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电网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3151发布日期:2018-11-09 20:3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电网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电网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用户对所使用的电力设备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石油、化工、矿山、煤气、造纸、纺织工程等含有易爆危险的场所,由于电火花和热效应是引发易爆气体爆炸的主要根源,通常对电缆及使用开关设备提出了“防爆”的要求,所以对电缆和开关设备的使用情况以及产品质量的监测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市场上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安装方式单一,不能适应各种场所,没有设置螺栓板,不能将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安装在墙壁上,没有设置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不能将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安装在各种杆状或者其他形状的设备上,没有设置保护盖和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不能对散热孔进行保护,不能在下雨时自动降下保护盖防止雨水溅入散热孔中,没有设置保护门,不能对智能电网监测箱的操作屏进行保护,没有设置外置接口盒和瓣膜,不能对外置接口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安装方式单一,不能适应各种场所,没有设置螺栓板,不能将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安装在墙壁上,没有设置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不能将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安装在各种杆状或者其他形状的设备上,没有设置保护盖和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不能对散热孔进行保护,不能在下雨时自动降下保护盖防止雨水溅入散热孔中,没有设置保护门,不能对智能电网监测箱的操作屏进行保护,没有设置外置接口盒和瓣膜,不能对外置接口进行保护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包括智能电网监测箱,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栓板,且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上表面靠近卡槽的一侧嵌入安装有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且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上表面靠近卡槽的另一侧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上表面靠近液压杆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液压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保护盖,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前表面嵌入安装有保护门,所述保护门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外置接口保护盒,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两侧靠近螺栓板的下侧均开设有第一收纳槽,且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两侧靠近第一收纳槽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收纳槽,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两侧靠近第一收纳槽的另一侧均安装有卡板,所述第一收纳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的外部套接有第一滑板,所述第二收纳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的外部套接有第二滑板,所述外置接口保护盒的内部设置有外置接口,所述外置接口保护盒的内部靠近外置接口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瓣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远离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且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靠近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的一端开设螺纹孔的数量不小于5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内部设置有FX1N-10MT控制器,所述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的输出端通过FX1N-10MT控制器与液压杆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两侧与螺栓板连接处均开设有螺栓板槽,所述螺栓板与螺栓板槽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电网监测箱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所述卡槽处于保护盖的正下方,且卡槽的形状与保护盖边缘的形状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门是一种玻璃材质的构件,所述瓣膜是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可以提供不同的安装方式,可以让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具有安装在墙壁和杆状结构设备上的能力,可以提高智能电网监测装置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和保护盖,可以在晴天时对散热孔进行保护,在雨天时,可以自动下降保护盖,可以遮挡住散热孔,防止雨水溅入散热孔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护门,可以对智能电网监测装置的操作屏进行保护,防止操作屏被外力损坏。

4、本实用新型通过外置接口保护盒和瓣膜,可以对外置接口进行保护,通过瓣膜可以防止在不使用外置接口时落入灰尘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收纳槽和第二收纳槽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置接口保护盒示意图。

图中:1、智能电网监测箱;2、螺栓板;3、卡槽;4、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5、液压杆;6、散热孔;7、保护盖;8、保护门;9、把手;10、外置接口保护盒;11、第一收纳槽;12、第二收纳槽;13、卡板;14、第一滑杆;15、第一滑板;16、第二滑杆;17、第二滑板;18、外置接口;19、瓣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包括智能电网监测箱1,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螺栓板2,且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3,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上表面靠近卡槽3的一侧嵌入安装有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4,且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上表面靠近卡槽3的另一侧安装有液压杆5,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上表面靠近液压杆5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6,液压杆5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保护盖7,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前表面嵌入安装有保护门8,保护门8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9,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外置接口保护盒10,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两侧靠近螺栓板2的下侧均开设有第一收纳槽11,且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两侧靠近第一收纳槽11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收纳槽12,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两侧靠近第一收纳槽11的另一侧均安装有卡板13,第一收纳槽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14,第一滑杆14的外部套接有第一滑板15,第二收纳槽1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16,第二滑杆16的外部套接有第二滑板17,外置接口保护盒10的内部设置有外置接口18,外置接口保护盒10的内部靠近外置接口18的一侧嵌入安装有瓣膜19。

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设备,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滑板15与第二滑板17远离第一滑杆14与第二滑杆16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且第一滑板15与第二滑板17靠近第一滑杆14与第二滑杆16的一端开设螺纹孔的数量不小于5个。

为了自动升降保护盖7,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内部设置有FX1N-10MT控制器,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4的输出端通过FX1N-10MT控制器与液压杆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为了收纳螺栓板2,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两侧与螺栓板2连接处均开设有螺栓板槽,螺栓板2与螺栓板槽连接处设置有复位弹簧。

为了防止雨水溅入散热孔6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上表面为弧形结构,卡槽3处于保护盖7的正下方,且卡槽3的形状与保护盖7边缘的形状一致。

为了提高保护门8和瓣膜19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保护门8是一种玻璃材质的构件,瓣膜19是一种硅胶材质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中的液压杆5内部设置有双向齿轮、油路集成块、油缸和活塞杆,液压杆5的工作原理是液压杆5的双向齿轮泵输出压力油,经油路集成块的控制至油缸,带动活塞杆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使用流程,在安装新型智能电网监测装置时,可以将螺栓板2从螺栓板槽中取出,通过螺栓板2可以将智能电网监测箱1安装在墙壁上,若需要将智能电网监测装置安装在杆状设备上时,可以将卡板13打开,将第一滑板15从第一收纳槽11中取出,将第二滑板17从第二收纳槽12中取出,通过第一滑板15和第二滑板17的螺纹孔可以将第一滑板15和第二滑板17固定安装在杆状设备上,可以实现智能电网监测装置的安装多样性,可以使智能电网监测装置适应不同的设备,提高智能电网监测装置的实用性,在晴天时,保护盖7在液压杆5的支撑下远离散热孔6,在雨天时,雨水落到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顶端,由于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顶端为圆弧状,所以雨水会顺着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顶端往两侧流动,可以防止雨水进行散热孔6中,同时,RG-1002HT温湿度感应器4会传递信号给FX1N-10MT控制器,FX1N-10MT控制器会控制液压杆5的双向齿轮泵输出压力油,经油路集成块的控制至油缸,带动活塞杆的运动,带动保护盖7位移,可以将保护盖7的边缘落入到卡槽3中,保护盖7可以紧贴智能电网监测箱1的顶端,可以将散热孔6遮挡住,在使用外置接口18时,可以直接穿过瓣膜19与外置接口18连接,在不使用时,瓣膜19具有弹性,会将外置接口18挡住,可以防止外置接口18落入灰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