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9985发布日期:2018-10-16 20:2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仪,具体涉及一种设有防保罩的燃气检测仪探杆。



背景技术:

对于燃气企事业单元来说,燃气泄漏点检测是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管道法兰连接处,是最容易产生泄漏的地方,也是重要的检测目标。目前本领域主要采用燃气检测仪检测泄漏点,其由检测仪主体、连接软管和探杆依次连接构成,并在探杆前端设置了探头,通过操作人员手持探杆不断移动探头来查找燃气泄漏点。在刮风、下雨等空气流速较快的环境下,泄漏点处的燃气会快速散布,且因探头较小并完全裸露在外部环境中,这给确定泄漏点带来了较大困难,影响了检测的准确性,甚至会造成漏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的优点,使燃气泄漏点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可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包括探杆主体,探杆主体的前端设有探头,探杆主体的后端设有手柄,手柄连接有软管接头;探杆主体的外周壁上还设有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其中第一环台处于探杆主体的前端位置,第二环台处于手柄的前侧位置,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均开设有全螺纹,第一环台或第二环台通过螺纹旋装有前端开口的防保罩,防保罩呈前大后小的锥形。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其中,所述防保罩的前端采用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探杆主体,在探杆主体的前端设置探头,在探杆主体的后端设置手柄,在手柄上设置软管接头;并在探杆主体的外周壁上设置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让第一环台处于探杆主体的前端位置,让第二环台处于手柄的前侧位置,且让第一环台和第二环台上开设全螺纹,在第一环台或第二环台通过螺纹旋装前端开口的防保罩,且使防保罩采用呈前大后小的锥形结构。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的燃气检测仪探杆。在实际应用中,让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接头依次与软管、燃气检测仪主体连接,在晴朗天气等空气流速较小的工况下,让防保罩旋装在第二环台上,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探杆并移动探头即可查找燃气泄漏点,此时便于观察探头的位置;而在刮风、下雨等空气流速较大的工况下,让防保罩旋装在第一环台上,此时防保罩在探头的外围构建了相对稳定的检测环境,在检测过程中可避免泄漏点处燃气的快速散失,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并能有效避免泄漏点漏检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第一种状态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第一种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第二种状态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第二种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需要说明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检测仪探杆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探杆主体1,在探杆主体1的前端设置探头2,在探杆主体1的后端设置手柄3,在手柄3上设置软管接头4。在探杆主体1的外周壁上设置第一环台5和第二环台6,让第一环台5处于探杆主体1的前端位置,让第二环台6处于手柄3的前侧位置,并让第一环台5和第二环台6均开设全螺纹。在第一环台5或第二环台6通过螺纹旋装前端开口的防保罩7,且使防保罩7采用前大后小的锥形结构。

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的燃气检测仪探杆。在实际应用中,让本实用新型通过软管接头4依次与软管、燃气检测仪主体连接,在晴朗天气等空气流速较小的工况下,让防保罩7旋装在第二环台6上,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探杆并移动探头2即可查找燃气泄漏点,此时便于观察探头2的位置;而在刮风、下雨等空气流速较大的工况下,让防保罩7旋装在第一环台5上,此时防保罩7在探头2的外围构建了相对稳定的检测环境,在检测过程中可避免泄漏点处燃气的快速散失,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并能有效避免泄漏点漏检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通常让防保罩7的前端采用弧形结构,可增强了燃气管道或法兰连接处的贴合度,实用性更强。

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形式的变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