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4118发布日期:2018-11-30 20:1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命科学实验研究用具领域,具体属于动物实验器材设计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大鼠及小鼠的全脑切片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



背景技术:

在生命科学实验研究中,实验动物的脑组织切片是进行脑形态结构、生理和病理研究的重要步骤。近年来,随着实验精准度要求的不断提升,进行脑组织切片时对于模具的精密与便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大小鼠脑切片模具是最常用的脑切片模具之一。目前国内外用于大鼠和小鼠的脑切片模具的结构是在一金属块(材质为不锈钢材料)上加工出一个与大鼠或小鼠全脑腹面形状略为近似的凹陷部,并自金属块的上表面垂直向下、沿纵向或横向切割出多条等距的、深度稍低于凹陷部最低处的切刀导向槽,若切刀导向槽是沿横向分布,则金属块还设一条与脑的左右半球的中线重合的、相同深度的切刀导向槽,以能将脑的左右半球切开。

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切片时刀片匹配模具刀片导向槽时,容易出现双侧刀片导向槽较难匹配成功或不匹配的现象,可能导致实验人员切片不均匀;并且由于放全脑的凹槽过浅,脑标本突出于模具表面导致在匹配刀片时易损伤脑标本,此外低温冷冻标本由于过多暴露于空气中会导致标本升温迅速,为切片造成困难;切片后脑切片取出过程中易变形甚至受损,导致实验结果不美观甚至破坏脑切片结构影响实验结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包括整体加深的模具,模具切片单元,内置的旋转固定轴与旋转调节轴;加深的模具上缘以及不同颜色区分有助于准确匹配刀片导向槽,并在完成脑切片后通过旋转可切断的模具切片单元完成脑片获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包括多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一个旋转固定轴5及一个旋转调节轴6。

所述的每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多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横向串联后凹陷区形成标本存放槽2。所述的每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的侧面位于标本最低处的水平面下方设置刀片导向槽3,且每个刀片导向槽3上水平面以下对应位置均设有两个圆孔,分别为旋转固定轴孔7、旋转调节轴孔8,当所有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横向串联后刀片导向槽3上的圆孔形成两个圆形通道,分别用于穿过旋转固定轴5、旋转调节轴6并通过螺母旋紧,使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接触面之间不留缝隙。多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横向串联后与旋转固定轴5、旋转调节轴6组合成一个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

所述的相邻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的顶面采用不同颜色的层面色彩分隔9加以区分,同一层面的刀片导向槽3颜色相同,以颜色为指示,以高度作保障使其刀片匹配时不容易失误。

所述的每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的厚度均为1.0mm,高度上设有加高部分4,高于市面上常规脑切片模具,使标本存放槽2位于模具更深处,在其放入标本后还有剩余模具边缘用于刀片导向槽3的匹配。

所述的刀片导向槽3厚度适用于市面上大小鼠脑模具切片刀片,厚度不超过0.33mm。

所述的旋转固定轴5在整个模具中起固定作用(在实验过程中不可调节或抽出);所述的旋转调节轴6能够抽出,其轴体上标记刻度,最小刻度为1mm,在脑切片完成后根据刻度抽出一定长度,并将所需部分所在的模具切片单元1向上旋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采用整体加高加深的结构有助于标本温度的保持使切割更加便利,有效的减少由于刀片导向槽匹配错误造成的标本薄厚不均,形状大小有差异等问题;(2)应用模具顶端的颜色分隔,在进行标本切片时迅速匹配模具双侧刀片导向槽,避免刀片导向槽层面匹配失误造成标本薄厚不均匀,同时节约了操作时间,避免长时间操作造成的标本解冻;(3)切片完成后,根据刻度指示旋转调节轴,将带有脑切片的模具纵向切片单元旋出,使脑片取出更加的便利,同时减少了镊子伸入模具中夹取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整体示意图;

图2为模具纵向切片单元示意图;

图3(a)为模具旋转固定轴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模具旋转调节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具纵向切片旋出示意图;

图中:1模具纵向切片单元;2标本存放槽;3刀片导向槽;4加高部分;5旋转固定轴;6旋转调节轴;7旋转固定轴孔;8旋转调节轴孔;9层面色彩分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包括多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一个旋转固定轴5及一个旋转调节轴6。

所述的每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的上端面向下凹陷,多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横向串联后凹陷区形成标本存放槽2。所述的每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位于标本最低处的水平面下方设置刀片导向槽3,且每个刀片导向槽3上对应位置均设有旋转固定轴孔7、旋转调节轴孔8,用于穿过旋转固定轴5、旋转调节轴6并通过螺母旋紧,使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接触面之间不留缝隙。所述的相邻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的顶面采用不同颜色的层面色彩分隔9加以区分,同一层面的刀片导向槽3颜色相同。所述的每个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的厚度均为1.0mm,高度上设有加高部分4,高度超出市面上常规脑切片模具1cm。

所述的旋转固定轴5在整个模具中起固定作用(在实验过程中不可调节或抽出);所述的旋转调节轴6能够抽出,其轴体上标记刻度,最小刻度为1mm,在脑切片完成后根据刻度抽出一定长度,并将所需部分所在的模具切片单元1向上旋出。

本实用新型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装置整体参数为:

间距规格:长*宽*高=45*28*34(mm),刀片导向槽宽度3为0.33mm,每个槽间隙为1mm,刀片导向槽3宽度适用于市面上大小鼠脑模具切片刀片。

一种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的使用过程为:

(1)组装多个模具纵向单元1:按模具标本存放槽3的连续性有序的将模具纵行切片单元1并列排列,在模具纵行切片单元1内旋转固定轴孔7叠加后构成的通道内穿入旋转固定轴5,并用螺母旋紧后,再旋转调节孔内穿入旋转调节轴6,将旋转调节轴6用螺母旋紧,旋转单元复合式脑切片模具组装完毕,准备切片。

(2)利用模具进行脑切片:通过模具顶端的层面色彩分隔9以及加高部分4校准刀片切入模具两侧刀片导向槽3,刀片垂直切落直至刀片导向槽3底部,将刀片从刀片导向槽3一侧抽出,完成一次脑片切割。

(3)脑切片的取出:将模具下方的旋转调节轴旋出指定厚度,将指定厚度的带有标本的模具纵向切片单元1向外旋出(效果如图4),用镊子夹取脑片,转移,模具归位。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