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接触网承力索张力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3141发布日期:2019-03-15 20: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铁路接触网承力索张力在线监测系统,包括张力采集装置、数据中心站和监控终端;所述张力采集装置将现场数据上传至所述数据中心站,所述数据中心站对现场数据进行处理与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发送至所述监控终端;所述张力采集装置与所述数据中心站连接,所述数据中心站与所述监控终端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张力采集装置安装于接触网承力索上,所述张力采集装置包括旁压式张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模块、电源模块和装置结构外壳;所述旁压式张力传感器夹紧承力索,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包括变送器、单片机、电源开关电路和GPRS无线通信模块,且电路相连通;所述旁压式张力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变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正极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电源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正极电源输出端与所述旁压式张力传感器的正极电源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电路的开关控制端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所述装置结构外壳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旁压式张力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固定在所述装置结构外壳的腔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接触网承力索张力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结构外壳包括腔体上盖,腔体下壳,螺栓;所述腔体上盖为底部开口的三棱柱型结构,所述腔体上盖底部开口处向内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腔体上盖中部两个矩形凹槽内嵌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腔体下壳为上部开口的半圆型结构,所述腔体下壳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第二连接部;所述腔体上盖与所述腔体下壳中心开设有可穿过承力索的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螺纹孔将所述腔体上盖与所述腔体下壳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接触网承力索张力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上盖包括上盖盖板和腔体上盖本体,所述上盖盖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地与所述腔体上盖本体螺纹连接;所述腔体下壳包括下壳盖板和腔体下壳本体,所述下壳盖板通过螺钉可拆卸地与所述腔体下壳本体螺纹连接;所述腔体上盖本体设有嵌入太阳能电池板两个矩形凹槽,所述腔体上盖本体包括压条,所述压条将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在矩形凹槽内,所述压条底部与所述腔体上盖本体矩形凹槽内设有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压条通过螺钉可拆卸地与所述腔体上盖本体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铁路接触网承力索张力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旁压式张力传感器包括夹紧部、结构本体和测量元件,所述夹紧部与所述结构本体可拆卸地螺纹连接;所述结构本体开设有接触网承力索通过的弧形导槽,所述夹紧部夹紧接触网承力索并使其接触结构本体的弧形导槽表面,所述测量元件感应接触网承力索的张力变化并经过电路转换后输出电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铁路接触网承力索张力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充电模块和锂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充电模块电连接,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铁路接触网承力索张力在线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通过所述GPRS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数据中心站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数据中心站通过Internet与所述监控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所述监控终端控制所述单片机的工作模式,所述监控终端可对所述单片机进行远程系统升级。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