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9807发布日期:2018-11-23 20:13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



背景技术:

样品的导电性是一项重要的电学性能,现有技术中的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结构复杂,实用性较差,且只能测试样品处于空气环境中的导电性,使用不便。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结构简单、实用,样品能够被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紧密夹持从而保持导电连接,便于测试样品的导电性,且可测试样品处于不同环境中的导电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包括壳体,上导电体,下导电体,与上导电体、下导电体连接的导线,样品;所述壳体开设有开口部,所述上导电体包括位于壳体外部的圆球部,位于壳体内的圆柱部,连接圆球部与圆柱部的杆部;所述壳体顶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杆部在通孔中自由抽插,所述下导电体位于壳体底壁上,所述样品被夹持在圆柱部和下导电体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位于壳体底壁上的抬高台,所述下导电体位于抬高台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与壳体顶壁连接且向壳体内部延伸的引导部,所述通孔纵向贯通壳体顶壁和引导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导电体、下导电体均为金属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结构简单、实用,样品能够被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紧密夹持从而保持导电连接,便于测试样品的导电性,且可测试样品处于不同环境中的导电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一种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的一种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包括壳体1,上导电体,下导电体51,与上导电体、下导电体51连接的导线7,样品6。样品6为薄片状。还包括与导线7连接的加压装置(未示出)和检测装置(未示出)。

所述上导电体、下导电体51均为金属材质,并优选为铜制。所述壳体1开设有开口部3,开口部3位于壳体1顶壁11上,从而便于放样、取样、注入介质、观察、安装上导电体和下导电体51和抬高台5。

所述上导电体包括位于壳体1外部的圆球部41,位于壳体1内的圆柱部43,连接圆球部41与圆柱部43的杆部42。

所述壳体1顶壁11开设有通孔20,所述杆部42可在通孔20中作自由竖直抽插,从而可控制圆柱部43的高度,便于放样或者取样。样品电学性能测试用夹具未使用时,圆柱部43压持在下导电体51上。

所述下导电体51位于壳体1底壁12上,还包括位于壳体1底壁12上的抬高台5,所述下导电体51位于抬高台5上,便于抬高下导电体51的高度。抬高台5、壳体1均为绝缘体。所述样品6被夹持在圆柱部43和下导电体51间。抬高台5与下导电体51缝隙通过绝缘胶粘接,从而防止介质渗漏。

还包括与壳体1顶壁11连接且向壳体1内部延伸的引导部2,所述通孔20纵向贯通壳体1顶壁11和引导部2。通过设置引导部2,便于引导杆部42的升降,使杆部42进一步保持竖直升降。引导部2和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

通过开口部3向壳体1内注入介质例如油,使其漫过圆柱部43,用以测试样品6在油环境中的导电性能,再将样品6通过开口部3送入壳体1内,将圆球部41上提从而使圆柱部43和下导电体51相分离,将样品6放置在下导电体51上,再松掉圆球部41,上导电体在重力作用下压持样品6,从而使样品6与上导电体、下导电体51形成导电连接。测试完成后,再次将圆球部41上提并通过开口部3取出样品6即可。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