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光染色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7644发布日期:2018-09-14 22:23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学实验及教学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光染色缸。



背景技术:

荧光染色是指利用灵敏度高、安全性高的荧光染料作为检测标记,应用于荧光免疫,荧光探针,细胞染色等,同时可用于染色体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相关研究。在荧光染色试验如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核抗体试验过程中,则需要用到染色缸盛放洗涤液将多余的荧光染料洗净,以免多余的荧光造成假阳性的荧光信号。为了避免实验过程中标记荧光猝灭而导致荧光信号减弱或消失,需要在实验过程中进行避光处理。除了荧光染色以外,一些细胞染色实验用到的试剂,在染色过程中也需要避光。

现有技术中,所用染色缸基本上都是透明的玻璃制成,而荧光染色或洗片时需要避光,只能在外侧设置遮挡物,或在暗室中进行,操作非常繁琐。因此,有必要对传统染色缸进行改进,使其适应荧光染色实验及其他实验的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避光染色缸。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避光染色缸,包括底座、内缸、外缸、缸盖、遮光罩和染色架,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内缸和位于内缸外侧的外缸,所述外缸的上部外侧套设有缸盖,所述内缸、外缸之间的区域放置有遮光罩,所述内缸中放置有染色架。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遮光罩是由遮光材料制成的一体式柱状罩体。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内缸、外缸的上端面相互平齐,所述遮光罩放置于内缸、外缸之间后,上端面略低于内缸或外缸的上端面。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遮光罩为组合罩体,由伸缩式罩体、上环形端板、下环形端板、连接凸板和伸缩杆构成,所述伸缩式罩体由遮光材料制成,且竖截面呈波浪形,所述伸缩式罩体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环形端板和下环形端板,所述上环形端板、下环形端板各自板体的外周设有连接凸板,呈组分布的两个连接凸板之间连接有伸缩杆。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染色架由顶架板、底架板、框体、连接杆、插槽隔板、提手环、试剂储存盒、注液管和出液管构成,所述顶架板的上端中心处固定有提手环,下端固定有试剂储存盒,所述试剂储存盒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底架板固连,所述底架板的边缘处固定有框体,所述框体内腔被插槽隔板分为多个插放区,所述试剂储存盒的上端设有贯穿顶架板的注液管,下端设有出液管。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内缸、外缸的上端面相互平齐,所述染色架放置于内缸后,提手环低于内缸的上端面。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缸盖的内端中心处固定有挂钩,所述染色架的提手环套在挂钩上后,底架板高于内缸中染色液液面。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出液管上设有开度调节阀。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底架板上均布有若干主漏孔。

优选地,上述可避光染色缸中,所述框体的围板上均布有若干侧漏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染色缸为双层缸体结构,遮光罩设置在夹套区域,便于取放;当遮光罩取出时,由于双层缸体透明,可作为普通染色缸,当遮光罩放入时,避免实验过程中标记荧光猝灭而导致荧光信号减弱或消失。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遮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遮光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染色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2-内缸,3-外缸,4-缸盖,5-遮光罩,501-伸缩式罩体,502-上环形端板,503-下环形端板,504-连接凸板,505-伸缩杆,6-染色架,601-顶架板,602-底架板,603-侧连接杆,604-主连接杆,605-插槽隔板,606-提手环,607-清洗液储存室,608-注液管,609-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可避光染色缸,包括底座1、内缸2、外缸3、缸盖4、遮光罩5和染色架6。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内缸2和位于内缸2外侧的外缸3,外缸3的上部外侧套设有缸盖4,内缸2、外缸3之间的区域放置有遮光罩5,内缸2中放置有染色架6。

遮光罩5是由遮光材料制成的一体式柱状罩体。内缸2、外缸3的上端面相互平齐。遮光罩5放置于内缸、外缸之间后,上端面略低于内缸或外缸的上端面。

染色架6由顶架板601、底架板602、框体603、连接杆604、插槽隔板605、提手环606、试剂储存盒607、注液管608和出液管609构成。顶架板601的上端中心处固定有提手环606,下端固定有试剂储存盒607,试剂储存盒607的下端通过连接杆604与底架板602固连。底架板602的边缘处固定有框体603,框体603内腔被插槽隔板605分为多个插放区。试剂储存盒607的上端设有贯穿顶架板601的注液管608,下端设有出液管609。

染色架6放置于内缸后,提手环606低于内缸2的上端面。缸盖4的内端中心处固定有挂钩,染色架6的提手环606套在挂钩上后,底架板602高于内缸2中染色液液面。出液管609上设有开度调节阀。底架板602上均布有若干主漏孔。框体603的围板上均布有若干侧漏孔。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进型染色缸为双层缸体结构,遮光罩5设置在夹套区域,便于取放。当取出遮光罩5时,由于双层缸体透明,可作为普通染色缸;放入遮光罩5时,将染色缸周围光线遮挡;染色架6的顶架板601也是遮光材料制成,保证染色或洗涤过程中完全的遮光条件。

染色架6设有试剂储存室607,可根据实验要求,将载玻片先放入避光染色缸内,再通过注液管608缓慢加入染液或清洗液,尽量使染色标本处于避光环境中。

染色架6高度约为内缸2高度的1/2,在避光染色或洗涤结束后,可将染色架6提起,将提手环606套在缸盖挂钩上,将整个染色架提出染液或洗液液面,利用染色架上的漏孔将染液或清洗液漏下,将染色玻片短暂的避光沥干,尽可能保证实验在避光条件下进行,避免实验过程中标记荧光猝灭而导致荧光信号减弱或消失。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应用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如图3所示,遮光罩5由伸缩式罩体501、上环形端板502、下环形端板503、连接凸板504和伸缩杆505构成,伸缩式罩体501的竖截面呈波浪形,两端分别固定有上环形端板502和下环形端板503,上环形端板502、下环形端板503各自板体的外周设有连接凸板504,呈组分布的两个连接凸板504之间连接有伸缩杆50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