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钢支撑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327发布日期:2018-12-14 22:24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型钢钢支撑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型钢钢支撑调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装配式型钢的结构和构件越来越多,且受轴向压力的装配式型钢构件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逐步在市场中推广应用,使得装配式型钢的受压构件进一步增多。但轴向受压构件存在屈曲失稳问题,轴向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不仅与其两端的约束类型有关,也与其初始的偏心距有关。

目前在临时性装配式型钢结构中,特别是深基坑装配式型钢支撑体系中,通常采用卷尺量测、拉线量测等手段,这些粗糙的测量手段会导致较大的安装误差,特别是构件较长时,误差的累计会使得此类受压构件安装完成后存在较大的偏心距,大大降低其承载力,从而影响结构或支撑体系的安全。

若采用全站仪等技术进行测量安装,可以保证足够的精度要求,但是对于较短的构件测点选择比较难,且对于节段较多的构件测点较多,每调整一次需要复测一次,不直观且连续性不强,耗时较长易影响工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钢钢支撑调直装置,通过所述调直装置对型钢进行边安装边调节,提高型钢的安装精度,保证型钢结构的承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钢钢支撑调直装置,包括水平连接的多节型钢、激光发射器及对应所述型钢数量的调直组件,所述调直组件包括底座、高度调节器、板体及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器与所述板体之间的连接件,定义所述板体开设有中心孔的调直组件为第一调直组件,用以安装于所述多节型钢中的第一节及/或中间节的型钢上,并定义所述板体设有中心点的调直组件为第二调直组件,用以安装于所述多节型钢中的最后一节型钢上,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射的激光水平穿过所述中心孔投射到所述中心点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一支撑板及位于所述支撑板底部相对两侧的二支脚,所述型钢上设有与所述二支脚对应的二钻孔,所述二支脚穿置于所述二钻孔内并与所述二支脚外部的螺母紧固于所述型钢内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器包括一平台,所述平台的底部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下部固定于所述底座支撑板的上表面上,所述调节组件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平台的下表面,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上端螺接有第一螺杆,所述调节螺母的下端螺接有第二螺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定位螺丝及定位螺母,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与所述板体的底部固定,所述连接杆的杆体贯穿所述定位螺母,所述连接杆的下部穿出于所述平台的下表面,所述定位螺母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丝与所述螺纹孔螺接,所述定位螺丝的端部抵顶所述连接杆的侧壁,所述连接杆的杆体两侧开设有沿所述杆体方向延伸的二第一凹槽,所述平台内开设有供所述杆体穿置的第二凹槽及与所述二第一凹槽匹配嵌合的二凸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平台上设有横向、纵向或与所述平台垂直设置的气泡水准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杆体上标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调直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周转使用,所述第一调直组件、第二调直组件上分别设有气泡水准仪用于对所述调直组件的调平,有利于提高调直工作的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在型钢安装的过程中即可对其进行调直,同时在所有型钢吊装、调直完成后会统一进行调直、校准,有效确保安装精度,提高型钢支撑的承载力及结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发射器发射与型钢中轴线平行的激光,所述激光穿过第一调直组件投射至第二调直组件的第二板体上,观察激光点与第二板体中心点的相对位置,若激光点与中心点重合则型钢的安装位置与设计位置没有偏差,若激光点与中心点不重合,则根据具体的相对位置调节型钢的安装位置直至激光点与中心点重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直装置使用状态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调直装置使用状态平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直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调直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调直组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的顶部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调直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调直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调直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激光发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型钢1;通孔10;第一节型钢11;最后一节型钢12;第一调直组件2;第一板体21;中心孔211;气泡水准仪212;第一底座22;支撑板221;支脚 222;第一高度调节器23;平台231;调节组件232;气泡水准仪233;第一连接件24;连接杆241;第一凹槽2411;定位螺母242;定位螺丝243;第二调直组件3;第二板体31;气泡水准仪311;第二底座32;支撑板321;支脚322;第二高度调节器33;平台331;调节组件332;气泡水准仪333;第二连接件34;连接杆341;第一凹槽3411;定位螺母342;定位螺丝343;激光发射器4;激光41;开关42;第一套筒5;第二套筒6。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型钢钢支撑调直装置,包括水平连接的多节型钢1、激光发射器4及对应所述型钢数量的调直组件,所述调直组件包括底座、高度调节器、板体及连接于所述高度调节器与所述板体之间的连接件,定义所述板体开设有中心孔的调直组件为第一调直组件2,用以安装于所述多节型钢1中的第一节及/或中间节的型钢上,并定义所述板体设有中心点的调直组件为第二调直组件3,用以安装于所述多节型钢中的最后一节型钢12上,结合图3、图8所示,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包括设有中心孔211的第一板体21,所述第二调直组件3包括中心绘有十字交叉线的第二板体31,所述激光发射器4发射的激光41水平穿过所述中心孔211投射到所述中心点上。

如图2、图3至5所示,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还包括第一底座22、第一高度调节器23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器23与所述第一板体21之间的第一连接件24。其中:

所述第一底座22包括一支撑板221及位于所述支撑板221底部相对两侧的二支脚222,所述二支脚222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型钢1上设有二第一钻孔10,所述二支脚222穿置于所述二第一钻孔内并与所述二支脚 222外部的螺母(图未示)紧固于所述型钢1内部,所述支撑板221呈矩形。

所述第一高度调节器23包括平台231,所述平台231呈正三角形,所述平台231的底部设有三个调节组件232,所述三个调节组件232分别位于三角形平台231的三个角部,所述三个调节组件232的下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221的上表面上,所述三个调节组件232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平台231 的下表面,所述调节组件232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上端螺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与所述平台23底部固接,所述调节螺母的下端螺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板221的上表面固接,旋钮所述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之间的相对距离改变从而实现高度及水平度的调节;较优地,所述平台231上设有横向、纵向或与所述平台231垂直的气泡水准仪233以保证所述平台231处于绝对水平。所述平台231与所述支撑板221的形状也可根据施工的便利性进行选择其它形状,所述调节组件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所述第一连接件24包括连接杆241、定位螺丝243及定位螺母242,所述连接杆241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板体21的底部固定,所述连接杆241 的杆体贯穿所述定位螺母242,所述连接杆241的杆体的直径小于且接近于所述定位螺母242的孔径,所述定位螺母24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丝243与所述螺纹孔螺接,所述定位螺丝243的端部抵顶所述连接杆241的侧壁以将所述第一板体21定位于某一确定高度,所述连接杆 241的下部穿出于所述平台231的下表面;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杆241 的杆体两侧开设有沿所述杆体方向延伸的二第一凹槽2411,所述平台231 内开设有供所述杆体穿置的第二凹槽(图未示)及与所述二第一凹槽2411 匹配嵌合的二凸柱。较优地,所述连接杆241的杆体上标有刻度(图未示),一方面便于对其本身所在的调直组件进行调整,另一方便也为其它调直组件的调整提供参考,提高调平效率;所述第一板体固定于所述连接杆241 的顶端,较优地,所述第一板体21的顶部还固定有气泡水准仪212以再次确认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的水平度。

如图6至10所示,所述第二板体31的顶部设有气泡水准仪311,所述第二调直组件3还包括第二底座32、第二高度调节器33及连接于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器33与所述第二板体31之间的第二连接件34;其中:

所述第二底座32包括一支撑板321及位于所述支撑板321底部相对两侧的二支脚322,所述二支脚322的外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型钢1上设有二第一钻孔10,所述二支脚322穿置于所述二第一钻孔10内并与所述二支脚322外部的螺母(图未示)紧固于所述型钢1内部,所述支撑板321 呈矩形。

所述第二高度调节器33包括平台331,所述平台331呈正三角形,所述平台331的底部设有三个调节组件332,所述三个调节组件332分别位于三角形平台331的三个角部,所述三个调节组件332的下部固定于所述支撑板321的上表面上,所述三个调节组件332的上部固定于所述平台331 的下表面,所述调节组件332包括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的上端螺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顶端与所述平台33底部固接,所述调节螺母的下端螺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与所述支撑板321的上表面固接,旋钮所述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螺杆、第二螺杆之间的相对距离改变从而实现高度及水平度的调节;较优地,所述平台331上设有横向、纵向或与所述平台331垂直的气泡水准仪333以保证所述平台331处于绝对水平。所述平台331与所述支撑板321的形状也可根据施工的便利性进行选择其它形状,所述调节组件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减。

所述第二连接件34包括连接杆341、定位螺丝343及定位螺母342,所述连接杆341的顶部与所述第二板体31的底部固定,所述连接杆341 的杆体贯穿所述定位螺母342,所述连接杆341的杆体的直径小于且接近于所述定位螺母342的孔径,所述定位螺母342的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定位螺丝343与所述螺纹孔螺接,所述定位螺丝343的端部抵顶所述连接杆341的侧壁以将所述第二板体31定位于某一确定高度,所述连接杆 341的下部穿出于所述平台331的下表面;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杆341 的杆体两侧开设有沿所述杆体方向延伸的二第一凹槽3411,所述平台331 内开设有供所述杆体穿置的第二凹槽(图未示)及与所述二第一凹槽3411 匹配嵌合的二凸柱。较优地,所述连接杆341的杆体上标有刻度(图未示),一方面便于对其本身所在的调直组件进行调整,另一方便也为其它调直组件的调整提供参考,提高调平效率;所述第二板体31固定于所述连接杆 341的顶端,较优地,所述第二板体31的顶部还固定有气泡水准仪312以再次确认所述第二调直组件3的水平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第二调直组件3分别固定于所述型钢1的中轴线上,所述第一钻孔10、第二钻孔分别设于所述中轴线的两侧,所述激光发射器4发射的激光41与所述中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所述激光发射器4设于所述第一节型钢11的一侧,如图11所示,所述激光发射器4通过套筒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或第二调直组件 3的连接杆顶部,所述套筒组件包括相互螺接的第一套筒5和第二套筒6,所述第一套筒5水平固定于所述连接杆顶部,所述激光发射器4设于所述第一套筒5内部,所述第一套筒5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筒6设有与所述第一套筒5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激光发射器4的一侧设有一可伸缩的开关42,所述激光发射器4的另一侧设有激光出口,与所述激光出口对应的套筒上开设一通孔供所述激光41穿出;所述第一套筒5和第二套筒6 螺接后形成的套筒空腔的长度小于所述激光发射器4的长度,旋转所述第二套筒6,所述开关42受到挤压发射激光41,较优地,所述激光发射器4 的外径小于且接近于所述第二套筒6的内径,以防止所述激光发射器4在所述套筒空腔内偏转造成激光发射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以上具体说明了本实用新型调直装置的结构,以下说明其使用方法。

a.吊装第一节型钢11,在所述第一节型钢11一端吊装第二节型钢,通过螺栓初步连接所述第一节型钢11与所述第二节型钢,其中,所述第一节型钢11的安装位置通过全站仪进行调整以保证其安装精度。

b.在所述第一节型钢11上安装第一调直组件2并对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进行水平度的调整,在所述第二节型钢上安装第二调直组件3并对所述第二调直组件3进行水平度的调整,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包括设有中心孔211的板体,所述第二调直组件3包括设有中心点的板体;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第二调直组件3的结构如前所述。

c.以第一节型钢1为准调直第二节型钢,由激光器发射器4发射一束水平且平行于第一节型钢中轴线的激光41,令所述激光41穿过所述第一板体21的中心孔211投射在所述第二板体31上,观察激光点与中心点的相对位置,并对所述第二节型钢进行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调整,直到所述激光点移动到所述中心点处。

d.每增加一节型钢1,将其与前一节型钢初步连接并将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第二调直组件3同时后移一节型钢1的距离,使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所述第二调直组件3分别定位于最后一节型钢12及倒数第二节型钢上并对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所述第二调直组件3进行水平度的调整。

e.重复步骤c、d直至完成所有型钢1的吊装与调直;在所述第一节型钢11至倒数第二节型钢之间的每节型钢中部安装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 并调平,在所述最后一节型钢的对应位置安装所述第二调直组件并调平。

f.以第一节型钢11作为参考,发射一束水平且平行于第一节型钢11 中轴线的激光41,所述激光41穿过各节型钢1上第一调直组件2的中心孔211,最终使激光41射在最后一节型钢12的第二调直组件3的第二板体31上。

g.通过最后一节型钢12上激光点与第二板体31的位置,对各节型钢 1进行微调,直至激光点移至中心点上,如果所述激光点投射至所述第二板体31以外的其他位置,则在所述激光41穿过的中心孔211后放置纸张令所述激光4投射至纸张上,在纸张上标出所述中心孔211的圆心,观察激光点与圆心的相对位置并调整对应的型钢1位置,直至所述激光点与圆心重合进行下一节型钢1的调直。

较优地,为了提高所述型钢1的安装精度,将所述第一调直组件2、所述第二调直组件3设于每节型钢1的端部或其他位置,重复步骤e至f 进行所述第一组件2、所述第二组件3的安装、调平及型钢1的调直,待所有型钢1调直后紧固型钢1之间的螺栓连接。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