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91736发布日期:2018-12-18 20:4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变电站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 。



背景技术:

变电站运行人员每月不少于2次对全站设备(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和二次回路)进行全面巡视。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时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一般保护及自动化设备的极限运行温度为-10~+50℃,正常运行温度为0~40℃,最佳运行温度为20~25℃。温度长期过高或过低,对二次设备运行寿命及健康状况有较大影响。当前对二次回路温度巡检,主要是通过红外装置对端子排测温,程序繁琐并且不能逐步到位。二次端子数量巨大,不同回路的端子相距较近,工作人员的操作频繁,目前仅有二次端子普通安全扣,不能大范围使用,并且在使用方面不能涵盖大部分的电流、电压端子。而且在工作中存在误碰非测试回路二次端子的安全隐患,因而对裸露端子做相应的安全措施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变电站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所述端子安全扣为感温凤凰双堵端子扣,所述感温凤凰双堵端子扣由开口环和连接端子制成一体结构,所述开口环类似挂钩形,所述连接端子设有名片槽和堵头,所述开口环悬挂连接在导线上,所述名片槽内设有二次回路标号,所述堵头与二次端子卡扣连接,所述感温凤凰双堵端子扣由感温材料制成 ,所述感温凤凰双堵端子扣总长度为115.23mm。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环外径为12mm,内径为6mm。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子长度为60mm,所述名片槽长度为58mm。

进一步的,所述堵头数目为2个。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子宽度为2.5mm,所述名片槽宽度为1.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电站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可根据二次设备环境的要求,正常运行温度为浅红色和浅黄色,极限运行温度50℃时为酒红色和强黄色。便于运行人员快速巡视设备,及时发现过热的二次回路,防止事故发生、扩大。

2、该变电站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一对一紧贴式无缝覆盖,使二次端子与外界隔绝,防尘,且让工作人员无法碰楚这些敏感的回路,降低继电保护事故;

3、该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具有鲜明的色彩,警示工作人员在这里要更加注意,消除了潜在安全的隐患;

4、该感温二次端子安全扣设计有开口环和名片槽,开口环可以悬挂与导线上,名片槽可以书写二次回路标号,并与相邻端子进行区分,便于工作人员查线,使用方便,省时省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侧视图;

图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变电站二次端子感温端子安全扣,所述端子安全扣为感温凤凰双堵端子扣,所述感温凤凰双堵端子扣由开口环1和连接端子2制成一体结构,所述开口环1类似挂钩形,其中所述开口环挂钩形的底部半圆形外径为12mm,内径为6mm。所述连接端子设有名片槽3和堵头4,所述堵头的数目为2个, 所述连接端子长度为60mm,宽度为2.5mm,高度为5.67mm,所述开口环1悬挂连接在导线上,所述名片槽3内设有二次回路标号,其中:名片槽3内可以书写二次回路标号,并与相邻端子进行区分,便于工作人员查线,所述名片槽长度为58mm,高度为3.67mm,宽度为1.5mm。所述堵头4与二次端子卡扣连接一起。

所述感温凤凰双堵端子扣由感温材料制成 , 正常运行温度为浅红色和浅黄色,极限运行温度50℃时为酒红色和强黄色。所述感温凤凰双堵端子扣总长度为115.23mm。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实施例2是另一种感温端子安全扣,即感温凤凰单堵端子扣,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2的堵头5的数目为1个。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实施例3是又一种感温端子安全扣,即感温电流电压端子扣,实施例3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实施例3中堵头6的结构与形状。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感温电流电压端子扣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