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压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6110发布日期:2019-01-13 17:44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温压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压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高温环境下的温度与压力测量在电力、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金属冶炼、材料技术等各个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燃煤燃气锅炉、超燃冲压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石油的开采及冶炼等。

但是现有的温压测量系统,测量时不能适应高温和高压环境,利用场景受限,原因是:一方面,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测量气压的装置容易发生形变,不能保证系统良好的气密性;另一方面,在气压过高的情况下,测量温度的装置没有可承受高压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压测量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温压测量系统,在测量时不能适应高温和高压环境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压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气装置、减压器、高压气管、密闭腔室、气压表、气压表散热器、高温发生装置和温度计;

所述减压器安装在所述储气装置的输气口上,所述储气装置的输气口通过所述减压器的输出口与所述高压气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减压器用于调节所述储气装置内存储的气体的气压输出,所述高压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密闭腔室连接,用于传输气体进入所述密闭腔室;

所述气压表安装在所述密闭腔室上,用于测量所述密闭腔室内的气压,所述气压表散热器安装在所述气压表的进气管的裸露部,所述裸露部为所述进气管外露在所述密闭腔室外的部分,所述气压表散热器用于降低所述气压表的温度;

所述高温发生装置安装在所述密闭腔室的外表面,用于为所述密闭腔室提供温度环境,所述温度计的测量端安装在所述密闭腔室内,用于测量所述密闭腔室内的温度。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储气装置、减压器、高压气管、密闭腔室、气压表、气压表散热器、高温发生装置和温度计,提供一个稳定的测试环境,在气压表的进气管外露在密闭腔室外的部分上安装气压表散热器,在温度环境过高的情况下,可防止气压表发生形变以及,防止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对气压表造成损坏,影响气压表的正常工作,保证系统良好的气密性和气压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压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温压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温压测量系统应用于特种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温压测量系统应用于光纤温度气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温压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

储气装置101、减压器102、高压气管103、进气阀104、密闭腔室105、气压表106、气压表散热器107、排气微调阀108、高温发生装置109和温度计 110。

储气装置101用于存储并输出气体,储气装置101的输气口上安装有减压器102,用于调节气压输出。减压器102的输出口与高压气管103的一端相连,高压气管103的另一端连接进气阀104的进气口。进气阀104安装在密闭腔室 105上,用于控制通过高压气管103传输的气体进入密闭腔室105。密闭腔室 105上还安装有气压表106,气压表106的进气管置于密闭腔室105内,用于测量密闭腔室105内的气压,其中,气压表106的进气管外露在密闭腔室105外的部分上安装有气压散热表107。排气微调阀108安装在密闭腔室105上,用于排出密闭腔室105内的气体以调节密闭腔室105内的气压,其中,进气阀104 和排气微调阀108相互配合使用,以调节密闭腔室105内的气压。高温发生装置109安装在密闭腔室105的外表面上,用于为密闭腔室105提供温度测试环境。温度计110的测量端置于密闭腔室105内,用于测量密闭腔室105内的温度。

密闭腔室105由耐高温和耐高压的材料制作而成,具体可为石英玻璃或不锈钢金属等,可承受1200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和60兆帕以下的气压。

进一步的,储气装置101内存储的气体为非可燃性高压气体,该非可燃性高压气体为氦气或其他非可燃性气体中的任意一种,其具体选择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气压表106为电子式气压表、机械式气压表或其它可用测量气压的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其具体选择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气压表散热器107为格栅式散热器、水冷式散热器或其它可降低高温环境时气压表的温度的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其具体选择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高温发生装置109包括管式炉和恒温箱等,其具体选择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温度计110为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辐射温度计、光测温度计或其它科学测量温度的装置中的任意一种,其具体选择不做限制,可精确测量温度的变化。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储气装置、减压器、高压气管、密闭腔室、气压表、气压表散热器、高温发生装置和温度计,提供一个稳定的测试环境,在气压表的进气管外露在密闭腔室外的部分上安装气压表散热器,在温度环境过高的情况下,可防止气压表发生形变,以及,防止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对气压表造成损坏,影响气压表的正常工作,保证系统良好的气密性和气压检测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温压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1所提供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密闭腔室 105的表面设置有带有多个密封圈的通孔,该密封圈可承受预设范围内的温度和气压,进一步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上述系统营造一个密封且耐高温的测试环境。

具体的,上述预设范围内的温度为0至1200摄氏度,预设范围内的气压为0到60兆帕。该密封圈的外径尺寸与该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该密封圈与该通孔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即该密封圈与通孔之间没有间隙,可防止气体泄露,保证系统良好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气压表106的进气管穿过其中一个带有密封圈的通孔置于密闭腔室105内,且该密封圈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气压表106进气管的外径尺寸,该密封圈与气压表106的进气管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即该密封圈与气压表 106之间没有间隙,可防止气体泄露,保证系统良好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温度计110的测量端穿过其中一个带有密封圈的通孔置于密闭腔室105内,且该密封圈的内径尺寸小于或等于温度计110的测量端的外径尺寸,该密封圈与温度计110的配合关系为过盈配合,即该密封圈与温度计110 之间没有间隙,可防止气体泄露,保证系统良好的气密性。

其中,过盈配合,即依靠轴与孔的过盈值,装配后使零件表面间产生弹性压力,从而获得紧固的联接。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温压测量系统应用于特种灯泡的结构示意图。

储气装置101存储非可燃性高压气体,用于提供气压,并且采用减压器102 调节气压输出,以及采用高压气管103连接储气装置101和密闭腔室105。并且使用气压表106测量密闭腔室105内的气压,密闭腔室105与高压气管103之间采用进气阀104连接,密闭腔室105采用排气微调阀108排出该非可燃性气体。进气阀 104和排气微调阀108相互配合,使密闭腔室105内获得稳定的气压环境。气压表散热器107可降低气压表106在高温高压工作时的温度,防止气压表106损坏。高温发生装置109提供不同的温度环境,并且采用温度计110进行实时测量密闭腔室105内的温度变化。

进一步的,将需要测试的特种灯泡301通过带有密封圈的通孔置于密闭腔室 105内,通过高温发生装置109和储气装置101调节出不同温度和气压,为密闭腔室105提供不同的温度和气压的环境,并记录下该特种灯泡能承受的温度值和气压值以及耐受时间。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温压测量系统应用于光纤温度气压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储气装置101存储非可燃性高压气体,用于提供气压,并且采用减压器102 调节气压输出,以及采用高压气管103连接储气装置101和密闭腔室105。并且使用气压表106测量密闭腔室105内的气压,密闭腔室105与高压气管103之间采用进气阀104连接,密闭腔室105采用排气微调阀108排出该非可燃性气体。进气阀 104和排气微调阀108相互配合,使密闭腔室105内获得稳定的气压环境。气压表散热器107可降低气压表106在高温高压工作时的温度,防止气压表106损坏。高温发生装置109提供不同的温度环境,并且采用温度计110进行实时测量密闭腔室105内的温度变化。

进一步的,将需要测试的光纤温度压力传感器201通过带有密封圈的通孔置于密闭腔室105内,通过高温发生装置109和储气装置101调节出不同温度和气压,为密闭腔室105提供不同的温度和气压的环境,并通过光纤解调仪202 记录光纤温度压力传感器201的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温压测量系统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