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电器功能测试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5304发布日期:2019-03-30 08:4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用于汽车电器功能测试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装配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电器功能测试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整车零件功能联调测试普遍采用整车测试台架,而单个零件的电器功能测试则普遍采用单个零件台架。其中,主机厂通常采用整车台架,由于涉及零件较多,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测试会出现资源不足,会延缓测试问题的发现、解决,推迟开发进度,且整车台架的体积和质量大,移动困难,只能在固定地点测试。零部件供应商主要采用零件台架,零件台架仅能对单个零件进行测试改进,无法完成与其他零件的交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灵活性高、通用性好、可缩短测试周期和提高测试效率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汽车电器功能测试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包括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安装有底板和位于底板上方的一块以上隔板,各隔板通过可调连接组件以能调节安装高度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框架上。

上述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优选的,所述可调连接组件包括托持隔板的两根以上第一支撑梁,所述主体框架上对应各第一支撑梁均设有两条竖向延伸布置的连接槽,各连接槽中设有在非紧固时能沿连接槽滑动的第一连接螺栓,各第一支撑梁通过对应连接槽中的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固定于主体框架上。

上述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优选的,所述可调连接组件包括托持隔板的两根以上第二支撑梁,所述主体框架上对应各第二支撑梁均设有若干沿竖向间隔布置的孔组,各孔组包括至少两个在主体框架上位于同一高度的连接孔,各第二支撑梁通过穿设在其中一组孔组的连接孔中的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固定于主体框架上。

上述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优选的,所述底板和隔板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零件及过线的通孔。

上述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为由若干纵梁和若干横梁连接而成的U型框架,所述U型框架的底面外侧和两个侧面外侧均贴设有不锈钢网。

上述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优选的,所述纵梁的上端设有尼龙装饰端盖。

上述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优选的,所述U型框架的两侧面之间还连接有一根以上加强连杆。

上述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安装有三个以上行走滚轮。

上述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行走滚轮,至少两个行走滚轮带有自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用于汽车电器功能测试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在主体框架上设置底板和隔板,底板和隔板分别形成一个台面,不仅可用于整车零件功能联合调试,还能用于单个零件的测试,可有效解决整车零件功能联合调试时资源不足的问题,可缩短测试周期,提高效率。并且,隔板能够调节在主体框架上的安装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零件数量和尺寸大小选择隔板数量,以及调节隔板与底板之间、隔板与隔板之间的竖向间距,以满足不同零件的摆放安装空间要求,其使用灵活性高、通用性好。该可调节立体式台架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的优点。该可调节立体式台架适合用作汽车开发初期造车前验证汽车电器件功能及分总成配合的测试台架。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调节立体式台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调节立体式台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调节立体式台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可调节立体式台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主体框架;101、纵梁;102、横梁;2、底板;3、隔板;4、通孔;5、不锈钢网;6、尼龙装饰端盖;7、行走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电器功能测试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包括主体框架1,主体框架1上安装有底板2和位于底板2上方的两块隔板3,各隔板3通过可调连接组件以能调节安装高度的方式安装于主体框架1上。

该可调节立体式台架在主体框架1上设置底板2和隔板3,底板2和隔板3分别形成一个台面,不仅可用于整车零件功能联合调试,还能用于单个零件的测试,可有效解决整车零件功能联合调试时资源不足的问题,可缩短测试周期,提高效率。并且,隔板3能够调节在主体框架1上的安装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零件数量和尺寸大小选择隔板3数量,以及调节隔板3与底板2之间、隔板3与隔板3之间的竖向间距,以满足不同零件的摆放安装空间要求,其使用灵活性高、通用性好。该可调节立体式台架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的优点。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上隔板3的数量可以是一块,也可以是三块以上。

本实施例中,可调连接组件包括托持隔板3的两根以上第一支撑梁,主体框架1上对应各第一支撑梁均设有两条竖向延伸布置的连接槽,各连接槽中设有在非紧固时能沿连接槽滑动的第一连接螺栓,各第一支撑梁通过对应连接槽中的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固定于主体框架1上。通过调整第一支撑梁的安装高度可以改变隔板3高度,调节时,松开第一连接螺栓,使第一连接螺栓沿连接槽滑动调整至所需高度,再紧固第一连接螺栓即可。该可调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单、易于调节操作、连接稳定可靠。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调连接组件也可以是其他形式,例如,可调连接组件包括托持隔板3的两根以上第二支撑梁,主体框架1上对应各第二支撑梁均设有若干沿竖向间隔布置的孔组,各孔组包括至少两个在主体框架1上位于同一高度的连接孔,各第二支撑梁通过穿设在其中一组孔组的连接孔中的第二连接螺栓连接固定于主体框架1上。改变第二连接螺栓穿设安装在其他孔组的连接孔中,即可调节第二支撑梁的高度,进而调节隔板3的安装高度。该可调连接组件可在设计好的几个高度位置设置孔组,便于快速的调节隔板3至所需高度,且其更加易于制作,连接稳固性更好。

本实施例中,底板2和隔板3上均设有若干用于固定零件及过线的通孔4。设置通孔4方便过线和固定零件,还可减轻可调节立体式台架的重量和降低材料成本。优选的,通孔4呈规则排列布置,方便制作,利于提高固定零件和过线后整体整洁性。

本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为由若干纵梁101和若干横梁102连接而成的U型框架,U型框架的底面外侧和两个侧面外侧均贴设有不锈钢网5。不锈钢网5起到围挡作用,能够防止零件掉落,并可用于固定部分质量和体积较小的零件,同时不锈钢网5贴设在U型框架外侧,能够提高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纵梁101的上端设有尼龙装饰端盖6,可有效防止切割面划伤测试、操作人员。优选的,在纵梁101和横梁102还设置有装饰条,可起到防尘、防划伤作用,以及提高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U型框架的两侧面之间还连接有一根以上加强连杆,以提高U型框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加强连杆设置在U型框架底部的下方,使U型框架正面顶端没有阻挡,便于测试人员观测顶层隔板3上安装的零件,特别是有显示功能、存在人机交互的零件,如仪表、收音机等。优选的,加强连杆采用具有凹槽的铝合金异形条,铝合金异形条的凹槽中可布置通讯/电源线,用于连接固定在不锈钢网5上的零件,铝合金异形条的凹槽中填放PVC材质的U形平封槽条,起到防尘作用,并提高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三个以上行走滚轮7,便于根据测试要求将可调节立体式台架移动至合适地点,对测试环境有特殊要求的收音机、音箱等零件测试时,可灵活移动可调节立体式台架至合适的测试地点。

本实施例中,主体框架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行走滚轮7,行走滚轮7采用万向轮,其中两个行走滚轮7带有自锁装置,防止可调节立体式台架使用和存放时发生位移。

本实施例中,隔板3、不锈钢网5和横梁102均为导电材料之间,可使电源负极与可调节立体式台架连接,零件负极线直接搭接在隔板3或不锈钢网5上,利于降低布线难度,减少线束用量。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立体式台架对某款汽车信息娱乐系统进行测试时,可采用如下步骤:

(1)了解并整理出信息娱乐系统所有零件,根据测试需求,选出目标零件并制成台架零件清单,本实施例选择仪表、收音机、网关、USB、天线、音箱。

(2)根据清单零件名称查找对应图纸及标准规范,明确零件总体及安装尺寸,确定各隔板3高度及零件安装夹具,查明Pin脚定义用于后续接线工作。

(3)通过整车线束图纸确定选择零件所在总线位置,并绘制台架零件接线原理图。

(4)加工零件固定夹具,并根据线束图纸及Pin脚定义连通台架零件,固定零件并整理线束。

(5)在电脑及CANcase端口发送虚拟指令模拟整车工作状态,通过OBD口实现对零件的诊断以及零件软件的升级更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前提下所得到的改进和变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