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承重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2739发布日期:2019-04-20 02:5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桥梁承重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桥梁承重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桥梁承重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

1、路基工程:路基是用土或石料修筑而成的线形结构物。它承受着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路面重力,以及由路面传递而来的行车荷载,是整个公路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路基主要包括路基体、边坡、边沟及其它附属设施等几个部分。

2、路面工程:路面是用各种筑路材料或混合料分层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供汽车行驶的层状构造物。其作用是保证汽车在道路上能全天候、稳定、高速、舒适、安全和经济地运行。

路面通常由路面体、路肩、路缘石及中央分隔带等组成。其中路面体在横向又可分为行车道、人行道及路缘带。路面体按结构层次自上而下可分为面层、基层、垫层或联结层等。

3、桥隧工程:桥隧工程是高等级公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桥梁、涵洞、通道和隧道等。

4、高速公路:公路隧道工程是山地高速公路的明智选择。经过不断改进的隧道施工设施,使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快,克服不良地质现象能力强,若与明挖路堑工程或绕线傍山的切方工程比较,隧道工程有利于景观开发,环境污染少,绝对工程数量少,施工进度受自然气候干扰少,建成通车后养护工程费用少等,可取得工程费省和社会效益好的效果。

铺设结束的道路桥梁,就需要对承重梁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检测装置还存在着由于检测装置无法稳定固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检测承重梁是否存有空心和无法检测承重梁的弯曲度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道路桥梁承重梁检测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桥梁承重梁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着由于检测装置无法稳定固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检测承重梁是否存有空心和无法检测承重梁的弯曲度的问题。一种道路桥梁承重梁检测装置,包括旋转轴,旋转梁,圆柱滚子轴承,回型架,挂环,支撑座,固定螺母,微调螺杆,旋转柄,轴承,固定板,不锈钢弹簧,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快速固定稳固收线轮结构和承重梁弯度检测片结构,所述的旋转轴贯穿旋转梁的内侧中间位置连接圆柱滚子轴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镶嵌在回型架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挂环焊接在回型架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座纵向上部螺栓安装在回型架的右下部;所述的固定螺母镶嵌在支撑座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微调螺杆横向贯穿固定螺母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微调螺杆一端连接旋转柄的内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轴承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镶嵌在旋转梁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固定板纵向下部螺栓安装在回型架的右上部;所述的不锈钢弹簧一端螺栓连接固定板的左上部,另一端连接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所述的快速固定稳固收线轮结构安装在回型架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承重梁弯度检测片结构设置在旋转梁的下端;所述的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包括不锈钢头,锤头,支撑衬杆,固定管,固定座和拉手,所述的不锈钢头的右端和锤头的左端一体化设置;所述的支撑衬杆纵向上端螺纹连接锤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衬杆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固定管纵向下端轴接固定座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拉手螺钉连接在支撑衬杆的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旋转轴的前端和旋转梁的内侧中间位置焊接设置;所述的旋转轴的后端外壁和圆柱滚子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微调螺杆和固定螺母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微调螺杆的右端和旋转柄之间键连接设置;所述的微调螺杆的左端外壁和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不锈钢头具体采用不锈钢半球形头;所述的锤头具体采用单圆头不锈钢头。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套接在旋转梁上端;所述的固定座和旋转梁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不锈钢弹簧的左端螺栓连接支撑衬杆的右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拉手具体采用外表面套接有防滑橡胶套的U型不锈钢杆。

优选的,所述的承重梁弯度检测片结构包括固定套管,支撑杆,衔接杆,弯曲度检测片,U型检测座,移动杆和弯曲度检测杆,所述的固定套管分别套接在支撑杆的外壁上下两部;所述的衔接杆分别横向右端焊接在固定套管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弯曲度检测片纵向右上部螺钉连接上部设置的衔接杆的左端,所述的弯曲度检测片纵向右下部螺钉连接下部设置的衔接杆的左端,所述的U型检测座的上部水平段螺栓连接支撑杆的右侧中上部,所述的U型检测座的下部水平段螺栓连接支撑杆的右侧中下部,所述的移动杆横向活动贯穿支撑杆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杆一端螺栓连接弯曲度检测片的右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弯曲度检测杆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弯曲度检测杆纵向置于U型检测座的上下两个水平段之间的前部。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套管和支撑杆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U型检测座的上下两个水平段正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刻画有测量单位为厘米的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杆的上端和旋转梁的下端螺栓螺母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弯曲度检测片采用厚度为十厘米至十五厘米的不锈钢片。

优选的,所述的快速固定稳固收线轮结构包括带挂钩固定绳,缠线轮,轮轴,可调节手轮,U型轮座和调节螺栓,所述的带挂钩固定绳的固定绳缠绕在缠线轮的外壁上;所述的轮轴一端纵向贯穿U型轮座的上部水平段,另一端穿过缠线轮并贯穿U型轮座的下部水平段;所述的可调节手轮键连接在轮轴的上端;所述的调节螺栓纵向贯穿可调节手轮的内侧右部螺纹连接U型轮座的上部水平段内侧右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带挂钩固定绳的挂钩和挂环挂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挂环具体采用U型不锈钢环。

优选的,所述的缠线轮和轮轴之间键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轮轴和U型轮座之间轴承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U型轮座的垂直段和回型架的左侧螺栓螺母连接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不锈钢头,锤头,支撑衬杆,固定管,固定座和拉手的设置,有利于进行敲击承重梁,可通过不锈钢头与承重梁之间发生的碰撞传出的回声确定承重梁是否存有空心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套管,支撑杆,衔接杆,弯曲度检测片,U型检测座,移动杆和弯曲度检测杆的设置,有利于检测承重梁的弯曲度,可保证承重梁的承重安全。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带挂钩固定绳,缠线轮,轮轴,可调节手轮,U型轮座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稳定固定该装置,可进行抱住承重梁,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轴,旋转梁,圆柱滚子轴承和回型架的设置,有利于微调装置的角度,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挂环的设置,有利于挂接带挂钩固定绳的挂钩,保证固定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撑座,固定螺母,微调螺杆,旋转柄和轴承的设置,有利于微调旋转梁的位置,保证该装置的检测准确性。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固定板和不锈钢弹簧的设置,有利于配合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进行锤击工作,保证对承重梁空心的检测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承重梁弯度检测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快速固定稳固收线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旋转轴;2、旋转梁;3、圆柱滚子轴承;4、回型架;5、挂环;6、支撑座;7、固定螺母;8、微调螺杆;9、旋转柄;10、轴承;11、固定板;12、不锈钢弹簧;13、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131、不锈钢头;132、锤头;133、支撑衬杆;134、固定管;135、固定座;136、拉手;14、快速固定稳固收线轮结构;141、带挂钩固定绳;142、缠线轮;143、轮轴;144、可调节手轮;145、U型轮座; 146、调节螺栓;15、承重梁弯度检测片结构;151、固定套管;152、支撑杆;153、衔接杆;154、弯曲度检测片;155、U型检测座;156、移动杆;157、弯曲度检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桥梁承重梁检测装置,包括旋转轴1,旋转梁2,圆柱滚子轴承3,回型架4,挂环5,支撑座6,固定螺母 7,微调螺杆8,旋转柄9,轴承10,固定板11,不锈钢弹簧12,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13,快速固定稳固收线轮结构14和承重梁弯度检测片结构15,所述的旋转轴1贯穿旋转梁2的内侧中间位置连接圆柱滚子轴承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3镶嵌在回型架4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挂环5焊接在回型架4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座6纵向上部螺栓安装在回型架4的右下部;所述的固定螺母7镶嵌在支撑座6的内侧下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微调螺杆8横向贯穿固定螺母7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微调螺杆8一端连接旋转柄9的内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连接轴承10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轴承10镶嵌在旋转梁2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固定板11纵向下部螺栓安装在回型架4的右上部;所述的不锈钢弹簧12一端螺栓连接固定板11的左上部,另一端连接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13;所述的快速固定稳固收线轮结构14安装在回型架4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承重梁弯度检测片结构15设置在旋转梁2的下端;所述的空心检测自动复位敲击锤结构13包括不锈钢头131,锤头132,支撑衬杆133,固定管134,固定座135和拉手136,所述的不锈钢头131的右端和锤头132的左端一体化设置;所述的支撑衬杆133纵向上端螺纹连接锤头13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衬杆133纵向下端螺纹连接在固定管134的内侧上部;所述的固定管134纵向下端轴接固定座135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拉手136螺钉连接在支撑衬杆133的右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旋转轴1的前端和旋转梁2的内侧中间位置焊接设置;所述的旋转轴1的后端外壁和圆柱滚子轴承3 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微调螺杆8和固定螺母7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微调螺杆8的右端和旋转柄9之间键连接设置;所述的微调螺杆8的左端外壁和轴承10的内圈过盈配合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不锈钢头131具体采用不锈钢半球形头;所述的锤头132具体采用单圆头不锈钢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座135套接在旋转梁2上端;所述的固定座135和旋转梁2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不锈钢弹簧12的左端螺栓连接支撑衬杆133的右侧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拉手136具体采用外表面套接有防滑橡胶套的U型不锈钢杆。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承重梁弯度检测片结构15包括固定套管151,支撑杆152,衔接杆153,弯曲度检测片154,U型检测座155,移动杆156和弯曲度检测杆157,所述的固定套管151分别套接在支撑杆152的外壁上下两部;所述的衔接杆153分别横向右端焊接在固定套管15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弯曲度检测片154纵向右上部螺钉连接上部设置的衔接杆153的左端,所述的弯曲度检测片154纵向右下部螺钉连接下部设置的衔接杆153的左端,所述的U 型检测座155的上部水平段螺栓连接支撑杆152的右侧中上部,所述的U型检测座155的下部水平段螺栓连接支撑杆152的右侧中下部,所述的移动杆156横向活动贯穿支撑杆152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移动杆156一端螺栓连接弯曲度检测片154的右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弯曲度检测杆157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弯曲度检测杆 157纵向置于U型检测座155的上下两个水平段之间的前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套管151和支撑杆152之间螺栓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U型检测座155的上下两个水平段正表面从左到右依次刻画有测量单位为厘米的刻度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杆152的上端和旋转梁2的下端螺栓螺母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弯曲度检测片154采用厚度为十厘米至十五厘米的不锈钢片。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快速固定稳固收线轮结构14包括带挂钩固定绳141,缠线轮142,轮轴143,可调节手轮144,U型轮座145和调节螺栓146,所述的带挂钩固定绳141的固定绳缠绕在缠线轮142的外壁上;所述的轮轴143一端纵向贯穿U型轮座145的上部水平段,另一端穿过缠线轮142并贯穿U型轮座145的下部水平段;所述的可调节手轮144键连接在轮轴143的上端;所述的调节螺栓146纵向贯穿可调节手轮144的内侧右部螺纹连接U型轮座145的上部水平段内侧右部中间位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带挂钩固定绳141的挂钩和挂环 5挂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挂环5具体采用U型不锈钢环。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缠线轮142和轮轴143之间键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轮轴143和U型轮座145之间轴承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U型轮座145的垂直段和回型架 4的左侧螺栓螺母连接设置。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该检测装置时,将回型架4贴在承重梁的一侧合适位置,放松调节螺栓146,将带挂钩固定绳141拉出,绕过承重梁,将带挂钩固定绳141的挂钩挂接在挂环5内部,旋转缠线轮 142,直至缠线轮142绕着轮轴143旋转,以使缠线轮142将带挂钩固定绳141的固定绳收紧,立即将调节螺栓146进行螺纹锁固,拉动拉手136,以使支撑衬杆133带动固定管134在固定座135内部向后移动,随着不锈钢弹簧12不断蓄力,释放拉手136,此时不锈钢弹簧12将支撑衬杆133弹回,此时锤头132被迫带动不锈钢头131动作,对承重梁进行敲击发出响声,若响声过大,证明承重梁内部真空度较大,反之,真空度小;检测承重梁的弯曲度时,可以旋转旋转柄 9,以使微调螺杆8在固定螺母7内部旋转,直至旋转梁2与承重梁平行为止,随即确保弯曲度检测片154与承重梁紧密贴合,此时若承重梁发生弯曲,弯曲度检测片154会带动移动杆156向外移动,迫使弯曲度检测杆157在U型检测座155的上下两部水平段间移动,通过观察U型检测座155的上下两部水平段的刻度线即可确定弯曲度;最后使用完毕,打开带挂钩固定绳141的挂钩,收回带挂钩固定绳141,锁紧调节螺栓146,收纳即可。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