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样品试验评价用吸附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8813发布日期:2019-02-22 22:37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催化剂样品试验评价用吸附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剂样品试验评价用吸附阱。



背景技术:

在气固相反应中需要用吸附阱捕集催化剂样品的挥发物或涂层脱落物,例如水热老化试验过程中的催化剂或其它样品的挥发物和PM排放物捕集。现有技术吸附阱常采用不锈钢材料,设计为盖和身分体式,两端端面均为焊接的不锈钢筛网,盖和身靠螺纹拧紧。这种装置存在很多缺陷:

(1)采用不锈钢材质,不锈钢筛网相比石英滤眼不能长时间耐受过高温度,筛网容易变形损坏。

(2)吸附阱为盖和身分体式,吸附阱装满后,需要拧紧盖子,由于吸附剂粒径较大,因此盖子比较难拧紧,为了拧上盖子,吸附剂又很难完全填满,反应器横放时,吸附阱内吸附剂沉积到下层,上层会露出空间,则可能导致气流中的挥发物未经吸附阱吸附直接从上层空间排出,影响挥发物的捕集效果。

(3)吸附阱为固定长度,所以吸附剂的体积为固定量,不便于自由调整吸附剂用量。

(4)取样方式为让吸附阱从反应管中滑落,为了保证试验结束后,吸附阱可以取出,无法在不锈钢吸附阱与反应器管之间放置石英棉等垫层,这样会有部分气流直接从吸附阱和反应器管中间的缝隙通过,而未经过吸附剂的吸附,影响挥发物的捕集效果。

(5)不锈钢吸附阱材质硬度比石英高,不适用于安装在石英反应器管中,取样装样的过程中有划破石英反应器管的风险,不锈钢吸附阱不透明,不便于在试验过程中目测到挥发物的吸附情况。

(6)吸附阱入口为金属筛网,其壳体亦为不锈钢材质,存在与反应气发生水热理化反应的风险,可能导致白色吸附剂变色,影响以吸附剂变色情况作为挥发物捕集量的目测判断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催化剂样品试验评价用吸附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催化剂样品试验评价用吸附阱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滤孔,壳体开口端设置有样品固定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内腔的吸附剂颗粒和/或滤膜,所述滤孔的孔径小于吸附剂颗粒的粒径。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石英材质。

优选的,所述样品固定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壳体侧壁上的多个安装孔,贯穿相对2个安装孔设置有固定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铁丝或钢丝。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石英棒。

优选的,穿过所述滤孔设有取样拉手。

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圆筒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吸附阱选用石英材质,耐高温,可以进行高温测试。

(2)吸附阱壳体为入口敞开的一体式设计,放入吸附剂颗粒后,上端口靠整体式催化剂样品封口,再用细铁丝或石英棒穿过壳体两侧安装孔固定住样品,确保将吸附阱装入反应器管中时不松动,吸附剂颗粒填充状态保持紧致,确保气流全部通过吸附剂颗粒,保证捕集效果。

(3)吸附阱为入口敞开的一体式设计,吸附剂填充量可根据试验需求自由调节。

(4)取样方式为用细铁丝或细钢丝拉出反应器管,吸附阱上端口外可包裹一层石英棉,以保证吸附阱与反应器管之间无缝隙,无反应气通过,全部反应气均先通过催化剂样品,再通过吸附剂颗粒。

(5)石英吸附阱可适用于石英反应器管中。石英为透明材质,便于在试验过程中目测到挥发物的吸附情况。

(6)吸附阱为石英材质,不存在与反应气发生水热理化反应的风险,不会导致白色吸附剂变色,不影响以吸附剂变色情况作为挥发物捕集量的目测判断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固定件;3、吸附剂颗粒;4、滤膜;5、安装孔;6、滤孔;7、催化剂样品;8、取样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顶部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滤孔6,壳体1开口端设置有样品固定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腔的吸附剂颗粒3和/或滤膜4,所述滤孔6的孔径小于吸附剂颗粒3的粒径。

其中,壳体1可以选用圆筒状,也可选用截面为圆形或方形的其他结构。

本装置适用于在气固相反应中用于捕集催化剂样品的挥发物或涂层脱落物,例如水热老化试验过程中的催化剂或其它样品的挥发物和PM排放物捕集,实际中应用的例子有:钒基选择性催化还原(V-SCR)催化剂中的挥发物五氧化二钒(V2O5)、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催化剂的涂层脱落物、三元催化剂(TWC)的涂层脱落物。

实施例1:

请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吸附阱为石英材质,可耐1200℃高温,壳体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壳体1底部均匀开设有多个滤孔6,样品固定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壳体1侧壁上的2个安装孔5,安装孔5靠近开口端,贯穿相对2个安装孔5内设置有铁丝,铁丝用于固定催化剂样品。壳体1内腔设有吸附剂颗粒,所述滤孔6的孔径略小于吸附剂颗粒3的粒径。

本实施例中的吸附阱用于在气固相反应中捕集催化剂样品的挥发物,使用时将催化剂样品7放置到壳体1内的空腔中,催化剂样品7位于吸附剂颗粒3的上方,通过铁丝将催化剂样品进行固定,气固相试验中由壳体1的开口端进气,通过壳体1底部的滤孔6出气,吸附剂颗粒3可在试验过程中捕集催化剂样品7产生的挥发物。

细铁丝的长度可以一直延伸到石英反应器管出口处,便于试验结束后,从石英反应器管出口端拉住两端铁丝向外拉出吸附阱,用于取出阱中的样品、吸附剂和滤膜,更换新材料进行下一次试验。

实施例2:

请参见图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壳体1内腔中未设吸附剂颗粒3,而是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一层滤膜4。

本实施例中的吸附阱用于在气固相反应中捕集催化剂样品的涂层脱落物,使用时将催化剂样品7放置到壳体1内的空腔中,催化剂样品7位于滤膜4的上方,通过铁丝将催化剂样品进行固定,气固相试验中由壳体1的开口端进气,通过壳体1底部的滤孔6出气,滤膜4可在试验过程中捕集催化剂样品7产生的涂层脱落物。

实施例3:

请参见图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由壳体1的底部依次设置有滤膜4和吸附剂颗粒3。

本实施例中的吸附阱用于在气固相反应中同时捕集催化剂样品产生的挥发物和涂层脱落物,使用时将催化剂样品7放置到壳体1内的空腔中,催化剂样品7位于滤膜4及吸附剂颗粒3的上方,通过铁丝将催化剂样品进行固定,气固相试验中由壳体1的开口端进气,通过壳体1底部的滤孔6出气,滤膜4可在试验过程中捕集催化剂样品7产生的涂层脱落物,催化剂小球3可捕集催化剂样品7产生的挥发物。

实施例4:

请参见图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石英棒穿过壳体1侧壁上的2个安装孔5,代替细铁丝固定样品。用长细铁丝穿过壳体1底部的位于中间位置的滤孔6,细铁丝的两端应延伸到反应器管的出口处,作为试验结束后拉出样品的取样拉手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