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3014发布日期:2018-12-14 22:2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设备,可应用于车辆快速充电设备上。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逐渐广泛推广与普及;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充电。现有的技术中,充电设备给车辆进行充电的方式有多种:一种采用电动便捷充电设备,充电设备配置有充电线,通过充电线配合合适的插座和车载充电机为车辆充电。另一种家用充电桩或快速充电桩,通过将该充电桩中的充电头放入到车俩相应的充电插口,以此来为车辆充电。但光电检测复杂、易受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充电检测机构。利用这种检测机构,可供在充电中自动检测有效接触面积,避免出现接触不良及不接触等情况,充电检测机构属于机械结构检测,结构简单、寿命长,能有效地提高充电的精准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电检测机构由和充电极弓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充电框架(300)上的横向检测弓(110),及和受电极弓(200)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受电框架(400)上的纵向检测弓(210)组成;所述横向检测弓(110)上设置有横向导电检测板(111),及固定在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两端的一对横向绝缘子(112);所述纵向检测弓(210)上设置有纵向导电检测板(211),及固定在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211)两端的一对纵向绝缘子(212);充电时,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111),和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211)相互对接,通过检测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是否有检测信号通过的方式,实现检测所述充电极弓(100)与所述受电极弓(200)对接是否存在偏位或接触不良的功能,从而杜绝存在充电接触不良或不接触的安全隐患;

所述横向检测弓(110)上设置横向导电检测板(111),及固定在所述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两端的一对横向绝缘子(112);所述横向检测弓(110)横向总长尺寸等于所述充电极弓(100)中的任一电极弓横向总长尺寸;所述横向绝缘子(112)的长度方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211)宽度方向的尺寸;

所述纵向检测弓(210)上设置纵向导电检测板(211),及固定在所述纵向导电检测板(211)两端的一对纵向绝缘子(212);所述纵向检测弓(210)纵向总长尺寸等于所述受电极弓(200)中的任一电极弓纵向总长尺寸;所述纵向绝缘子(212)的长度方向尺寸大于等于所述横向导电极板宽度方向的尺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充电检测机构的一种充电设备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检测机构原理简图;

图3为充电检测机构前后偏位分析示意图;

图4为充电检测机构左右偏位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所述一种充电检测机构工作方式:

第一种情况充电时前后偏位分析,如图3所示,

A状态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接触面积为满接触,此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接触导电,有检测信号通过,充电极弓(100)中的正极板(101)、负极板(102)、地极板(103)能正常安全充电;B状态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绝缘子(212)处于边界接触,此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接触导电,有检测信号通过,充电极弓(100)中的正极板(101)、负极板(102)、地极板(103)能正常安全充电;C状态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绝缘子(212)接触面积为满接触,此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无接触不导电,无检测信号通过,充电极弓(100)中的正极板(101)、负极板(102)、地极板(103)处于边缘充电,存在非满接触或接触不良等安全隐患,设备报警;

第二种情况充电时前左右偏位分析,如图4所示,

L状态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接触面积为满接触,此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接触导电,有检测信号通过,充电极弓(100)中的正极板(101)、负极板(102)、地极板(103)能正常安全充电;M状态时,横向绝缘子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处于边界接触,此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接触导电,有检测信号通过,充电极弓(100)中的正极板(101)、负极板(102)、地极板(103)能正常安全充电;N状态时,横向绝缘子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接触面积为满接触,此时横向导电检测板(111)与纵向导电检测板(211)无接触不导电,无检测信号通过,充电极弓(100)中的正极板(101)、负极板(102)、地极板(103)处于边缘充电,存在非满接触或接触不良等安全隐患,设备报警;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