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4138发布日期:2019-01-25 16:42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



背景技术:

液体传感器是检测液体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智能设备,一般安装在外壳内,液体需要进入外壳内,在寒热天气,液体结冰,体积会增大,会压迫传感器,造成传感器破损,缩短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人针对以上缺点,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包括连接的上外壳和下外壳,上外壳和下外壳之间安装传感器,所述下外壳开设防冻腔和进液口,所述防冻腔内设置防冻塞,所述防冻塞设置与进液口连通的进液通孔,所述防冻塞与防冻腔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传感器与上外壳或下外壳之间设置密封圈。

所述防冻塞包括上、下密封座,所述防冻塞位于上、下密封座之间外侧形成凹槽,所述上、下密封座与防冻腔内壁过盈配合连接,且上、下密封座、凹槽配合防冻腔内壁形成空气腔。

所述上、下密封座外侧开设若干小凹槽。

所述防冻塞由橡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通过防冻塞与防冻腔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的空气腔,液体结冰的时,压缩防冻塞,改变防冻塞的形状,通过空气腔缓冲,防止过大的压力作用在传感器上,避免传感器破损,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另一种防冻塞的剖视图。

图中:1、上外壳;11、传感器安装腔;2、下外壳;21、防冻腔;22、进液口;3、传感器;4、防冻塞;41、进液通孔;42、上密封座;43、下密封座;44、凹槽;45、小凹槽;5、空气腔;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包括连接的上外壳1和下外壳2,上外壳1下侧开设安装传感器3的传感器安装腔11,且传感器3与下外壳2之间设置用于密封的密封圈6,下外壳2开设防冻腔21、进液口22和密封腔23,防冻腔21内设置由橡胶材料注塑制成防冻塞4,防冻塞4设置与进液口22连通的进液通孔41,防冻塞4包括上、下密封座42、43,防冻塞4位于上、下密封座42、43之间外侧形成凹槽44,上、下密封座42、43与防冻腔21内壁过盈配合连接,且上、下密封座42、43、凹槽44配合防冻腔21内壁形成空气腔5。

如图2所示,是防冻塞4的改进形式,该防冻塞4在上、下密封座42、43外侧开设若干小凹槽45,开设小凹槽45将防冻塞4外侧的密封面分割成若干小的密封面,可提高上、下密封座42、43的密封性能,且上、下密封座42、43通过小凹槽45可将上、下密封座42、43分成多段,安装更加方便,另外小凹槽45与防冻腔21内壁形成小的空气腔,同样可起到缓冲作用。

所述具有防冻结构的传感器使用时,液体从进液口22进入,通过进液通孔41和密封腔23进入,与传感器3接触,感应液体参数,在寒冷环境下,液体结冰,体积增大,压缩防冻塞4,改变防冻塞4形状,空气腔5会缩小,防止由于液体结冰,体积增大,从而压迫传感器,造成的传感器破损。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