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713发布日期:2019-03-02 02:4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涂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



背景技术:

涂料是指涂布于物体表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形成薄膜而起保护、装饰或其他特殊功能(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因早期的涂料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又称作油漆。现在合成树脂已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涂料并非液态,粉末涂料是涂料品种一大类。涂料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目前,现有的涂料储液罐缺乏液位计量能力,操作人员难以判断储料罐内的液位高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可快速读出涂料储液罐内的液位高度。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体、磁浮环和计量组件;所述储液罐体呈上端开口的圆桶状结构,其顶部设有顶盖;所述磁浮环包括第一液浮块,所述第一液浮块呈圆环状结构,其外侧中部嵌设有永磁环,所述第一液浮块的外径与储液罐体的内径相同;所述计量组件包括套设在储液罐体外的计量筒,所述计量筒呈圆筒状结构,且其侧壁设为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填充有填充液,所述填充液中悬浮有磁浮组件,所述磁浮组件包括软磁环片,所述软磁环片呈圆环状结构,其上下面对称设有第二液浮块,所述第二液浮块呈圆环状结构,且内侧周向方向上以及外侧周向方向上都均布有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中部设有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罐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筒外侧壁周向方向均布有条形可视窗口,所述条形可视窗口沿计量筒的轴线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辅助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件呈圆环状结构,所述辅助支撑件套设在储液罐体外,并置于计量筒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磁浮环,磁浮环可稳定漂浮在储液罐内的涂料液面上,并结合计量组件,当磁浮环随着液位上下浮动时,磁浮组件在磁力的作用下同步上下浮动,从而可准确读取储液罐内的涂料液面高度;储液组件中的磁浮组件采用悬浮的方式,可消除磁浮组件的自重影响,并结合滚珠的点与面摩擦,从而保证磁浮环带动磁浮组件上下浮动时,磁浮组件的外界阻力较小,进而提高液位的读取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中磁浮环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储液罐体,2-顶盖,3-第一液浮块,4-永磁环,5-计量筒,6-填充液,7-软磁环片,8-第二液浮块,9-滚珠,10-进料口,11-出料口,12-条形可视窗口,13-辅助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所示,一种涂料储料罐液位计量器,包括储液罐体1、磁浮环和计量组件;储液罐体1呈上端开口的圆桶状结构,其顶部设有顶盖2;磁浮环包括第一液浮块3,第一液浮块3呈圆环状结构,其外侧中部嵌设有永磁环4,第一液浮块3的外径与储液罐体1的内径相同;计量组件包括套设在储液罐体1外的计量筒5,计量筒5呈圆筒状结构,且其侧壁设为中空腔体,中空腔体内填充有填充液6,填充液6中悬浮有磁浮组件,磁浮组件包括软磁环片7,软磁环片7呈圆环状结构,其上下面对称设有第二液浮块8,第二液浮块8呈圆环状结构,且内侧周向方向上以及外侧周向方向上都均布有滚珠9。

本发明中的磁浮环可稳定漂浮在储液罐内的涂料液面上,当磁浮环随着液位上下浮动时,磁浮组件在磁力的作用下同步上下浮动,从而可准确读取储液罐内的涂料液面高度;储液组件中的磁浮组件采用悬浮的方式,可消除磁浮组件的自重影响,并结合滚珠9的点与面摩擦,从而保证磁浮环带动磁浮组件上下浮动时,磁浮组件的外界阻力较小,进而提高液位的读取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顶盖2中部设有进料口10,储液罐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1。

在本实施例中,计量筒5外侧壁周向方向均布有条形可视窗口12,条形可视窗口12沿计量筒5的轴线方向设置,从而方便工作人员从计量筒5外侧的多个方向上快速观察到储液罐体1内的涂料液面高度,方便快捷。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支撑件13,辅助支撑件13呈圆环状结构,辅助支撑件13套设在储液罐体1外,并置于计量筒5的底部,可有效支撑计量筒5,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