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温计的水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0894发布日期:2019-02-10 22:4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温计的水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料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体温计的水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体温计利用某些物质的物理参数,如电阻、电压、电流等,与环境温度之间存在的确定关系,利用了半导体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特征。能快速准确地测量人体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本体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量时间短,测量精度高,能记忆并有提示的优点,尤其是电子体温计本体不含水银,对人体及周围环境无害,特别适合于家庭,医院等场合使用。

而由于电子体温计主要通过物质的物理参数来确定最终的数值,因此在出厂之前需要对电子体温计进行校正,来保证电子体温计测量的准确性,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恒温箱来进行校正,恒温箱包括底部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有水槽,水槽内部装有酒精、水、防冻液、食用油、硅油、汽缸油等介质。在对电子体温计进行校正时,需要将电子体温计置于水槽上方,并通过电子温度计探头,这样,就容易导致在检测过程中,由于手滑导致电子体温计掉落到水槽内,导致电子体温计失灵的现象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温计的水测装置,其具有检测过程中避免电子体温计掉落在水槽中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体温计的水测装置,包括恒温槽,所述恒温槽包括底部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水槽,所述水槽内部装有介质,所述水槽顶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中间设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水平方向上由两个开口相对的圆弧边组成,所述圆弧边为劣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对电子体温计进行阻隔,避免手持电子体温计进行校正过程中掉落到水槽中,且在校正过程中,且电子体温计上探头通过探头伸入到测温孔处,方便了校正过程中对电子体温计上探头方向的把握。

优选的,所述水槽顶部设有隔温顶盖,所述隔温顶盖上设有让位部,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隔温顶盖上让位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槽顶面敞开,水槽内介质顶面的温度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通过隔温顶盖的设置对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进行隔绝,从而保证了内部的恒温。

优选的,两个所述圆弧边上分别设有相互抵接的橡胶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校正过程中,为了校正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使用除水之外的酒精、防冻液、食用油、硅油、汽缸油等作为介质,而这些介质会较容易挥发,而介质挥发过程中会带走一定的热量,造成温度下降,影响校正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相互抵接的橡胶薄膜的设置,对挥发的介质进行阻隔,从而避免了校正过程中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测温孔下方设有竖直设置的测量柱,且所述测量柱中空设置,且所述测量柱底部插设在介质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测量过程中,通过测量柱的设置使得探头能够直接指向介质的表面,从而避免了校正过程中,介质晃动或挥发造成溅出的液滴溅到介质表面与探头之间,影响检测结果。

优选的,所述测量柱底面设为倾斜面,且所述倾斜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角度不大于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底面呈倾斜面设置,在校正过程中,保持液体的流动性,从而使得液体整体温度能够保持恒温,避免了由于测量柱侧壁的阻隔,造成测量柱内温度与水槽内温度相差太大,影响校正结果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隔温顶盖一侧设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内插设有水银体温计,所述水银体温计上液泡插设在水槽内介质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恒温槽中最常用的是用电阻丝加热、压缩机制冷的方法,而在温度上难免会产生误差,通过插设在介质内的水银体温计对介质温度进行测量,使得校正的结果能够更加地准确。

优选的,所述隔温顶盖沿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在所述水槽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供所述隔温顶盖滑移的滑槽,所述隔温顶盖上设有滑移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完毕的介质需要进行替换和清理,通过滑移设置在水槽上方的隔温顶盖,使得校正完成后能够方便地将隔温顶盖滑出水槽的上方,从而使得水槽内能够方便地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工作台滑槽内设有抵接在所述滑杆两端端部的定位块,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滑槽过盈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块的设置对隔温顶盖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校正过程中,顶盖的滑移,对校正结果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挡板对电子体温计进行阻隔,避免手持电子体温计进行校正过程中掉落到水槽中,且在校正过程中,且电子体温计上探头通过探头伸入到测温孔处,方便了校正过程中对电子体温计上探头方向的把握;

2、通过隔温挡板与橡胶薄膜的共同作用,对介质的挥发进行阻隔,避免由于介质挥发造成介质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体温计的水测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一种体温计的水测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恒温槽;11、工作台;111、滑槽;112、定位块;12、水槽;13、控制箱;2、挡板;21、测温孔;211、圆弧边;212、橡胶薄膜;22、测量柱;221、倾斜面;3、隔温顶盖;31、让位孔;32、水银体温计;321、液泡;33、滑杆;34、让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体温计的水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恒温槽1,这里,恒温槽1包括底部的工作台11及位于工作台11上方的水槽12,水槽12内部装有介质,在工作台11上还放置有调节水槽12内温度的控制箱13,在水槽12顶部设有挡板2,挡板2中间设有测温孔21,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测温孔21在水平面上有两个开口相对的圆弧边211组成,且圆弧边211均为劣弧设置。这样,在电子体温计校正过程中,通过挡板2对电子体温计进行阻隔,避免电子体温计掉落在水槽12中,且电子体温计上探头通过探头伸入到测温孔21处,方便了校正过程中对电子体温计上探头方向的把握。

检测过程中,水槽12顶面敞开,水槽12内的温度受到外界温度影响较大,且处于水槽12中的介质容易挥发在空气中造成介质的浪费,因此,如图1所示,在水槽12顶部设有隔温顶盖3,本实施例中,隔温顶盖3上设有让位部34,挡板2嵌设在让位部34内;且这里,如图2所示,在测温孔21上两个圆弧边211上分别设有相互抵接设置的橡胶薄膜212。这样,通过隔温顶盖3对水槽12内的温度及外界温度进行阻隔,避免由于外界温度与水槽12内介质温度相差较大,对校正过程中的温度造成影响;且通过隔温挡板2与橡胶薄膜212的共同作用,对介质的挥发进行阻隔,避免由于介质挥发造成介质的浪费。

检测过程中,在挡板2与介质顶面之间会存在一定的间隙,校正过程中,介质的晃动或蒸发导致在介质顶面与探头之间产生液滴,影响校正过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测温孔21中心位置的下方设有测量柱22,这里,测量柱22中空设置,且底部插设在介质中;且为了校正过程中,保持水温的恒定,如图2所示,测温柱底面为倾斜面221,且倾斜面221与竖直方向之间的角度不大于30°。这样,通过测量柱22的设置,减小探头下方的检测面,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介质表面的晃动造成液滴晃动到介质顶面与探头之间,影响校正效果;且通过倾斜面221的设置,使得测量柱22内介质能够与外侧介质之间保持流动,从而保持了内外温度的一致性,保证了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恒温槽1所使用的保温方式为电阻丝加热、压缩机制冷的方法,在进行温度调控过程中,介质的温度会与调控温度之间有些微的差别,如图2所示,在恒温顶盖上设有让位孔31,在让位孔31内插设有水银体温计32,这里,如图2所示,水银体温计32上液泡321插设在水槽12内的介质中。这样,通过水银体温计32对介质的温度进行检测,校正过程中,通过水银体温计32作为基准进行校正,从而保证了校正结果的准确性。

在校正完毕后,需要打开隔温顶盖3对内部的介质进行清理和替换,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恒温顶盖底面设有沿工作台11滑移设置的滑杆33,这里,工作台11上设有供滑杆33滑移的滑槽111;且为了对隔温顶盖3的位置进行固定,如图1所示,在滑槽111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滑移设置的定位块112,这里,定位块112用于抵接在滑杆33的两端,且定位块112与滑槽111之间过盈配合。这样,当需要替换介质时,通过滑移隔温顶盖3使得隔温顶盖3打开,从而方便了对水槽12顶部的打开,而通过两侧定位块112的设置,对滑杆33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在校正过程中滑动,影响校正效果。

工作原理:

需要校正时,将水槽12内注满介质,调节控制箱13使得恒温槽1内温度保持恒定,在让位孔31内插入水银体温计32,将电子体温计上探头插入到测温孔21内,得出电子体温计测量的竖直,并与水银体温计32进行比较,对电子体温计进行校正。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