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检测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3744发布日期:2018-12-25 21:0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检测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线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线检测夹具。



背景技术:

天线性能的优劣需要通过一系列技术参数来衡量。其中天线的3D场形图以及增益大小皆为评测一款天线所需的重要数据,而这些数据需要通过在电波暗室内的天线测量系统测量而得。天线测量系统包括待测天线、安装待测天线的旋转台以及发射天线。电波暗室测试操作复杂,对天线的测试时间长,效率较低。

专利《一种天线检测平台》(申请号为CN201520002501.3),公开了一种天线检测平台,包括底板、两个用于固定天线的天线支架、底座和滑块,所述底板上开有长方形开口和圆形开口;所述长方形开口长边的内侧面安装导轨,滑块安装在导轨上与其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设有圆柱形凸起,凸起用于与圆形开口间隙配合;滑块和底座上表面分别固定天线支架。其检测过程和原理为:首先将两个标准天线(即质量合格的天线)通过天线馈线连接至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信号端和接收端,将两天线分别安装在天线支架上,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标准天线的增益最大值并做记录;将底座端的天线支架上的标准天线取下换为待测天线;再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若此时增益最大值小于先前记录的最大值则表示这个待测天线不合格需要返工,若大于或等于先前的最大值则认为这个待测天线合格。该实用新型可用不同的高度、角度、距离进行天线测试,满足不同的需求;体积小携带方便不局限于暗室实验室内使用,可在任意地方测试天线,结构简单易制造,提高了检测天线的效率。但是,该天线检测平台的两个天线支架均为活动支架,针对不同的天线检测时可能需要多次定位不同的天线支架,影响了检测效率,多次累积的定位偏差降低了定位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高的天线检测夹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天线检测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一个固定支架和一个活动支架,底座上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长边内设有导轨,固定支架位于导轨的端部外侧,活动支架的下侧设有与导轨匹配的滑块,活动支架通过滑块安装于底座上,活动支架的滑块在导轨内移动从而使活动支架接近或者远离固定支架,活动支架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支架本体、刻度圆盘和移动支脚,支架本体和固定支架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天线的支撑槽,支架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刻度圆盘上端设有与转轴匹配的轴孔,转轴位于轴孔内,转轴旋转使支架本体相对于刻度圆盘旋转,刻度圆盘水平设置并且与移动支脚固定连接,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固定于移动支脚的下侧的左右两端。检测天线时,不需要移动两个支架,只需要调节活动支架的位置和角度即可,使用方便,减少了多次定位天线支架出现的定位偏差。

优选的,导轨内设有若干个沿同一水平线排列的弧形凹槽,滑块的外侧立壁上设有与弧形凹槽匹配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弧形凸起嵌设于弧形凹槽内。弧形凸起能够将活动支架稳定地卡在导轨上,防止活动支架在导轨内自由滑动而降低天线检测的稳定性。弧形凸起为弹性材质,因此当活动支架受到一定的推力后,可以挤压弧形凸起,使其在不同的弧形凹槽内移动。

优选的,转轴包括互相连接并且同轴设置的上轴和下轴,下轴的直径大于上轴的直径,轴孔包括与上轴匹配的上轴孔和与下轴匹配的下轴孔。设置上轴和下轴,可以防止活动支架相对于刻度圆盘上下移动,加强了活动支架与刻度圆盘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的,支架本体上设有一个水平的安装孔,支架本体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天线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穿设于安装孔内的活动杆、分别连接活动杆两端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以及套设于活动杆上的弹簧,第一限位块位于支撑槽内,第二限位块位于支架本体外部,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一限位块和支撑槽的内壁。将天线放置于支撑槽内前,先向外拉第二限位块,使弹簧被压缩,从而支撑槽上方有足够的放置空间,放置好天线后,松开第二限位块,使弹簧恢复至自由状态,第一限位块向右移动夹紧天线。

优选的,第一限位块的立壁上设有向弹簧一侧凹入的第一限位槽,支撑槽的立壁上与第一限位槽镜像地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可更好地限位天线,使天线放置更稳定。

优选的,第二限位块上连接有用于拉动第二限位块的手柄。

优选的,固定支架上也设有安装孔和固定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检测天线时,不需要移动两个支架,只需要调节活动支架的位置和角度即可,使用方便,减少了多次定位天线支架出现的定位偏差,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高。

2、弹性的弧形凸起能够将活动支架稳定地卡在导轨上,防止活动支架在导轨内自由滑动,提高了天线检测的稳定性。

3、支架本体通过上轴和下轴与刻度圆盘连接,可以防止活动支架相对于刻度圆盘上下移动,加强了活动支架与刻度圆盘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4、固定组件可以快速夹紧标准天线和待检测天线,加强了对天线固定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11.矩形孔;12.导轨;121.弧形凹槽;2.固定支架;3.活动支架;31.滑块;311.弧形凸起;32.支架本体;321.支撑槽;3211.第二限位槽;322.安装孔;33.刻度圆盘;34.移动支脚;35.转轴;351.上轴;352.下轴;36.轴孔;361.上轴孔;362.下轴孔;37.固定组件;371.活动杆;372.第一限位块;3721.第一限位槽;373.第二限位块;374.弹簧;375.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天线检测夹具,包括底座1,底座1上设有一个固定支架2和一个活动支架3,底座1上设有矩形孔11,矩形孔11的长边内设有导轨12,固定支架2位于导轨12的端部外侧,活动支架3的下侧设有与导轨12匹配的滑块31,活动支架3通过滑块31安装于底座1上,活动支架3的滑块31在导轨12内移动从而使活动支架3接近或者远离固定支架2,活动支架3还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支架本体32、刻度圆盘33和移动支脚34,支架本体32和固定支架2上均设有用于安装天线的支撑槽321,支架本体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35,刻度圆盘33的上端设有与转轴35匹配的轴孔36,转轴35位于轴孔36内,转轴35旋转使支架本体32相对于刻度圆盘33转动,刻度圆盘33水平设置并且与移动支脚34固定连接,滑块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滑块31固定于移动支脚34的下侧的左右两端。检测天线时,将标准天线安装于固定支架2上,将待检测天线安装于移动支架3的支撑槽321内,按照待检测天线与固定支架2的间距要求调整滑块31在导轨12内的位置,再按照待检测天线的检测角度要求旋转移动支架3上的支架本体32,实现在不同的距离和角度上对进行天线测试。刻度圆盘33上的刻度用于标定支架本体32的旋转角度,类似地,导轨12上方也可以设置刻度以标定移动支架3的移动距离。使用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分别移动两个支架,只需要调节活动支架3的位置和角度即可,使用方便,减少了多次定位天线支架出现的定位偏差。

导轨12内设有若干个沿同一水平线排列的弧形凹槽121,优选弧形凹槽121互相紧密地排列,滑块31的外侧立壁上设有与弧形凹槽121匹配的弧形凸起311,弧形凸起311的材质为弹性材质,弧形凸起311嵌设于弧形凹槽121内。

转轴35包括互相连接并且同轴设置的上轴351和下轴352,下轴352的直径大于上轴351的直径,轴孔36包括与上轴351匹配的上轴孔361和与下轴352匹配的下轴孔362。

支架本体32上设有一个水平的安装孔322,支架本体32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天线的固定组件37,固定组件37包括穿设于安装孔322内的活动杆371、分别位于活动杆371两端的第一限位块372和第二限位块373、以及套设于活动杆上的弹簧374,第一限位块372位于支撑槽321内,第二限位块373位于支架本体32外部,弹簧374的两端分别抵住第一限位块372和支撑槽321的内壁。

第一限位块372的立壁上设有向弹簧374一侧凹入的弧形的第一限位槽3721,支撑槽321的立壁上与第一限位槽3721镜像地设有第二限位槽3211,第一限位槽3721和第二限位槽3211可使天线放置更稳定。

第二限位块373上连接有用于拉动第二限位块373的手柄375。

固定支架2上也设有安装孔322和固定组件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