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箱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2025发布日期:2018-10-19 21:3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电表箱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箱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确实覆设电表,以防止电表受外部环境的因素,如:雨水侵蚀,而损坏。



背景技术:

按,电表系用以量测用电量,故广设于各式需使用电力之场所,而依据电表之装置原则而言,免装电表箱之电表,系应装设于雨线内,而雨线系指自屋檐外端线向建筑物之铅垂面作形成四十五度夹角之斜面,此斜面与屋檐及建筑物外墙三者相围部分属雨线内,其他部分则为雨线外;是知,若电表需装设于雨线外,则应装设于电表箱内,藉以防止电表受雨水侵蚀而损坏,而为因应各式场所的需求,以及利于相关工作人员查阅,且为确实防护电表,故通常仍系将电表设置于电表箱内。

如前述,因电表通常系具有一呈圆柱状设置的透明罩体所盖设,故习知的电表箱,系于其外壳开设有对应该透明罩体的圆孔,藉以令电表装设于电表箱内时,透明罩体系可穿伸该圆孔,以利使用者可直接透过透明罩体观看电表所呈现的用电信息。

惟此,习用电表箱的设置,当雨天雨势较大时,雨水仍将渗进圆孔与透明罩体间的缝隙,进而令雨水有延透明罩体而入侵电表的事,故习用的电表箱仍无法周全的防护电表。

再者,目前电表箱多使用于机械式电表,近年,台电推行智能型电表,藉此实时掌握用电状况;惟,目前尚未有适当的电表箱以维护智能型电表,且由于智能型电表大多系电子零件,此外,电表正面设有需量复归键、光学通讯端口及电池拆装口,若受潮将影响其功能,台电遂制订电表箱须有前盖设置的规范,故本实用新型为符合台电规范,即设置前盖以达电表的防水与利于操作的效果,遂产生本实用新型的应用。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人乃潜心进一步研究电表箱,并着手进行研发及改良,期以一较佳设作以解决上述问题,且在经过不断试验及修改后而有本实用新型的问世。



技术实现要素:

爰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前述问题,为达致以上目的,吾等实用新型人提供一种电表箱改良结构,其包括:一底座;一壳体,其呈封闭设置,并于一端设置有对应组设于该底座的开口端,藉以与该底座形成一容置空间,且该壳体相对该底座的端面设有一承接部,该承接部成型有一套接孔;一外壳,其一端设置有抵顶于该承接部的一开口部,藉以与该壳体形成一容置部,又该外壳于对应该套接孔成型有一定位孔,该外壳于对应该定位孔的端面设有一抵顶部;以及一前盖,其系枢设于该外壳对应该定位孔处,且该前盖之端面系抵顶于该抵顶部,又该前盖设有一对应于该定位孔的观视孔,且该观视孔封闭设置有一透光体。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其中,该抵顶部顶缘处设有至少一连结部,且该前盖内缘的顶端分别设有一对应于所述连结部的连结件。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其中,该壳体于该承接部的周缘处还设有一阶面,该外壳的开口部系对应盖设于该阶面处。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其中,该外壳对应该抵顶部还设有一锁接部,该前盖对应该锁接部形成一锁固空间,且该前盖对应该锁接部还设有一组接部,该组接部套接于该锁接部并置于该锁固空间,而后藉由一对应该锁接部的锁接组件经该锁接部以锁固于该组接部,以令该前盖定位于该外壳。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其中,该底座更设有至少一锁掣孔,而该承接部更设有对应所述锁掣孔之组接孔,且该承接部系藉由至少一对应所述组接孔之锁固组件分别透过所述组接孔以锁固于所述锁掣孔,以令该承接部定位于该底座。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其中,该外壳对应该承接部设有一锁固部,且该外壳系藉由一锁固件经该锁固部固设于该壳体。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其中,该壳体与该外壳系一体成型设置。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其中,该观视孔对应该透光体的周缘设有至少一扣件,该透光体系藉由所述扣件扣合于该观视孔。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还包括一电表,该电表系定位于该底座,且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电表系呈圆柱状设置,且该电表系对应穿设于该套接孔,此外,该底座还穿设有至少一固接孔,且该电表系定位于所述固接孔,又该底座还穿设有至少一线孔。

据上所述的电表箱改良结构,其中,该抵顶部于该定位孔的外缘,还进一步凸设有一凸环部,该凸环部的外缘系呈弧状设置。

是由上述说明及设置,显见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下列数项优点及功效,兹逐一详述如下:

1.本实用新型藉由壳体、外壳、前盖、观视孔及透光体的设置,藉可确实将各式电表予以完整覆盖,藉以防止雨水,或外部脏污入侵电表,藉以防止电表受潮或损坏,进而可延长电表的使用年限,并且能够降低维修的次数,以减少人力及时间成本的支出。

2.本实用新型藉由凸环部的设置,且凸环部的外缘系略呈弧状设置,藉以令即使风雨过于强大而致雨水入侵,凸环部仍可将雨水导引至抵顶部前端,使雨水不易由定位孔渗至电表内,藉以进一步达致防水的功效。

3.本实用新型藉由前盖的设置,令台电相关业者依需求将电表进行需量复归或程序更新的作业过程中,即可启闭前盖以进行电表相关的作业,藉以符合台电的规范,以及扩大本实用新型对电表的防水与利于操作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其中:1、底座,11、锁掣孔12、组合孔13、固接孔,14、线孔,2、壳体,21、开口端,22、承接部,221、套接孔,222、组接孔,223、阶面,23、组合件,24、容置空间,3、电表,4、锁固组件,5、外壳,51、开口部,52、定位孔,53、抵顶部,531、连结部,532、凸环部,54、锁固部,55、容置部,56、锁接部,6、锁接组件,7、锁固件,8、前盖,81、观视孔,82、透光体,83、连结件,84、锁固空间,85、组接部,86、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吾等实用新型人的技术手段,兹举数种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于下文进行详细说明,俾供钧上深入了解并认同本实用新型。

请先参阅图1至4所示,其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系一种电表箱改良结构,其包括:

一底座1;

一壳体2,其呈封闭设置,并于一端设置有对应组设于该底座1的开口端21,藉以与该底座1形成一容置空间24,且该壳体2相对该底座1的端面设有一承接部22,该承接部22成型有一套接孔221;在一实施例中,该底座1还设有至少一锁掣孔11,而该承接部22还设有对应所述锁掣孔11的组接孔222,且该承接部22系藉由至少一对应所述组接孔222的锁固组件4分别透过所述组接孔222以锁固于所述锁掣孔11,以令该承接部22定位于该底座1,藉以达致壳体2稳固定位的功效;又该壳体2于该承接部22的周缘处还设有一阶面223;

一外壳5,在第一实施例中,参如图2所示,该外壳5一端设置有抵顶于该承接部22的一开口部51,该外壳5的开口部51系对应盖设于该阶面223处;藉以与该壳体2形成一容置部55,又该外壳5于对应该套接孔221成型有一定位孔52,该外壳5于对应该定位孔52的端面设有一抵顶部53,本实施例较佳者,该外壳5对应该承接部22设有一锁固部54,且该外壳5系藉由一锁固件7经该锁固部54固设于该壳体2,且该锁固件7锁掣的方向系由该壳体2朝该外壳5进行锁掣,以防止他人窃取或窜改电表;举例而言,锁固部54系可藉由如螺丝的锁固件7锁附定位,惟其仅系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作为限定;本实用新型为应用于电子式电表与智能型电表者,可参阅图2所示,可将该壳体2与该外壳5分开设置;亦或系依需求将该壳体2与该外壳5呈一体成型设置予以应用者;以及

一前盖8,其系枢设于该外壳5对应该定位孔52处,且该前盖8的端面系抵顶于该抵顶部53,又该前盖8设有一对应于该定位孔52的观视孔81,且该观视孔81封闭设置有一透光体82,该抵顶部53顶缘处设有至少一连结部531,且该前盖8内缘的顶端分别设有一对应于所述连结部531的连结件83;本实施例中,该外壳5对应该抵顶部53还设有一锁接部56,该前盖8对应该锁接部56形成一锁固空间84,且该前盖8对应该锁接部56还设有一组接部85,该组接部85套接于该锁接部56并置于该锁固空间84,而后藉由一对应该锁接部56的锁接组件6经该锁接部56以锁固于该组接部85,以令该前盖8定位于该外壳5;本实施例较佳者,该观视孔81对应该透光体82的周缘设有至少一扣件86,该透光体82系藉由所述扣件86置设于该观视孔81,且该透光体82可经由所述扣件86拆组于该观视孔81,藉此利于更换该透光体82;

而就底座1与壳体2的定位而言,在一实施例中,该底座1的顶缘设有一组合孔12,而该壳体2设有对应并组接于该组合孔12的组合件23,藉以令组合件23可予以扣合定位于该组合孔12。

近年,台电推行智能型电表,藉此实时掌握用电状况;惟,目前尚未有适当之电表箱以维护智能型电表,且由于智能型电表大多系电子零件,此外,电表3正面设有需量复归键、光学通讯端口及电池拆装口,若受潮将影响其功能,故台电遂制订电表箱须设置前盖之规范,而本实用新型为符合台电规范,以达电表3的防水与利于操作的效果,遂有本实用新型的问世。

藉此,本实用新型系用以装设一电表3,在一实施例中,若该电表3为电子式或智能型设置,则因其体积较小,可直接定位于该底座1,且位于该容置空间24内,以受该壳体2遮蔽;若该电表3为习见略呈圆柱状的形式设置者,则参如第3图所示的同样系定位于该底座1,且位于该容置空间24及容置部55内,且该电表3系对应穿设该套接孔221并置于该定位孔52,藉以令本实用新型的该抵顶部53可协助支撑该电表3。

对于电表3的定位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系可于该底座1穿设有至少一固接孔13,且该电表3系定位于所述固接孔13,举例而言,系可藉由螺丝锁附定位,惟其仅系举例说明,并不以此作为限定。

为利于电表3的线路配置,在一实施例中,系可于该底座1穿设有至少一线孔14,以供电表3的线路可穿设于所述线孔14。

当电表3定位完成后,即可如前述将壳体2及前盖8予以组接即告完成,若需查阅电表3的用电信息,则可藉由定位孔52、观视孔81及透光体82而予以进行观视。

须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线孔14及固接孔13皆系设置于底座1,且底座1通常系用以固定于墙面,是以,外界的脏污及雨水,近乎无法经由线孔14及固接孔13入侵至容置空间24内,故其设置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整体对于电表3的防护效果。

此外,若风雨过于强大而致雨水入侵,为防止雨水沿定位孔52的内壁面渗入电表3,故在一较佳之实施例中,该抵顶部53于该定位孔52的外缘,还进一步凸设有一凸环部532,且较佳者,该凸环部532的外缘系呈弧状设置,藉以令由前盖8及壳体2间入侵的雨水,将可被凸环部532导引至抵顶部53的前端,而不易定位孔52渗至电表3内,藉以进一步达致防水的功效。

再者,本实用新型藉由该前盖8的设置,令台电相关业者将电表3进行需量复归或程序更新的作业过程中,即可依使用需求而选择启闭该前盖8,藉可进行相关作业,以扩大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

续请参阅图5所示,其系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由于各电表3形式的型号不同,亦有相异的长度,故本实施例的该外壳5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的形态,系可适用于相异型号的电表3长度,藉以扩大本实用新型的适用性。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数种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