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虹吸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527发布日期:2018-12-25 20:54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虹吸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生态检测领域,涉及一种水体生态研究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虹吸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作为生产者是第一环节(也称第1营养级),植食性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是第二环节(也称第2营养级),浮游植物的产量(初级生产力)决定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次级生产力),而后者又决定着小型鱼类的产量(3级生产力)和大型鱼类的产量(终级生产力)。除此之外,浮游植物还是水体富营养化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对浮游生物的定量分析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定量分析中,样品的浓缩前处理是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的关键。在定量分析中,样品的浓缩前处理是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的关键。目前对浓缩前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采集水样1L,经鲁哥试剂固定后,样品摇匀倒入固定在架子上的沉淀器中,充分沉淀后(24-48h),通过沉淀器底部的出水阀将底部沉淀放出,控制出水阀,流速、流量不能太大,该过程中不可摇动沉淀器,否则要重新沉淀。含沉淀物的水样放入100ml的定量样品瓶中,若体积大于30ml,则还需要静置24h,若体积小于30ml,计数前定容到30ml。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操作不方便,不易控制流量和流速;设备体积大,难以携带,不利于在野外对试验样本进行处理,处理试验样本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专利文件CN204128885U公开了一种半自动虹吸浓缩装置,其需要在液面降至指定高度后(一般为距离锥形分液漏斗下端约5cm处),手动关闭阀门,不能实现全自动控制,且采用激光测距探头对液面检测,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虹吸浓缩装置,该装置可设置同时进行四组虹吸,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拆卸,拆卸后体积小,便于携带,且整个浓缩过程能实现全自动控制,大幅度提高了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虹吸浓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四组虹吸装置和托架,托架包括带圆孔的不锈钢板,带凸起的不锈钢板,固定托架的旋钮;虹吸装置包括带内盖或瓶塞的采样瓶、塑料弯管、带通孔的浮球、浮游生物网和带流量控制器的输液软管,内盖或瓶塞的中央处设有通孔,塑料弯管的下端穿过通孔位于采样瓶中,浮球穿置在塑料弯管下端口上,浮球通孔的直径大小略大于塑料弯管下部的外径,塑料弯管的上端与输液软管固定连通,塑料弯管与输液软管构成U形的虹吸通道,浮游生物网固定包裹于浮球通孔下端并位于采样瓶中,塑料弯管下端置于浮球通孔内,浮球突出塑料管下端一定长度。

塑料管下端在浮球通孔内长度可调节。

塑料弯管弯度可调节。

所述的浮游生物网有2-3层网布,浮游生物网的规格为25#。

具体使用方法为:采集水样倒入采样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固定液以固定浮游生物,48h之后再进行虹吸。开始虹吸时,首先是组装虹吸装置,调节好浮球与塑料管下端口位置并固定,将浮游生物网包裹在浮球通孔下端口处,将塑料弯管穿插过瓶盖或者瓶塞,再盖上瓶盖或塞紧瓶塞,最后将塑料弯管的上端与输液管的软管固定连通,使输液管的另一端低于采样瓶底部所在的平面。组装完毕后,塑料弯管和输液管构成虹吸通道,可以捏输液管的软管以产生负压以产生虹吸或者在组装时采用其他的方式产生虹吸,虹吸开始后,直至浮球下端抵接采样瓶底停止虹吸。

该装置同时可以四组进行,大幅提高了效率,结构十分简单,组装和拆卸十分方便,使用过程中完全不需人为控制,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优点在于:

1)该套仪器可同时进行四组虹吸,大幅度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实验的准确性。

2)该装置结构简单,各零部件均很常见而且价格低廉,因而成本非常低廉。

3)该装置组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各零部件轻便,便于携带,在野外同时可对多个试验样本进行批量处理,大幅度提高了的工作效率。

4)该装置在浮球通孔的下端口处设置了浮游生物网,可以防止虹吸过程中浮游生物的流失,且输液管的流量控制器可控制虹吸的速度,因此使用该装置可准确控制浓缩样品的量和控制浮游生物的流失,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该装置充分利用了虹吸原理,无需任何推动力,且能自动停止虹吸,实现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力看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整套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圆孔,2为虹吸装置,3为托架,4为固定托架的旋钮,5为固定虹吸装置下端的不锈钢板,6为固定虹吸装置的凸起。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采样瓶,2-浮游生物网,3-浮球,4-瓶塞或内盖,5-塑料弯管,6-输液软管,7-流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的整套仪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虹吸装置2,托架2包括带圆孔1的不锈钢板,带凸起6的不锈钢板5,固定托架的旋钮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带内盖或瓶塞4的采样瓶1,浮游生物网2,浮球3,瓶塞或内盖4,塑料弯管5,输液软管6,流量控制器7,内盖或瓶塞4的中央处设有通孔,塑料弯管5的下端穿过通孔位于采样瓶中,浮球4固定穿置在塑料弯管5下端口上,通孔的直径大小与塑料弯管3下部的外径大小相配合,塑料弯管3的上端与输液软管6固定连通,塑料弯管3与输液软管6构成U形的虹吸通道,浮游生物网固定包裹于浮球3通孔下端的端口处并位于采样瓶中,塑料弯管3下端口置浮球通孔内,浮球突出塑料管5下端口一定长度。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塑料弯管3下部的外径,既要使塑料弯管5能方便地上下移动,又要使塑料弯管5起到密封的作用。浮游生物网有2-3层网布,浮游生物网2用透明胶固定于浮球3通孔下端的端口处,浮游生物网的网口均包裹住玻璃弯管下端口的外壁上,防止虹吸过程中浮游生物的流失,浮游生物网的规格为25#。

该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采集水样倒入采样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固定液以固定浮游生物,48h之后再进行虹吸。开始虹吸时,首先是组装虹吸装置,调节好浮球突出长度,将浮球固定穿置在塑料弯管下端口上,将浮游生物网包裹在浮球通孔的下端口处,将塑料弯管穿插过瓶盖或者瓶塞,调节塑料弯管的弯度以盖上瓶盖或塞紧瓶塞,再次调节塑料弯管弯度,最后将塑料弯管的上端与输液管的软管固定连通,使输液管的另一端低于采样瓶底部所在的平面。组装完毕后,塑料弯管和输液管构成虹吸通道,可以捏输液管的软管以产生负压以产生虹吸或者在组装时采用其他的方式产生虹吸,虹吸开始后,直至浮球抵接采样瓶底停止虹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