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6053发布日期:2018-12-05 18:5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妆品纸质标签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标签被用于商品的识别,具有标记产品名称、型号、性能、关键技术参数、使用说明、价格、成分等一些为消费者及经销商所关注的关键信息的作用,堪称商品的“身份证”。现如今,市面上如化妆品、药品、电器、文化用品、服装、食品等很多商品都带有标签。标签已成为企业跟踪产品、质量监控以及生产管理的有效载体,同时标签也是个人对产品质量进行核对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出口外贸商品,产品标签的质量关系着出口经销商的第一印象,一个不合格的标签有可能导致客户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及信誉产生质疑,从而给企业带来利益及其他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在标签出厂前需要对其质量进行检测,将不合格的标签分拣出来尤为重要。

化妆品纸质标签上的内容大部分是由印刷机在线印刷而成的,有一部分内容是先将产品信息印刷到不干胶标贴上,然后再贴到纸质标签上,生产日期则是喷墨喷上去的。在现代快速印刷环境下,标签在印刷、粘贴、喷墨等生产过程中会受到生产工艺、环境、设备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生产出来的标签会存在各种缺陷及瑕疵,例如标签上不干胶标贴位置粘贴错位掩盖住其它信息、标贴的倾斜,生产日期的漏喷、位置偏移、倾斜、及其日期内容的正确与否,标贴印刷内容是否正确等。通过现场调研发现,在标签印刷流水线上,工人是通过人眼对比的方法检测标签的质量,并将质量合格的标签贴到化妆品包装盒上,丢弃不合格的标签。这样则存在很多局限性和问题:(1)工人既要检测标贴和日期的位置又要检测标贴内容和日期正确与否,这样导致检测速度较慢,难以满足目前的生产速度和要求;(2)检验人员长时间进行集中注意力的作业,极易造成人的眼疲劳,眼花等不良反应;(3)检验结果易受质检人员的主观情绪所影响,导致检测同一产品在不同检测人员的眼中也会有所差异;(4)人工无误检率较高,随机性较大,没有量化标准,且成本较高。随着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技术和硬件技术、图像处理及与人类视觉相关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缺陷检测技术得到了的快速发展。

本检测算法最终要应用于化妆品纸质标签表面缺陷的在线检测。由于要识别标签内用汉字和数字表达的重要信息,且标签印刷字体较小,所以采用高分辨率的CCD面阵相机进行成像,而且标签的表面缺陷检测一般要求在快速的生产情况下能够准确的检出各种类型的缺陷。因而既对硬件提出了高性能、高分辨率的要求,又对图像分析与处理算法提出了高稳定性、高效率、鲁棒性强的要求,但是在计算机视觉检测中,算法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鲁棒性难以同时实现。因此根据化妆品制造工艺及实际印刷情况,针对化妆品标签表面缺陷检测算法的研究,本专利将化妆品表面缺陷分为两类并采用模板匹配和神经网络技术设计相应的缺陷检测及识别算法。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效的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标签储存箱、面板光源、相机、色标传感器、传送带和分类板;

所述色标传感器位于传送带正上方;

所述传送带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面板光源,两个面板光源之间设置有相机,相机位于相机正上方,相机的镜头对准传送带;

所述色标传感器和相机沿着传送带首端到尾端依次设置;

所述传送带尾端设置有分类板,分类板与带有电机且可转动的转轴固定连接;分类板正下方设置有标签储存箱。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改进:所述两个面板光源朝向相对一侧倾斜向下设置,相机位于两个面板光源中间位置的正上方。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类板上设置有供标签滑落的通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签储存箱内设置有隔板,标签储存箱由隔板分隔成前后两部分。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包括平行设置的调节板一和调节板二,传送带位于调节板一和调节板二之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转轴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技术优势为:

1)、设计了用于化妆品标签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类的分类板,分类板由转轴的电机驱动,利用其倾斜度导向合格品和不合格品分别滑入不同的收纳装置中。相对于目前利用吸盘和旋转臂的分类装置,效率和可靠性更高。

2)、采用色标传感器检测化妆品标签并触发相机拍照,相对于其它采用漫反射光电传感器,通过设置可以检测不同颜色的化妆品标签,检测范围更广泛,触发相机可靠性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纸质标签表面缺陷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机体架1、标签储存箱4、面板光源7、相机8、色标传感器9、传送带11和分类板12。

相机8为CCD面阵相机。

机体架1承载一块底座15,底座15上固定设置有两个调节板10,两个调节板10分别为平行设置的调节板一101和调节板二102。调节板一101和调节板二102之间设置有传送带11,(调节板一101和调节板二102之间设置有与两者固定连接的固定轴103,传送带11通过固定轴103设置在调节板一101和调节板二102之间)。

面板光源7位于传送带11的尾端正上方,且在传送带11两侧各设置一个面板光源7,两个面板光源7对称设置。面板光源7与U型连接体61转动连接(面板光源7位于U型连接体61内,面板光源7能相对于U型连接体61转动),U型连接体61与横轴51固定连接,固定轴103与机体架1活动连接(固定轴103能在机体架1上沿着竖直方向移动)。通过U型连接体61可以调节面板光源7的照明角度,通过固定轴103可以调节面板光源7竖直方向的高度。

相机8位于两个面板光源7中间位置的正上方,相机8的镜头朝向传送带11。

相机8通过移动连接体64活动设置在移动水平支架65上(移动连接体64可在移动水平支架65上水平方向滑动),移动水平支架65活动设置在机体架1上(移动水平支架65可以在机体架1上竖直方向上移动),通过移动水平支架65可以调节调节相机8竖直方向的位置,通过移动连接体64可以调节相机8水平方向的位置。

相机8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与传送带11尾端的距离为传送带11总长的1/3,方便相机8对传送带11上的标签进行图像采集。

机体架1底部设置有转轮2.

分类板12位于传送带11尾端正下方,分类板12与转轴14固定连接,转轴14与底座15转动连接。转轴14带有电机,转轴14能带动分类板12转动,分类板12为两头打通的长方体结构,即为分类板12上设置有供标签滑落的通道,用于防止标签在滑落的过程中出现飞落及偏移的情况。

控制器3固定在机体架1上,控制器3采用三菱公司生产FX_3Gx系列控制器,控制器3用于控制面板光源7、相机8、色标传感器9和传送带11的供断电,同时转轴14的电机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控制器3能控制转轴14的转动。

标签储存箱4内设置有隔板41,由隔板41分隔成前后两部分,标签储存箱4前部分用于存放良品标签,标签储存箱4后部分存放次品标签。标签储存箱4位于传送带11尾端正下方(即为分类板12正下方),标签储存箱4前部分为靠近传送带11的一侧,标签储存箱4后部分为远离传送带11的一侧。分类板12在良品标签情况下竖直向下设置在传送带11尾端(标签储存箱4左端的正上方),使得良品标签落入标签储存箱4前部分;在次品标签情况下转轴带动分类板12旋转一定角度(向传送带运动方向旋转),使得次品标签落入标签储存箱4后部分。

两个面板光源7朝向相对一侧倾斜向下设置,面板光源7可以通过固定轴103和U型连接体61进行角度和高度位置的调节。

色标传感器9位于传送带11的正上方,且色标传感器9位于相机8的前端。色标传感器9与色标连接体63固定连接,色标连接体63与色标固定轴53活动连接,色标固定轴53与机体架1活动连接。通过色标连接体63可以调节色标传感器9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及倾斜角度,通过色标固定轴53可以调节色标传感器9竖直方向的位置。色标传感器9的探头对准传送带11,当标签在传送带11上运输到色标传感器9检测区域时,会触发色标传感器9发送一个脉冲触发相机8进行拍照(相机8设置延迟触发)。

化妆品纸质标签缺陷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将待检测的化妆品纸质标签放置在传送带11首端上,标签经传送带11运输到达色标传感器9的检测区域,色标传感器9检测到标签后发送脉冲延迟给控制器3,控制器3控制相机8进行图像采集;

相机8将采集的图片发送给控制器3,控制器3对采集的图片进行检测;如果判断标签不存在缺陷,则标签为良品标签,控制器3控制转轴14转动,使得分类板12为竖直向下设置,使良品标签从传送带11尾端通过分类板12的通道落入标签储存箱4前部分;如果判断标签存在缺陷,则标签为次品标签,控制器16控制转轴14转动,使得分类板12以一定角度倾斜(沿着传送带11首端到尾端的方向倾斜),使次品标签能从传送带11尾端通过分类板12的通道落入标签储存箱4后部分。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个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