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及余氯在线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3983发布日期:2019-03-30 08:43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及余氯在线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质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及余氯在线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用水通常采用向水中投氯进行消毒处理,氯投入水中后,除了与水中细菌、微生物、有机物、无机物等作用消耗一部分氯量外,还剩下了一部分氯量,这部分氯量就叫做余氯。

申请号为201711006013.X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体质量监测装置,包括有PH 值传感器节点、氨氮传感器节点、水流管;发送天线、控制盒、显示器、接收天线,水流管包裹在pH值传感器、氧传感器、余氯传感器、氨氮传感器中间,并且pH值传感器节点、氧传感器节点、余氯传感器节点、氨氮传感器节点封装成防水结构,防水的发送天线露在防水结构外;控制盒表面设有显示器,显示器上面设有接收天线;pH值传感器节点、氧传感器节点、余氯传感器节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水体检测装置安装在水管上通过余氯传感器对水质进行检测,将采集的信号实时发送的控制盒并显示,余氯传感器在测量水质中氯含量时需要电极需要浸泡在水中,利用电极间的电势变化检测水中氯含量的变化,而在测量过程中电极采集的电信号经集成化电路板处理后传输给显示器,在实际使用中,集成化电路板需要干燥的工作,在设计时需要将集成化电路板与电极分离设置并通过导线连通,导致余氯传感器的体积较大,现有技术存在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通过铜电极作为余氯传感器的基体,将集成电路板固定设在在铜电极上,减少余氯传感器的体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包括有铂电极和铜电极,所述铜电极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设在有供铂电极穿射的通道,所述通道的周侧延伸有第一侧壁,所述底板的周侧延伸有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置有套设于所述第一侧壁上的集成电路板,所述集成电路板至少设置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铂电极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铜电极连接;所述容纳槽内还填充用于固定集成电路板的密封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成电路板设置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并通过填充于容纳槽内的密封胶层实现与水的隔离,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从底板处延伸,保证了底板远离密封胶层一侧的密封性,从而避免集成电路板进水而导致的短路,保证余氯传感器能够正常运行;集成电路板套设在第一侧壁上,并通过密封胶层实现进一步的固定,保证了集成电路板在使用过程中与铜电极之间的相对稳定性,从而保证第一触点与铂电极、第二触点与铜电极之间保持连接;余氯传感器以铜电极作为余氯传感器的基体,将集成电路板固定设在在铜电极上,从而大大减少余氯传感器的体积,便于余氯传感器的集成化生产,同时便于使用者直接使用,降低余氯传感器在更换、清洗时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水从通道直接进入密封胶层内,一方面保证了集成电路板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使密封胶层的内部保持完成,保证密封胶层的密封效果,延长密封胶层的使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道内穿射有引导柱,所述铂电极固定设在所述引导柱的一端,所述引导柱远离铂电极的一侧设置有堵头,所述堵头卡接于所述通道内;所述引导柱内设置有导线,所述铂电极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触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铂电极通过设置在引导柱内的导线与第一触点连接,设置在远离铂电极一侧的堵头能够减少水在引导柱和通道之间的渗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铜电极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导电螺栓,所述集成电路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导电螺栓穿射的通孔,所述第二触点设置在所述通孔处并与导电螺栓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设在第一侧壁上的集成电路板通过导电螺栓与铜电极固定,导电螺栓螺纹连接于铜电极上,第二触点通过导电螺栓与铜电极连接;导电螺栓与铜电极充分接触,且通过导电螺栓的螺帽与集成电路板抵接固定并通过导电螺栓与第二触点连接,使集成电路板接收到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铂电极为铂丝呈涡状设在所述引导柱的端部,涡状的所述铂电极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铂丝弯折形成涡状的铂电极,减少了铂的使用量,降低了铂电极的成本,同时,涡状的铂电极与底板相对设置,保证余氯传感器检测的是与铂电极相对面内水质的余氯含量,从而减少误差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铂电极为盘状的钛基镀铂材料制成,盘状的所述铂电极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钛基镀铂材料进一步减少了铂电极的生产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余氯在线监测系统,通过集成块上设置的台阶面与铜电极上的环形槽卡接,减少安装接口处水的渗漏。

为了实现第二个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余氯传感器的余氯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有集成块,所述集成块包括有检测内腔,所述铜电极和铂电极均位于检测内腔中,所述检测内腔呈三通设置具有进水口、出水口以及用于安装余氯传感器的安装接口,所述安装接口设置有用于抵接铜电极并限位的台阶面,所述底板远离集成电路板一侧对应台阶面设置有卡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槽与台阶面的抵接实现安装接口处的密封,便于使用者将余氯传感器在集成块上拆除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台阶面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接于卡接槽内并与铜电极的第二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面处设置的密封圈进一步提高了铜电极与集成块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减少集成块与铜电极之间的渗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

1、集成电路板通过填充于容纳槽内的密封胶层实与水的隔离,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从底板处延伸,保证了底板远离密封胶层一侧的密封性,避免集成电路板进水而导致的短路,保证余氯传感器能够正常运行;

2、集成电路板套设在第一侧壁上,并通过密封胶层、导电螺栓的进一步固定,保证了集成电路板在使用过程中与铜电极之间的相对稳定性;

3、集成化余氯传感器还可以用于民用自发电智能水龙头中,智能水龙头利用水流流动的动能转化成电能使集成化余氯传感器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铜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一种余氯监测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安装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铜电极;11、底板;111、螺纹孔;12、第一侧壁;13、第二侧壁;14、容纳槽;15、通道;16、卡接槽;2、铂电极;21、镀铂层;22、钛基层;23、铂丝;3、集成电路板;31、第一触点;32、第二触点;33、通孔;4、密封胶层;5、堵头;6、导电螺栓;7、引导柱;8、导线;9、集成块;10、检测内腔;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03、安装接口;104、台阶面;10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易清洗集成化余氯传感器,包括有铂电极2和铜电极1,结合图2和图3所示,铜电极1包括有底板11,底板11上开设在有供铂电极2穿射的通道15,通道 15的周侧延伸有第一侧壁12,底板11的周侧延伸有第二侧壁13,在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之间形成有容纳槽14,容纳槽14内设置有套设于第一侧壁12上的集成电路板3,集成电路板3至少设置有第一触点31和第二触点32,第一触点31与铂电极2连接,第二触点32与铜电极1连接;通道15内穿射有引导柱7,所述铂电极2固定设在在引导柱7的一端,引导柱7远离铂电极2的一侧设置有堵头5,堵头5卡接于通道15内;引导柱7内设置有导线8,铂电极2通过导线8与第一触点31连接;铂电极2为盘状的钛基镀铂材料制成,盘状的所述铂电极2与底板11相对设置;钛基镀铂材料包括有固定设在在引导柱7端部的钛基层22,钛基层22的表面附着有镀铂层21,导线8与镀铂层21连通。

铜电极1上开设有螺纹孔111,螺纹孔111内螺纹连接有导电螺栓6,集成电路板3上开设有供导电螺栓6穿射的通孔33,第二触点32设置在通孔33处并与导电螺栓6接触。

如图2所示,容纳槽14内还填充用于固定集成电路板3的密封胶层4,通过填充于容纳槽14内的密封胶层4实现与水的隔离;为了避免水沿引导柱7渗透的水分影响密封胶层 4的稳定,第一侧壁12的高度大于第二侧壁13的高度。

具体实施过程:

集成电路板3通过填充于容纳槽14内的密封胶层4实现与水的隔离,第一侧壁12与第二侧壁13均从底板11处延伸且第一侧壁12高于第二侧壁13,实现了底板11远离密封胶层4一侧的密封性,从而保证集成电路板3能够在容纳槽14内正常运行;

套设在第一侧壁12上的集成电路板3通过导电螺栓6与铜电极1固定,导电螺栓6螺纹连接于铜电极1上,第二触点32通过导电螺栓6与铜电极1连接;导电螺栓6与铜电极 1充分接触,且通过导电螺栓6的螺帽与集成电路板3抵接固定并通过导电螺栓6与第二触点32连接,使集成电路板3接收到电信号,通过密封胶层4实现进一步的固定,保证了集成电路板3在使用过程中与铜电极1之间的相对稳定性,降低余氯传感器在更换、清洗时的难度。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铂电极2为铂丝23呈涡状设在所述引导柱7的端部,涡状的所述铂电极2与所述底板11相对设置。

铂丝23弯折形成涡状的铂电极2,减少了铂的使用量,降低了铂电极2的成本,同时,涡状的铂电极2与底板11相对设置,保证余氯传感器检测的是与铂电极2相对面内水质的余氯含量,从而减少误差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例3:

如图5和图6所示,一种具有余氯传感器的余氯在线监测系统,包括有集成块9,集成块9包括有用于安装余氯传感器的检测内腔10,铜电极1和铂电极2均位于检测内腔10中,检测内腔10呈三通设置具有进水口101、出水口102以及用于安装余氯传感器的安装接口 103,安装接口103设置有用于抵接铜电极1并限位的台阶面104,结合图2所示,底板11 远离集成电路板3一侧对应台阶面104设置有卡接槽16,在台阶面104处设置有密封圈105,密封圈105卡接于卡接槽16内并与铜电极1的第二侧壁13抵接。

具体实施过程:

使用者将密封圈105置于台阶面104处,通过挤压铜电极1使铜电极1和铂电极2进入检测内腔10中,通过卡接槽16与台阶面104、密封圈105与第二侧壁13的抵接避免安装接口103处水的渗漏。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