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快速采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2617发布日期:2018-09-25 19:5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采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污水采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7年12月26日公告了“一种便携式污水快速采样装置”(专利公告号为CN206804351U)。由采样头,加压泵,储水箱,红外检测头,处理器和显示屏组成,采样头连接加压泵,并通过水管链接储水箱,储水箱上设置有红外检测头,红外检测头电连接处理器,处理器电连接显示屏,红外检测头的上端连接有提升装置。

该装置通过可伸缩的采样头进行采样,水样通过加压泵的加压作用被送入储水箱,红外线检测头对储水箱中的水样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到处理器,通过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被传输到显示屏上,以便读取数据。采用全封闭装置,可以在雨雪天气对污水进行采样从而避免外部因素对水样的影响;红外线检测头和采样头均可伸缩移动,实现对不同水位的污水进行采样处理。

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采样头每次伸入污水中只能单次采样,然而不同水位的污水成分不同,需要多次采样混合后再进行检测分析,以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雨雪天气对污水进行采样的新装置,能一次进行不同水位的污水采集,以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污水快速采样装置,包括采样头,所述采样头包括采样缸和采样活塞组件,所述采样缸包括密封缸体,所述密封缸体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平隔板将密封缸体等分成上下三个采样腔,每个采样腔的侧壁根部均布有数量相等的一圈过水孔,且过水孔的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大;所述采样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每个采样腔内配备有一个活塞,且活塞的厚度大于过水孔的直径,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伸入采样缸内与所有活塞依次串联成一个整体。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采样活塞组件的主体为金属架,在金属架外包覆有橡胶层,金属架作为嵌件与橡胶层注塑成型。既能确保采样活塞组件的整体强度,又能确保整体的密封性好,并且橡胶层将整个金属架包覆在内,能有效避免污水及杂质进入采样活塞组件而不便清理。

进一步,在每个所述活塞外侧靠顶端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当活塞运动到与对应的采样腔底部贴合时,密封圈依然高于对应的过水孔,确保密封的可靠性。

使用方法:采样头伸入污水前,活塞位于下止位将采样腔排空,同时将过水孔堵住避免雨雪等外部因素对水样的影响;再将采样头插入污水中,此时污水同样无法进入采样缸内;待采样头下移到设定位置进行污水采样时,采样活塞组件整体上移到上止位,此时不同水位的污水经过水孔进入不同的采样腔,实现了不同水位的一次采样,且每个采样腔的容积相等;由于采样腔越低,水压越高,所以过水孔的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大,以确保所有采样腔同时进满水;通过采样活塞组件的上下移动,对采样缸进行清洗,也非常方便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特别适用于雨雪天气对污水进行采样,能一次进行不同水位的污水采集,以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活塞组件处于下止位的状态。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活塞组件处于上止位的状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采样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采样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污水快速采样装置,除采样头外,还包括储水箱、红外检测头、处理器、显示屏和气缸,气缸驱动采样头的采样活塞组件上下移动,为机械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1—图4所示,采样头主要由采样缸A和采样活塞组件B组成。

采样缸A包括密封缸体1,密封缸体1内设置有两个水平隔板2将密封缸体1等分成上下三个采样腔3。水平隔板2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可以是三个或更多,但不宜过多。

每个采样腔3的侧壁根部均布有数量相等的一圈过水孔4,且过水孔4的直径由下到上逐渐增,即最下层的采样腔3的过水孔4最大,中间采样腔3的过水孔4次之,最上层的采样腔3的过水孔4最小。过水孔4既能用于进水,又能用于排水。

采样活塞组件B包括活塞5和活塞杆6,每个采样腔3内配备有一个活塞5,且活塞5的厚度大于过水孔4的直径,以确保活塞5运动到下止位的时候,能将过水孔4完全堵住。活塞杆6的下端伸入采样缸A内与所有活塞5依次串联成一个整体。

最好是,采样活塞组件B的主体为金属架,在金属架外包覆有橡胶层,金属架作为嵌件与橡胶层注塑成型。

另外,在每个活塞5外侧靠顶端位置处安装有密封圈7,当活塞5运动到与对应的采样腔3底部贴合(即下止位时),密封圈7依然高于对应的过水孔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