个测量部以及一输出端;其中,该第一均流控制器具有多个输入、输出脚位,分别与该输入端、多个输出端以及多个测量部连接,该输出端连接该测量部;该第二均流控制器具有多个输入、输出脚位分别与多个输入端、多个测量部以及该输出端连接,该输入端连接该测量部;该测试设备的下游端口与该第一并联测量治具盒的输入端连接,该第一并联测量治具盒的该等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该组第一电子装置的输入端口;该测试设备的上游端口与该第二并联测量治具盒的输出端连接,该第二并联测量治具盒的该等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该组第二电子装置的输出端口。

优选的,所述测试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并联测量治具盒、一第四并联测量治具盒,以及多个电子装置是以并联的方式与该测试设备构成电连接,该第三并联测量治具盒具有一第三均流控制器、一输入端、多个输出端以及多个测量部,该第四并联测量治具盒具有一第四均流控制器、多个输入端、多个测量部以及一输出端;其中,该第三均流控制器具有多个输入、输出脚位,分别与该输入端、多个输出端以及多个测量部连接,该输出端连接该测量部;该第四均流控制器具有多个输入、输出脚位分别与多个输入端、多个测量部以及该输出端连接,该输入端连接该测量部;该测试设备的下游端口与该第三并联测量治具盒的输入端连接,该第三并联测量治具盒的该等输出端分别对应连接该等电子装置;该测试设备的上游端口与该第四并联测量治具盒的输出端连接,该第四并联测量治具盒的该等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该等电子装置。

由上述构造,以该测试设备对多个串/并联的电子装置进行测试,且该测试设备通过该下游端口、该上游端口与至少一电子装置构成电连接,再由该测试设备根据收到该等电子装置的状态信号,以感知每一电子装置均建立通信,并且该测试设备根据收到该等电子装置的电力信号,以感知每一电子装置都正常的输出电力,通过串/并联测试TYPE-C电源的方式,达到仅用最少测试仪器而能同时测试最多电子装置的目的。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通信串联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力串联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系统方块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通信并联测试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力并联测试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号

10 测试设备

11 下游端口

12 上游端口

20,20A,20B 电子装置

52A~D 输入端

21,21A 输入端口

22,22B 输出端口

53A,53C 输出端

23,23A,23B 负载端

30 测量治具盒

41 信号输入端口

31 信号输入端

32,32A,32B,54B,54D 输出端

42 信号输出端口

33,53B,53D,54A,54C 测量部

331 电压表

332 电流表

40 传输控制装置

43 控制器

50A~D 并联测量治具盒

51A~D 均流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1所示,其中包括一测试设备10、多个电子装置20,该测试设备10具有一输出端以及一输入端,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测试设备10的输出端包括一下游端口(Downstream Facing Port, DFP)11,该测试设备10的输入端包括一上游端口(Upstream Facing Port, UFP)12。在本较佳施例中该电子装置20可为一电脑设备或一移动装置等。

该等电子装置20分别具有一输入端口21、一输出端口22以及一负载端23,其中该等电子装置20的输出端口22分别与相邻电子装置20的输入端口21电连接,且其中第一个电子装置20的输入端口21与该测试设备10的下游端口11电连接,以构成该等电子装置20彼此之间是通过串联的方式电连接,其中最后一个电子装置20的输出端口22与该测试设备10的上游端口12电连接;该测试设备10接收该等电子装置20的一状态信号,以感知每一电子装置20已建立通信,该测试设备10接收该等电子装置20的一电力信号,以感知每一电子装置20的电力输出正常。在本较佳施例中该电子装置20的输入端口21是由一UFP所构成、该电子装置20的输出端是由一DFP所构成;上述DFP具有电压调变能力,调变范围是3V至20V。例如:UFP接收前一电子装置20的DFP传递的电力,并提供给目前电子装置20作为负载消耗DC Power,DFP再将UFP传过来的能量转换成电力提供者,给下一个电子装置20的UFP。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2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技术内容大致相同,惟本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一测量治具盒30,该测量治具盒30具有多个信号输入端31以及多个输出端32,且多个信号输入端31与多个输出端32是相邻间隔设置,每一信号输入端31与相邻的输出端32之间,设有多个开关SW1~SW9,例如第一信号输入端31分别通过其中一开关SW1、又一开关SW6连接第一个输出端32以及下一个输出端32A,依此类推;其中该开关SW1~9为切多个信号到另一多个信号路径的开关,且连接在两端的传输路径之中,该开关SW1~9有包含至少4个(VBUS&GND&CC1&CC2)以上信号源的传输线,能够将多个信号切换到另一多个信号路径。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等电子装置20的输出端口22分别通过该测量治具盒30的信号输入端31、输出端32,与相邻电子装置20的输入端口21电连接,且其中第一个电子装置20的输入端口21也是通过该测量治具盒30的输出端32、信号输入端31,与该测试设备10的下游端口11电连接,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最后一个电子装置20的输出端口22是通过该测量治具盒30的最后一个输出端32以及增设一输出端32B,与该测试设备10的上游端口12电连接,该测量治具盒30的最后一个输出端32以及增设一输出端32B之间连接另一开关SW5。进一步的,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测量治具盒30的信号输入端31更包括一测量部33,该测量部33主要是由一电压表331及一电流表332所组成。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3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技术内容大致相同,惟本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一传输控制装置40,该传输控制装置40具有多个信号输入端口41、多个信号输出端口42以及一控制器43,且多个信号输入端口41与多个信号输出端口42是相邻间隔设置,该控制器43具有多个输入脚位CC1/2_A~E((CC1_A与CC2_A)、(CC1_B与CC2_B)、(CC1_C与CC2_C)、(CC1_D与CC2_D)、(CC1_E与CC2_E))以及多个输出脚位CC1/2_1~5((CC1_1与CC2_1)、(CC1_2与CC2_2)、(CC1_3与CC2_3)、(CC1_4与CC2_4)、(CC1_5与CC2_5)),该控制器43的每一输入脚位CC1/2_A~E与该传输控制装置40的每一信号输入端口41对应连接,该控制器43的每一输出脚位CC1/2_1~5与该传输控制装置40的每一信号输出端口42对应连接。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控制器43可为一FPGA控制器。

根据上述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方式,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归纳出一可串联测试TYPE-C电源的测试方法,主要是由一测试设备10连接多个串联的电子装置20,并由该测试设备10执行该方法,如图4、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一串联的通信测试(S1),根据一个以上的状态信号,判断每一电子装置20是否建立通信;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是先确认该测试设备10连接所有电子装置(S11),根据收到的状态信号判断连接状态是否正常(S12),若否,则以警示提醒更换电子装置(S13),若是,则连接所有负载(S14),根据收到的状态信号判断连接状态是否正常(S15),若否,则一样通过警示提醒更换电子装置(S13),若是,则判断是否所有负载都正常(S16),若是,则完成通信测试。

执行一串联的电力测试(S2),根据一个以上的电力信号,判断每一电子装置20的电力输出是否正常。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是先确认收到该电力信号(S20)并且对该电力信号进行测量(S21),以判断该电力信号是否正常(S22),若否则以警示提醒(S23),若是则接收所有负载的电力信号(S24)并测量该电力信号的电压(S25)、测量该电力信号的电流(S26),判断测量后的结果是否正常(S27),若否则以警示提醒(S28),若是则完成电力测试。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四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6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技术内容大致相同,惟本较佳实施例中多个电子装置有所不同,以及多个电子装置是以并联的方式与该测试设备10构成电连接,如图6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更包括一第一并联测量治具盒50A、一第二并联测量治具盒50B,以及多个电子装置包括一组第一电子装置20A、一组第二电子装置20B,该组第一电子装置20A具有一输入端口21A以及一负载端23A,该组第二电子装置20B具有一输出端口21B以及另一负载端23B。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组第一电子装置20A可以是一电源装置、一电脑设备或一移动装置等,该组第二电子装置20B也可以是一电源装置、一电脑设备或一移动装置等。在本较佳施例中该组第一电子装置20A的输入端口21A是由一UFP所构成、该组第二电子装置20B的输出端口21B是由一DFP所构成,其中该组第二电子装置20B亦具有一电源端(图中未示)。

进一步的,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并联测量治具盒50A具有一第一均流控制器51A、一输入端52A、多个输出端53A以及多个测量部54A,该第二并联测量治具盒50B具有一第二均流控制器51B、多个输入端52B、多个测量部53B以及一输出端54B;其中,该第一均流控制器51A具有多个输入、输出脚位CC1/2_D,CC1/2_1~4((CC1_D与CC2_D),(CC1_1与CC2_1)、(CC1_2与CC2_2)、(CC1_3与CC2_3)、(CC1_4与CC2_4)),分别与该输入端52A、多个输出端53A以及多个测量部54A连接,该输出端53A连接该测量部54A;该第二均流控制器51B具有多个输入、输出脚位CC1/2_U,CC1/2_5~8((CC1_U与CC2_U),(CC1_5与CC2_5)、(CC1_6与CC2_6)、(CC1_7与CC2_7)、(CC1_8与CC2_8))分别与多个输入端52A、多个测量部53B以及该输出端54B连接,该输入端52A连接该测量部53B。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均流控制器51A与该第二均流控制器51B可以分别是由一FPGA控制器所构成。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测试设备10的下游端口11与该第一并联测量治具盒50A的输入端52A连接,该第一并联测量治具盒50A的该等输出端53A分别对应连接该组第一电子装置20A的输入端口21A;该测试设备10的上游端口12与该第二并联测量治具盒50B的输出端54B连接,该第二并联测量治具盒50B的该等输入端52B分别对应连接该组第二电子装置20B的输出端口22B。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五较佳实施例,请参考图7所示,本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技术内容大致相同,惟本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一第三并联测量治具盒50C、一第四并联测量治具盒50D,以及多个电子装置20是以并联的方式与该测试设备10构成电连接,如图7所示,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三并联测量治具盒50C具有一第三均流控制器51C、一输入端52C、多个输出端53C以及多个测量部54C,该第四并联测量治具盒50D具有一第四均流控制器51D、多个输入端52D、多个测量部53D以及一输出端54D;其中,该第三均流控制器51C具有多个输入、输出脚位CC1/2_D,CC1/2_1~4D((CC1_D与CC2_D),(CC1_1D与CC2_1D)、(CC1_2D与CC2_2D)、(CC1_3D与CC2_3D)、(CC1_4D与CC2_4D)),分别与该输入端52C、多个输出端53C以及多个测量部54C连接,该输出端53C连接该测量部54C;该第四均流控制器51D具有多个输入、输出脚位CC1/2_U,CC1/2_1~4U((CC1_U与CC2_U),(CC1_1U与CC2_1U)、(CC1_2U与CC2_2U)、(CC1_3U与CC2_3U)、(CC1_4U与CC2_4U))分别与多个输入端52D、多个测量部53D以及该输出端54D连接,该输入端52D连接该测量部53D。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三均流控制器51C与该第四均流控制器51D可以分别是由一FPGA控制器所构成。

上述脚位CC1与脚位CC2,两者为通信信号脚与信号接地脚,在Type-C规范中,接口正反接线都是允许,CC1与CC2脚可检测电缆方向,来使两者是可互换信号接地脚与通信信号脚,故多个输入、输出脚位CC1/2实际上可以是有两条信号线。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测试设备10的下游端口11与该第三并联测量治具盒50C的输入端52C连接,该第三并联测量治具盒50C的该等输出端53C分别对应连接该等电子装置20的输入端口21;该测试设备10的上游端口12与该第四并联测量治具盒50D的输出端54D连接,该第四并联测量治具盒50D的该等输入端52D分别对应连接该等电子装置20的输出端口22。

根据上述各较佳实施例的具体应用方式,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归纳出一可并联测试TYPE-C电源的测试方法,主要是由一测试设备10连接多个并联的电子装置20,20A,20B,并由该测试设备10执行该方法,如图8、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执行一并联的通信测试(S3),根据一个以上的状态信号,判断每一电子装置20是否建立通信;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是先确认该测试设备10连接所有治具盒(S31),根据收到的状态信号判断连接状态是否正常(S32),若否,则以警示提醒更换电子装置(S33),若是,则接收状态信号(S34),治具盒跟该测试设备10进行双向传输(S35),根据收到的状态信号判断连接状态是否正常(S36),若否,则一样通过警示提醒更换电子装置(S33),若是,则接收状态信号(S37),完成通信测试。

执行一并联的电力测试(S4),根据一个以上的电力信号,判断每一电子装置20的电力输出是否正常。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是先计算输出的总电力信号(S40)并判断该测试设备10是否能支援(S41),若否则以警示提醒(S42),若是则计算所有负载所需的总电力信号(S43)并判断该测试设备10是否能支援(S44),若否则以警示提醒(S42),若是则对电子装置输出电力(S45)、接收电子装置的电力(S46),测量该电力信号的电压、电流(S47),判断测量后的结果是否正常(S48),若否则以警示提醒(S49),若是则完成电力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