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细胞染色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4783发布日期:2018-12-14 22:3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理细胞染色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理细胞染色架。



背景技术:

病理染色技术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于各种病理诊断、临床医学以及科研工作等领域。病理细胞染色架是病理染色技术常用的一种耗材,在进行病理染色技术实验时,通常需要采用病理细胞染色架进行手工染色。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常规病理细胞染色架存在以下缺点:(1)使用常规病理细胞染色架时,因其体积较大,一次只能放一个染色架至染色缸中,一次最多染30张玻片,故当进行大量的病理染色时,耗时长,操作繁琐,而且多次染色可能发生前后染色效果不一致的问题,导致病理染色架染色存在差异,影响实验的准确性。(2)在染色过程中,玻片固定不牢稳,容易对标本造成损坏,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根据样本类型和检验目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染色方法,采用不同的染色步骤,因此对染色架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进行抗酸染色时部分步骤需要进行加热,一般采用酒精灯进行,需要有一定高度的竖直型染色架;普通革兰氏染色不需要加热,一般将玻片架在水池上方,方便滴液和冲洗,需要水平型染色架。现已有的染色架一般只能水平或竖直放置,无法满足实验室上述的两种使用要求。(4)在染色过程中,架体往往需要整体浸入液体内,并且染色液体大多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这样不便于拿取,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理细胞染色架,该病理细胞染色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实现多个染色架同时染色,实现染色无差异,且能够满足不同染色需求,有效保护玻片和医务人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病理细胞染色架,包括染色架主体、可拆卸连接在染色架主体顶部的染色架把手以及安装在染色架主体底部的若干可调节底脚;所述染色架主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板与右侧板、可拆卸安装在左侧板上端与右侧板上端之间的若干玻片支撑架、设置在左侧板中段与右侧板中段之间的酒精灯放置板以及设置在左侧板下端与右侧板下端之间的污水槽;所述染色架主体的前端设有连接凸起,染色架主体的后端开设有与连接凸起相适应的连接凹槽;所述玻片支撑架包括玻片支撑板、开设在玻片支撑板上的若干玻片固定槽、安装在玻片固定槽内的玻片固定结构以及分别设置在玻片支撑板两端的玻片支撑架固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架把手的一端与左侧板转动相连,另一端与右侧板可拆卸相连;所述染色架把手包括把手本体和包裹在把手本体外周的保护套;所述染色架把手本体为金属材质;所述保护套为橡胶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底脚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底脚固定部、连接螺杆和下底脚固定部;所述上底脚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安装槽;所述下底脚固定部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安装槽;所述连接螺杆包括连接螺杆主体和套设在连接螺杆主体中段外侧的转动部;所述连接螺杆主体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安装槽及第二螺纹安装槽的螺纹方向相同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玻片固定结构包括胶套和嵌入安装在胶套内的定位结构;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连接部和对称设置在连接部两侧的前侧倒刺结构与后侧倒刺结构;所述的前侧倒刺结构和后侧倒刺结构分别与玻片的前端面、后端面相互配合;所述的前侧倒刺结构和后侧倒刺结构之间的间隙为1.0mm。

进一步的,所述玻片支撑架固定结构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连接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的固定销;所述第一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染液瓶放置架,所述染液瓶放置架包括染液瓶放置板和开设在染液瓶放置板上的若干染液瓶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板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点液瓶放置架,所述点液瓶放置架包括点液瓶放置板和开设在点液瓶放置板上的若干点液瓶固定孔。

进一步的,所述酒精灯放置板包括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的左端与左侧板转动相连,第一放置板的右端与第二放置板的左端可拆卸相连,第二放置板的右端与右侧板转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槽包括上端开口的长方形槽体、开设在长方形槽体底部的排放口以及安装在排放口中的排放口塞子。

进一步的,所述胶套和定位结构均采用橡胶材质。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可以实现多个染色架同时染色,缩短染色时间,减少染色次数,实现染色无差异,且能够满足不同染色需求,有效保护玻片和医务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玻片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玻片支撑架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可调节底脚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染色架把手,2、左侧板,3、右侧板,4、玻片支撑架,5、玻片支撑架固定结构,6、第一放置板,7、第二放置板,8、放置板连接件,9、污水槽,10、可调节底脚,11、染液瓶放置架,12、染液瓶固定孔,13、点液瓶放置架,14、点液瓶固定孔,15、连接凸起,51、玻片支撑板,52、玻片固定槽,53、连接部,54、前倒刺结构,55、后倒刺结构,56、固定销,57、第一固定部,58、第二固定部,59、第一连接孔,50、第二连接孔,101、上底脚固定部,102、第一螺纹安装槽,103、螺杆主体,104、转动部,105、第二螺纹安装槽,106、下底脚固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4所示的一种病理细胞染色架,包括染色架主体、可拆卸连接在染色架主体顶部的染色架把手1以及安装在染色架主体底部的若干可调节底脚10。所述染色架主体包括对称设置的左侧板2与右侧板3、可拆卸安装在左侧板2上端与右侧板3上端之间的若干玻片支撑架、设置在左侧板2中段与右侧板3中段之间的酒精灯放置板以及设置在左侧板2下端与右侧板3下端之间的污水槽9。所述染色架主体的前端设有连接凸起15,染色架主体的后端开设有与连接凸起15相适应的连接凹槽。所述玻片支撑架包括玻片支撑板51、开设在玻片支撑板51上的若干玻片固定槽52、安装在玻片固定槽52内的玻片固定结构以及分别设置在玻片支撑板51两端的玻片支撑架固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相互适应的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将后一个染色架主体的连接凸起卡合连接到前一个染色架主体的连接凹槽中,就能够将两个染色架主体连接为一体),这样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将多个染色架主体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对大批量的玻片进行染色,缩短染色时长,简化染色步骤,避免因多次染色导致的前后染色效果不一致的问题,从而避免病理染色架染色差异,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架把手1的一端与左侧板2转动相连,另一端与右侧板3可拆卸相连。所述染色架把手1包括把手本体和包裹在把手本体外周的保护套。所述染色架把手本体为金属材质;所述保护套为橡胶材质。通过设置把手,能够便于将染色架从液体中取出,避免对医务人员人体造成伤害。通过在把手上设置保护套,能够避免金属材质的把手对医务人员人体造成磕碰。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板3的外侧壁上安装有染液瓶放置架11,所述染液瓶放置架11包括染液瓶放置板和开设在染液瓶放置板上的若干染液瓶固定孔12。通过设置染液瓶放置架,能够在玻片染色过程中将染液瓶放置在染液瓶固定孔中,提高玻片染色过程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板3的外侧壁上安装有点液瓶放置架13,所述点液瓶放置架13包括点液瓶放置板和开设在点液瓶放置板上的若干点液瓶固定孔14。通过设置点液瓶放置架,能够在玻片染色过程中将点液瓶放置在点液瓶固定孔中,提高玻片染色过程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所述酒精灯放置板包括第一放置板6和第二放置板7;所述第一放置板6的左端与左侧板2转动相连,第一放置板6的右端通过放置板连接件8与第二放置板7的左端可拆卸相连,第二放置板7的右端与右侧板3转动相连。通过设置酒精灯放置板,能够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病理细胞染色架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在将玻片安装到玻片支撑架上之后,直接在染色架上采用酒精灯对玻片进行固色。当酒精灯使用完毕后,可以将酒精灯从酒精灯放置板上拿走,然后将放置板连接件打开,使第一放置板和第二放置板分开,并分别旋转到竖直方向上,使第一放置板紧贴左侧板放置,第二放置板紧贴右侧板放置。这样,在对玻片进行冲洗时,可以使染液等液体直接落到污水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槽9包括上端开口的长方形槽体、开设在长方形槽体底部的排放口以及安装在排放口中的排放口塞子。通过在染色架主体上设置污水槽,可以直接对固定在玻片支撑架上的玻片进行多次冲洗,让染色液等液体直接落到污水槽中,提高了病理细胞染色架的便利性。当污水槽中的液体满了之后,可以打开排放口塞子,使液体从排放口处排出。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玻片固定结构包括胶套和嵌入安装在胶套内的定位结构。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连接部53和对称设置在连接部53两侧的前侧倒刺结构54与后侧倒刺结构55;所述的前侧倒刺结构54和后侧倒刺结构55分别与玻片的前端面、后端面相互配合。所述的前侧倒刺结构54和后侧倒刺结构55之间的间隙为1.0mm,该间隙既能够将玻片夹紧,又不会对玻片造成损伤。所述胶套和定位结构均采用橡胶材质。通过设置玻片固定结构,能够使玻片牢稳地固定在玻片支撑架上,且橡胶材质的玻片固定结构不会对玻片造成损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玻片竖直插入到玻片固定结构中,连接部对玻片起到固定作用,前侧倒刺结构和后侧倒刺结构可以有效防止玻片在随着玻片支撑架转动过程中从玻片支撑架上滑落。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玻片支撑架固定结构第一固定部57、第二固定部58和连接第一固定部57与第二固定部58的固定销56;所述第一固定部57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59;所述第二固定部58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50。通过在第一固定部上开设若干第一连接孔,在第二固定部上开设第二连接孔,优选的,第一连接孔的数量为m行*n列,第二连接孔的数量为x行*y列,其中m、n、x和y均为大于1的整数。这样可以根据需求调整玻璃支撑架固定结构的方向,满足玻片固色、玻片染色、玻片冲洗等不同需求。左侧板或右侧板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及第二连接孔相适应的固定孔。通过选择不同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相连接,能够对玻片支撑架的朝向进行调整,从而使玻片水平放置或者竖直放置,当玻片水平放置时,可以采用酒精灯对玻片进行固色操作;当玻片竖直放置时,可以对玻片进行染色或冲洗操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可调节底脚10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上底脚固定部101、连接螺杆和下底脚固定部;所述上底脚固定部101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安装槽102;所述下底脚固定部106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安装槽105;所述连接螺杆包括连接螺杆主体103和套设在连接螺杆主体103中段外侧的转动部104;所述连接螺杆主体103上设有与第一螺纹安装槽102及第二螺纹安装槽105的螺纹方向相同的外螺纹。通过设置可调节底脚,通过旋转转动部,调节连接螺杆主体在第一螺纹安装槽和第二螺纹安装槽中的位置,从而对可调节底脚的高度进行调节,进而对整个病理细胞染色架的水平度和高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于不同染色需求,确保染色过程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