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超薄膜退润湿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2653发布日期:2019-01-02 22:3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聚合物超薄膜退润湿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超薄膜退润湿实验装置,属于新型聚合物纳米薄膜材料黏弹性质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聚合物纳米超薄膜材料黏弹性质的测试技术并不是很多,退润湿的方法最先由Bodiguel 和 Fretigny提出。这个实验是一个概念性的蠕变实验既双轴压缩又单轴拉伸,可以分析得到膜的蠕变柔量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而,因为基质是液体,这个试验存在两个可能的优点。首先,基质表面的高度活动性可以勉强看作是与自由膜与空气间的界面,因此,对自由膜性质可提供一个交替“虚拟-热力学”测量。在直接测量蠕变柔量作为时间和温度函数方面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去研究膜厚度对膜动力学的影响。尽管这个方法看起来不能探讨自由膜,而Bodiguel and Fretigny发现,它提供了一个直接机械探讨膜动力学的方法。第二个优点是,不像支撑膜,任何溶剂可以积聚在硬的基质间,不能收集,便可以扩散到液体基质中。目前,美国的McKenna课题组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国内尚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

在做聚合物纳米超薄膜材料黏弹性质的测试实验中要对聚合物纳米超薄膜进行拍照计算膜面积,还要测量膜的温度,而目前采用的方法是在一上开口的容器中放置液体基质,将聚合物纳米超薄膜放置在液体基质上,在液面下设有温度测量计,在容器下部设有加热元件可对液体基质进行加热。这样的装置液位需要人工调控,不能保证液位相同,对实验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温度测量的位置是在液面以下,所以与液面的实际温度有偏差,也有一定的误差;聚合物纳米超薄膜在液体基质上部漂浮,也不利于拍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聚合物超薄膜退润湿实验装置,采用密闭容器、限位开关及聚合物膜固定针,解决了液位高度不同、温度测量不准确及膜漂移的问题,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合物超薄膜退润湿实验装置,包括一密闭的玻璃容器,该玻璃容器由容器体和盖组成,内部的液体基质浴与储液罐相连,容器体为一上开口的方形体或圆柱体,盖由两层玻璃板组成,中间通热空气;该容器的底部设有可调节温度的加热装置;在容器内的一侧上部设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用来控制容器内的液体基质浴液位;在限位开关的相同液面高度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计相连;容器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在容器底部中心固定有聚合物膜固定针,聚合物膜固定针稍高于限位开关控制的液面;在整个容器的上部正中央设有CCD照相机,在CCD照相机下面设有光源。

进一步地,聚合物膜固定针为一玻璃针。

使用时,因为设有限位开关可以保证液位始终在相同位置,液体基质浴的盖是由两层中空玻璃组成,中间通热空气,目的是保证玻璃上不会结雾,便于照相机拍照。在液体基质浴的液面处设有温度传感器,保证了聚合物膜温度的准确性;聚合物膜固定针保证了聚合物膜不漂移,便于拍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液位限制开关,保证液面稳定,不会对膜尺寸的测量造成误差。聚合物膜悬浮于液面,而测温点设在液面,从而确保此温度即为聚合物膜的实际温度。聚合物膜固定针的使用,可以保证聚合物膜位置固定,便于照相机拍照。液体基质浴由双层中空玻璃组成,内部始终通有热空气,确保玻璃不会结雾,便于观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容器体,2、盖,3、加热装置,4、限位开关,5、温度传感器,6、储液罐,7、聚合物膜,8、CCD照相机,9、光源,10、玻璃板,11、聚合物膜固定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聚合物超薄膜退润湿实验装置,包括一密闭的玻璃容器,该玻璃容器由容器体1和盖2组成,液体基质浴与储液罐6相连,容器体1为一上开口的方形体或圆柱体,盖2由两层玻璃板10组成,中间通热空气;该容器的底部设有可调节温度的加热装置3;在容器内的一侧上部设有限位开关4,限位开关4用来控制容器内的液位;在限位开关4的相同液面高度设有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与温度计相连;容器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3;在容器底部中心固定有聚合物膜固定针11,聚合物膜固定针11稍高于限位开关4控制的液面;在整个容器的上部正中央设有CCD照相机8,在CCD照相机8下面设有光源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