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2389发布日期:2018-10-19 21:38阅读:1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模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开关柜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模型。



背景技术:

所谓局部放电是指由于电场的作用,其中一部分区域在绝缘系统中发生放电的现象,但是放电尚未击穿绝缘部分的情况。电介质在电气设备绝缘系统中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因而电场在绝缘体区域强度有强有弱,在电场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会发生因场强而引发的放电现象,而电场强度较小的区域仍旧保持绝缘的特性。高压开关柜设备的绝缘系统结构复杂,导致整个绝缘系统电场强度分布不均匀。对任何一种绝缘结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内部存在气泡、油隙和绝缘弱点。由于在设计或制造时,工艺不尽完善,使电气设备绝缘系统中含有气隙,或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绝缘系统受潮,在电场作用下,水分发生分解产生气体从而形成气泡。由于绝缘材料的介电系数明显大于气体,气隙将会比绝缘材料承受更高的电场强度,直至外界电压达到可承受的临界值范围时,局部放电现象就会发生。常规的非耐压和耐压试验难以发现沿面局部放电这类绝缘缺陷,局部放电将导致电力设备绝缘的劣化和缺陷的恶性循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绝缘事故,检测局部放电可以避免电力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突发性绝缘损坏事故。鉴于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高压开关柜沿面局部放电模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模型包括外壳、高压电极、接地电极、绝缘板I、绝缘板II;所述绝缘板I、绝缘板II固定在外壳底部,绝缘板I固定在绝缘板II的上面,且在绝缘板I内部设置一个空气隙;高压电极固定在绝缘板I的空气隙上端,且与绝缘板I固定连接;所述高压电极贯穿外壳上端;所述接地电极固定在外壳底部且贯穿外壳底部与绝缘板II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外壳采用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外壳为圆柱形或者长方体形。

进一步,所述绝缘板I采用环氧树脂板制成。

进一步,所述绝缘板II采用环氧树脂板制成。

进一步,所述绝缘板I的直径为35-45mm,厚度为2-5mm。

进一步,所述绝缘板II的直径为48-55mm,厚度为2-5mm。

进一步,所述高压电极、接地电极的制作材料为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模型,通过给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施加电压,在空气隙中产生局部放电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可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监测准确率高且通用性较高,具有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结构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测得的内部放电信号时域波形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测得的内部放电信号的U-Φ谱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测得的内部放电信号正半周的N-Φ谱图;

图6为采用本实用新型测得的内部放电信号负半周的N-Φ谱图;

其中,1:外壳、2:高压电极、3:接地电极、4:绝缘板I、5:绝缘板II、6:空气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局部放电模型包括外壳1、高压电极2、接地电极3、绝缘板I4、绝缘板II 5;绝缘板I 4、绝缘板II 5固定在外壳1底部,绝缘板I 4固定在绝缘板II 5的上面,采用一层薄的绝缘胶将绝缘板I4、绝缘板II 5粘合,且在绝缘板I 4内部设置一个空气隙6;高压电极2固定在绝缘板I 4的空气隙6上端,且与绝缘板I 4固定连接;高压电极2贯穿外壳1上端;接地电极3固定在外壳1底部且贯穿外壳1底部与绝缘板II 5固定连接。

其中外壳1为圆柱形,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绝缘板I 4采用环氧树脂板制成,直径为40mm,厚度为3mm。

绝缘板II 5采用环氧树脂板制成,直径为50mm,厚度为3mm。

高压电极2、接地电极3的制作材料为铜。

高压开关柜中引起局部放电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原因:(1)由于制造工艺不良引起的产品质量缺陷,使绝缘件(绝缘子、套管等)内部留有气隙、杂质等。(2)由于制造不良或安装过程中引起的擦划导体表面使导体、柜体内表面存在金属尖刺。(3)安装或维修过程中导致高压母线连接处及断路器触头接触不良,或者带入自由金属颗粒等。(4)绝缘器件表面受潮、污秽、凝露等。

以下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模拟高压开关柜内部放电,施加电压到其发生明显放电后,记录其在50个工频周波(即1s)内的放电信号,通过对50个放电信号进行统计,从而得到内部放电模型的U-Φ-N三维谱图(此处,U代表放电幅值,Φ代表工频周波相位,N代表工频周波数目)与U-Φ、N-Φ(此处N为放电次数)二维谱图。本申请中将一个周波(20ms)200等分,则每一等分的时长为100μs。在二维谱图中,对每一等分时长分别进行滤波与阈值处理,记录下每一等分中的放电的次数以及每次放电的幅值,从而绘制出相应的N-Φ与U-Φ谱图。通过试验发现,内部放电在每个工频周波中具有相对固定的放电相位,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放电幅值增大,放电频率变大。下面针对内部放电详细描述其谱图特征。

施加电压至3.5kV时测得内部放电模型1个周波内的典型放电信号时域波形如图3所示。内部放电的U-Φ谱图如图4所示,正半周的N-Φ谱图如图5所示,负半周的N-Φ谱图如图6所示。

综合以上谱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内部放电在不高的电压下就已经发生,放电主要发生在20°~110°、200°~300°相位区间,放电主要在每个半波的上升阶段发生,在40°~70°与220°~250°之间放电尤为密集。放电幅值较高但是放电频率不大,正负半周较为对称,负半周的放电幅值与放电次数较正半周稍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