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更换组织脱水机试剂桶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4043发布日期:2019-03-02 02:54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更换组织脱水机试剂桶的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更换组织脱水机试剂桶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组织脱水处理是进行病理制片分析的重要环节,组织脱水的过程使用的福尔马林、酒精和二甲苯等试剂具有较高的挥发性且具有一定的污染性。组织脱水机可较好的自动完成复杂的组织脱水过程,在医院及科研机构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使用。组织脱水机中存储的试剂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定期更换,因试剂的高挥发性等特点,所以组织脱水机与试剂桶的接口结构需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且能平衡在进出液过程中试剂桶内的压力,以及方便试剂桶的快速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快速更换组织脱水机试剂桶的密封结构,密封性好,能克服组织脱水机与试剂桶的接口结构容易泄露挥发性试剂的不足,提高了试剂桶更换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快速更换组织脱水机试剂桶的密封结构,包括试剂桶,在试剂桶桶口上螺纹密封连接一上下贯通的密封盖,密封盖的底端开口伸入试剂桶内并与一试剂桶导液管相连,试剂桶导液管底端伸入试剂桶底部设置;在密封盖顶端活动密封连接一上下贯通的密封头,在密封头顶端可拆卸连接一换桶拉手,所述换桶拉手包括一上、下贯通设置的筒体,在筒体外侧壁上设有一拉手,在筒体内侧壁上设有一隔板,筒体底部与密封头顶部螺纹配合相连,在筒体顶部螺纹配合连接一直线轴承,在直线轴承外侧滑动套设一顶端封闭的导套,在导套和筒体之间设有一弹簧,弹簧顶端与导套内顶壁固连,弹簧底端与筒体的隔板顶端固连;在隔板下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一开口,在所述开口位置的筒体上连接一导气管;在密封头内插设一导液管,导液管的顶端穿过设于隔板上的通孔后穿出导套顶端面设置;在密封头底部侧壁上设有第一导气孔,在密封盖侧壁上设有第二导气孔,试剂桶内、外部气体经第一导气孔、第二导气孔和导气管导通;在密封盖与密封头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圈。

在密封盖顶部设有一柱状空腔,在柱状空腔底端固连一漏斗状空腔,在漏斗状空腔底端固连一与试剂桶导液管顶端密封相连的连接头部;在漏斗状空腔和连接头部外侧的密封头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头经内螺纹与试剂桶桶口的外螺纹配合相连;所述密封头在弹簧张力作用下与所述密封盖密封抵接配合。

在密封头顶部设有一外侧壁与所述柱状空腔顶端抵接的环状空腔部,在环状空腔部底端固连一漏斗连接部,在漏斗连接部底端设有与密封盖的连接头部密封配合的连接塞,所述导液管底部插入连接塞内设置;所述换桶拉手的筒体底部与密封头环状空腔部内侧壁螺纹配合相连。

所述第一导气孔设于密封头的漏斗连接部侧壁上;所述第二导气孔设于密封盖的漏斗状空腔位置的侧壁上;漏斗连接部的侧壁倾斜角度小于密封盖的漏斗状空腔对应的侧壁倾斜角度。

第一导气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导气孔均匀布设于所述密封头的漏斗连接部的侧壁上;第二导气孔的数量至少为1个。

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设于密封盖连接头部内侧壁与密封头连接塞外侧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密封头与密封盖通过O型密封圈配合,能够实现较好的密封效果。

2、密封盖采用整体的锥形结构有利于密封头的自动找正,在更换试剂桶时允许试剂桶放置有一定的位置误差,便于快速更换。

3、导套与直线轴承的相对运用,保证弹簧在压缩或伸展过程中密封头始终能够在竖直方向运动,有利于提升换桶拉手在上下运动时的顺畅度。

4、试剂桶内设置试剂桶导液管,可以充分吸取试剂桶内的试剂,提高试剂利用率。

5、密封盖与密封头设有气体交换口--导气孔,气体通过第一、第二导气孔进入导气管,实现试剂桶内的气压平衡,有利于试剂的进出,且无挥发性气体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换桶拉手下放时密封头与密封盖接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桶拉手抬起时密封头与密封盖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密封盖的结构图;

图4密封头的结构图;

图5换桶拉手的结构图。

图中,1试剂桶,2密封盖,3试剂桶导液管,4密封头,5换桶拉手,6筒体,7拉手,8隔板,9直线轴承,10导套,11弹簧,12开口,13导气管,14导液管,15通孔,16第一导气孔,17第二导气孔,18密封圈,19柱状空腔,20漏斗状空腔,21连接头部,22环状空腔部,23漏斗连接部,24连接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该快速更换组织脱水机试剂桶的密封结构包括试剂桶1,在试剂桶桶口上螺纹密封连接一上下贯通的密封盖2,密封盖2的底端开口伸入试剂桶内并与一试剂桶导液管3相连,试剂桶导液管3底端伸入试剂桶1底部设置;在密封盖2顶端活动密封连接一上下贯通的密封头4,在密封头4顶端可拆卸连接一换桶拉手5,所述换桶拉手5包括一上、下贯通设置的筒体6,在筒体外侧壁上设有一拉手7,在筒体6内侧壁上设有一隔板8,筒体底部与密封头顶部螺纹配合相连,在筒体6顶部螺纹配合连接一直线轴承9,在直线轴承外侧滑动套设一顶端封闭的导套10,在导套和筒体之间设有一弹簧11,弹簧顶端与导套内顶壁固连,弹簧底端与筒体的隔板顶端固连;在隔板8下方的筒体侧壁上设有一开口12,在所述开口位置的筒体上连接一导气管13;在密封头内固定插设一导液管14,导液管的顶端穿过设于隔板8上的通孔15后穿出导套顶端面设置;在密封头底部侧壁上设有第一导气孔16,在密封盖侧壁上设有第二导气孔17,试剂桶内、外部气体经第一导气孔、第二导气孔和导气管导通;在密封盖与密封头底部之间设有密封圈18。

在密封盖2顶部设有一柱状空腔19,在柱状空腔底端固连一漏斗状空腔20,在漏斗状空腔底端固连一与试剂桶导液管顶端密封相连的连接头部21;在漏斗状空腔和连接头部外侧的密封头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密封头经内螺纹与试剂桶桶口的外螺纹配合相连;所述密封头4在弹簧11张力作用下与所述密封盖2密封抵接配合。

在密封头4顶部设有一外侧壁与所述柱状空腔19顶端抵接的环状空腔部22,在环状空腔部22底端固连一漏斗连接部23,在漏斗连接部23底端设有与密封盖的连接头部密封配合的连接塞24,连接塞24上下贯通,所述导液管底部插入连接塞内设置;所述换桶拉手5的筒体6底部与密封头4环状空腔部内侧壁螺纹配合相连。

所述第一导气孔16设于密封头的漏斗连接部侧壁上;所述第二导气孔17设于密封盖的漏斗状空腔位置的侧壁上;漏斗连接部23的侧壁倾斜角度小于密封盖的漏斗状空腔20位置侧壁倾斜角度,这一设计使漏斗连接部23和漏斗状空腔20之间留有空隙,方便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的导通。

第一导气孔1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导气孔均匀布设于所述密封头4的漏斗连接部23的侧壁上;第二导气孔17的数量至少为1个。

所述密封圈18为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设于密封盖连接头部内侧壁与密封头连接塞外侧壁之间。

该快速更换组织脱水机试剂桶的密封结构中的导液管顶端与组织脱水机的加排液管路系统相连,组织脱水机的加排液管路系统通过与导液管和试剂桶导液管相连的密封结构实现试剂的使用以及试剂桶的快速更换。在与试剂桶1连接使用时,弹簧11处于相对展开状态,密封头4和密封盖2处于密封配合状态,由于第一导气孔16、第二导气孔17和导气管13经隔板8下方的筒体与密封头柱状空腔围成的内腔连通,能够实现容积腔的联通、完成试剂桶气体与导气管气体的导通循环。在需要进行试剂桶更换时,新的试剂桶桶口上先螺纹连接上述密封盖结构,便于更换使用;此时向上抬起拉手7,筒体6带动直线轴承9沿导套10向上运动,弹簧11压缩,密封头4和需要进行更换的试剂桶上的密封盖4分离,密封头带着插入其内的导液管离开需要进行更换的试剂桶的密封盖,及时替换已经螺纹连接了新密封盖的新试剂桶即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