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一氧化碳催化转化装置的乙烯气体浓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2728发布日期:2019-04-20 02:52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一氧化碳催化转化装置的乙烯气体浓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一氧化碳催化转化装置的乙烯气体浓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和手段。乙烯浓度传感器是诸多传感器中很重要的一种传感器。尤其是在煤炭行业,经过多年的探讨和研究,已经把微量乙烯气体做为判别煤自燃的指标型气体。而采用微量乙烯浓度传感器把它设置到煤矿井下各检测、监测地点,进行长时间适时的监测、报警,则是消灭、杜绝煤自燃灾害事故的必要手段。然而,现有的乙烯传感器普遍存在着容易受到一氧化碳气体的干扰这一缺陷。乙烯传感器的传感原件吸收到一氧化碳气体后,也会把一氧化碳当做乙烯来识别,在乙烯气体、一氧化碳气体兼具共存的环境中,乙烯传感器就会产生误测误报的错误,不能真正的发挥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一氧化碳催化转化装置的乙烯气体浓度传感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一氧化碳催化转化装置的乙烯气体浓度传感器,包括乙烯浓度传感器和催化转化罐,所述乙烯浓度传感器顶部具有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所述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的外壳为合金材质,且具有外螺纹,所述催化转化罐上部具有开口,开口内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的外螺纹配合实现乙烯浓度传感器和催化转化罐的固定连接;所述催化转化罐内装有一氧化碳催化剂,所述催化转化罐底部具有气体入口,待检测气体经气体入口进入催化转化罐内部,经一氧化碳催化剂催化后,通过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进行乙烯浓度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与催化转化罐连接处环绕有橡胶密封圈,提高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现有的电化学原理的乙烯传感器配置上一氧化碳催化转化装置之后,使其能够真正地工作在乙烯气体、一氧化碳兼具共存的环境中,催化转化装置把待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转化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气体不会影响干扰乙烯传感原件,从而使其检测、监测值真实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乙烯浓度传感器,2、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3、一氧化碳催化剂, 4、催化转化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具有一氧化碳催化转化装置的乙烯气体浓度传感器,包括乙烯浓度传感器1和催化转化罐4,所述乙烯浓度传感器1顶部具有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2,所述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2的外壳为合金材质,且具有外螺纹,所述催化转化罐4上部具有开口,开口内具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2的外螺纹配合实现乙烯浓度传感器1和催化转化罐4的固定连接;所述催化转化罐4内装有一氧化碳催化剂3,所述催化转化罐4底部具有气体入口,待检测气体经气体入口进入催化转化罐4 内部,经一氧化碳催化剂3催化后,通过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2进行乙烯浓度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2与催化转化罐4连接处环绕有橡胶密封圈,提高密封性能;

具体工作原理:图3所示,是应用在煤矿井下监测煤自燃发展趋势的一种具有一氧化碳催化转化装置的微量乙烯浓度传感器。当残存煤炭或者煤体由自热到高温到自燃的过程中,在达到高温阶段时就会有微量的PPM级的乙烯气体挥发出来,对其进行长时间的、适时的检测、监测、预测预报并及时的采取适当措施,能够把煤自燃灾害重大事故消灭在初始阶段,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在煤矿井下生产作业场所环境中由于多种原因,往往存在着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它会对乙烯气体的检测、监测造成重大干扰。这种新型乙烯浓度传感器具体工作原理为:当兼具共有微量乙烯气体和一氧化碳气体的待测气体扩散或者被吸取进一氧化碳催化转化罐4时,在一氧化碳催化剂3的作用下待测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气体就会被催化转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在进入乙烯浓度传感器1的乙烯浓度传感器检测头2后,而不会使乙烯传感器的传感原件受到影响和干扰,从而使其检测、监测微量乙烯浓度值真实、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