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蚁穴灾害预警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6451发布日期:2018-12-28 19:48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蚁蚁穴灾害预警探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白蚁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白蚁蚁穴灾害预警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世界性害虫,俗称"无牙老虎",它在无声无息中蛀蚀着房屋、家具、衣物、图书,以及破坏装饰,据估算我国每年房屋因白蚁危害造成的损失就在几十亿元人民币以上,近几年随着装修的普及,白蚁危害,尤其是高档装修房屋的白蚁危害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白蚁还会对堤坝进行破坏,尤其是土石坝类,因此,每年特定的阶段时间内,工作人员需要对堤坝进行检查,防止白蚁的大量繁殖最终导致堤坝溃堤现象的发生,而检查白蚁蚁穴的工作,通常会借助白蚁探测仪来完成。

但是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白蚁探测仪,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在白蚁探测仪的组成结构中,探测主机与雷达探测传感器尤为重要,是白蚁探测技术的核心,而在实际使用白蚁探测仪的过程中,探测主机与雷达探测传感器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该种连接方式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当雷达探测传感器或者探测主机其中一个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需要借助特定的拆卸工具,而白蚁的探测工作多用于土石坝的检测,土石坝处于野外环境,不易获取拆卸工具,另外,使用拆卸工具很大程度上会对白蚁探测仪造成损害,而且白蚁探测仪在使用时,因其表面较为光滑,当使用者的手心出现汗液时,容易发生白蚁探测仪的掉落,进而造成损坏或弄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白蚁蚁穴灾害预警探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蚁蚁穴灾害预警探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白蚁探测仪,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在白蚁探测仪的组成结构中,探测主机与雷达探测传感器尤为重要,是白蚁探测技术的核心,而在实际使用白蚁探测仪的过程中,探测主机与雷达探测传感器之间的连接通常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该种连接方式存在诸多不便,例如:当雷达探测传感器或者探测主机其中一个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需要借助特定的拆卸工具,而白蚁的探测工作多用于土石坝的检测,土石坝处于野外环境,不易获取拆卸工具,另外,使用拆卸工具很大程度上会对白蚁探测仪造成损害,而且白蚁探测仪在使用时,因其表面较为光滑,当使用者的手心出现汗液时,容易发生白蚁探测仪的掉落,进而造成损坏或弄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白蚁蚁穴灾害预警探测装置,包括探测主机以及用作探测白蚁蚁穴的雷达传感器探头,所述探测主机与雷达传感器探头之间是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板以及卡槽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嵌入安装在探测主机的底部内侧位置,所述连接板通过强力胶水粘合连接在雷达传感器探头的顶部内侧,所述卡槽固定开设在连接板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卡槽共设置有两组,每组共设置有两个,所述探测主机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套体,所述套体的侧表面上固定开设有防滑纹,所述探测主机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起到防尘作用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中部位置贯穿安装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输电导线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当探测主机与雷达传感器探头连接时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复位弹簧的施压杆A和施压杆B,所述施压杆A和施压杆B背离复位弹簧一端的位置处分别延伸至探测主机的外部,并且固定安装有施压帽A和施压帽B,且施压杆A与施压杆B的下表面分别连接有传动杆A和传动杆B的固定端,所述传动杆A和传动杆B的底部沿着复位弹簧伸长方向上的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凸起块A和凸起块B。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外表面无接触套有第一管套,且复位弹簧的另一侧外表面无接触套有第二管套,第一管套的管径小于第二套管的管径,且第一管套可缩进第二管套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测主机与套体之间通过十字元头机丝固定连接,所述套体为一种软橡胶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起块A和凸起块B的宽度均小于卡槽的宽度,所述凸起块A和凸起块B的内表面以及卡槽的外表面均涂设有耐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探测主机与雷达传感器探头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为一种矩形形状的构件,且密封垫圈的大小与雷达传感器探头的顶部开口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探测主机与雷达传感器探头之间采用连接机构和连接板相互卡合的连接方式,相比于白蚁探测仪常用螺钉的连接方式,该方式在更换雷达传感器探头时,无需借助任何拆卸或安装工具,方便快捷,避免了因当雷达探测传感器或者探测主机其中一个发生故障,需要更换时,需要借助特定的拆卸工具,而白蚁的探测工作多用于土石坝的检测,土石坝处于野外环境,不易获取拆卸工具,另外,使用拆卸工具很大程度上会对白蚁探测仪造成损害的问题;在探测主机的外部套接的防滑套体,可以提高白蚁探测仪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滑性能,避免了因白蚁探测仪在使用时,因其表面较为光滑,当使用者的手心出现汗液时,容易发生白蚁探测仪的掉落,进而造成损坏或弄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槽的开设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探测主机;2、雷达传感器探头;3、连接机构;301、复位弹簧;302、施压杆A;303、施压帽A;304、传动杆A;305、凸起块A;306、施压杆B;307、施压帽B;308、传动杆B;309、凸起块B;4、连接板;5、套体;6、盖板;7、接线端子;8、输电导线;9、卡槽;10、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一种白蚁蚁穴灾害预警探测装置,包括探测主机1以及用作探测白蚁蚁穴的雷达传感器探头2,探测主机1与雷达传感器探头2之间是通过连接机构3、连接板4以及卡槽9固定连接,连接机构3嵌入安装在探测主机1的底部内侧位置,连接板4通过强力胶水粘合连接在雷达传感器探头2的顶部内侧,卡槽9固定开设在连接板4的两个侧面上,卡槽9共设置有两组,每组共设置有两个,探测主机1的中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套体5,探测主机1与套体5之间通过十字元头机丝固定连接,套体5为一种软橡胶材质的构件,套体5的侧表面上固定开设有防滑纹10,探测主机1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起到防尘作用的盖板6,盖板6的中部位置贯穿安装有接线端子7,接线端子7的内部嵌入连接有输电导线8的输出端,探测主机1与雷达传感器探头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为一种矩形形状的构件,且密封垫圈的大小与雷达传感器探头2的顶部开口相对应。

请参阅图3,连接机构3包括当探测主机1与雷达传感器探头2连接时始终处于被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301,复位弹簧3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用于挤压复位弹簧301的施压杆A302和施压杆B306,施压杆A302和施压杆B306背离复位弹簧301一端的位置处分别延伸至探测主机1的外部,并且固定安装有施压帽A303和施压帽B307,且施压杆A302与施压杆B306的下表面分别连接有传动杆A304和传动杆B308的固定端,传动杆A304和传动杆B308的底部沿着复位弹簧301伸长方向上的侧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凸起块A305和凸起块B309,复位弹簧301的一侧外表面无接触套有第一管套,且复位弹簧301的另一侧外表面无接触套有第二管套,第一管套的管径小于第二套管的管径,且第一管套可缩进第二管套的内部,凸起块A305和凸起块B309的宽度均小于卡槽9的宽度,凸起块A305和凸起块B309的内表面以及卡槽9的外表面均涂设有耐磨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更换雷达传感器探头2时,操作员只需要用手指分别按压施压帽A303和施压帽B307,促使施压杆A302与施压杆B306对复位弹簧301施压压力,在外力的作用下,迫使复位弹簧301被压缩,从而可实现让按施压杆A302与施压杆B306带动传动杆A304和传动杆B308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实现让传动杆A304和传动杆B308带动凸起块A305和凸起块B309移动,此时,凸起块A305和凸起块B309脱离卡槽9,便可将雷达传感器探头2从探测主机1上取下,即可完成拆卸,反之,可完成安装,整个拆卸或装配的过程无需借助任何工具,且拆卸装配的过程简单,便捷,安装后,雷达传感器探头2和探测主机1间不会发生脱落的现象,在探测主机1的外部套接的套体5,套体5上开设有防滑纹10,可以提高白蚁探测仪在使用过程中的防滑性能,避免了因白蚁探测仪在使用时,因其表面较为光滑,当使用者的手心出现汗液时,容易发生白蚁探测仪的掉落,进而造成损坏或弄脏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