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4988发布日期:2019-01-04 23:4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电池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大输出功率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具有重量轻、能量密度高和安全性较好的优点,在某些技术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性,目前,较多厂家生产的软包电池的两个极耳同侧设置;而因为软包动力电池的极耳同侧设置,两个极耳之间的距离较小。在电池生产以及后续使用中,需要对电池进行质量检测。而因为极耳的尺寸较小、两个极耳的距离较近,采用现有技术中分别于两个极耳连接的测试夹具时,两个测试夹具因为位置较近,其中的导电件有接触而造成短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测试夹具,用于解决背景技术提及的至少部分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测试夹具,包括绝缘基座、两个第一导电板、压板和至少两个第一螺栓;

所述绝缘基座包括座本体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座本体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座本体位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部分均开设有第一通孔;

两个所述第一导电板分别位于在所述凸起部的两侧,并且均贴合所述座本体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导电板均设置有第二通孔和测试连接部;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

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使所述绝缘基座和所述压板夹紧所述第一导电板。

可选的,所述压板为导电压板;所述导电压板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导电压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凸起部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为金属螺栓;

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螺栓的栓柱截面尺寸;

所述电池测试夹具还包括套筒;

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第一螺栓上,并且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栓头和所述压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压板为绝缘压板;所述绝缘压板上开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凸起部上开设有第五通孔;

所述电池测试夹具包括第二螺栓;

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五通孔,使所述绝缘基座和所述压板夹紧所述第一导电板。

可选的,所述第五通孔为螺纹孔;

所述第二螺栓与所述第五通孔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电池测试夹具还包括两个第二导电板;

两个所述第二导电板均固定在所述绝缘压板面向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一侧,并且分别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两侧;在。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板固定在所述座本体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所述座本体上;

所述第二导电板通过沉头螺钉固定在所述绝缘压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为螺纹孔;

所述第一螺栓与所述第一通孔螺纹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中,绝缘基座上设置有凸起部和座本体,两个第一导电板分别设置在凸起部的两侧,贴靠座本体设置。第一螺钉穿过座本体上的第一通孔、第一导电板上对应的第二通孔和压板上对应的第三通孔,将两个第一导电板压紧在座本体上;待测试的软包动力电池的极耳可以被第一导电板和对应的压板夹紧。因为两个第一导电板被凸起部隔开,所以在测试过程中两个第一导电板不会接触,也就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短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的截面示意图;

其中:11-绝缘基座,111-座本体,112-凸起部,113-第一通孔,114-螺纹盲孔,12-第一导电板,121-第二通孔,122-测试连接部,13-压板,131-第三通孔,132-第四通孔,14-第一螺栓,15-第二螺栓,16-第二导电板,17-沉头螺钉,18-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实施例一

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包括绝缘基座11、第一导电板12、压板13和第一螺栓14。

其中,绝缘基座11包括座本体111和凸起部112。凸起部112设置在座本体111的中间位置处,与座本体111固定连接,并且将座本体111分成两部分。在座本体111位于凸起部112两侧的部分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13。

应当注意,前述的凸起部112设置在座本体111的中间位置处应当做扩大理解,即应当理解为凸起部112设置在座本体111的大体位于中间的位置处,而不能理解为凸起部112正好位于座本体111的中间位置。

第一导电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导电板12分别设置在凸起部112的两侧,并且均贴合座本体111设置。两个第一导电板12上均设置有第二通孔121和测试连接部122。其中第二通孔121与前述的第一通孔113的位置相对地设置,测试连接部122用于连接外接的测试部件。

压板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板13上均设置有第三通孔131,并且第三通孔131与前述的第二通孔121的位置相对地设置。

如图1所示,第一螺栓14穿过第一通孔113、第二通孔121和第三通孔131,将前述压板13、第一导电板12和绝缘基座11固定在一起。在第一螺栓14拧紧的过程中,压板13和第一导电板12之间的缝隙逐渐减小;如果将软包电池的极耳分别放置在两个压板13和对应的第一导电板12之间,即可同时实现两个极耳的夹紧。

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压板13为导电压板13。如图2所示,两个导电压板13分别设置在凸起部112的两侧。可以想到,在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中,因为设置了凸起部112将两侧的第一导电板12和压板13分开,所以在两侧的第一导电板12和压板13夹紧软包电池对应的极耳时,两侧的第一导电板12和压板13不会接触,也就避免了出现了短路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压板13为导电压板13。将压板13设置成导电压板13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电池测试夹具与极耳的接触面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前述的压板13也可以设置成绝缘压板13。

本实施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中,第一螺栓14可以采用金属螺栓,也可以是塑料螺栓。因为本实施例采用的第一螺栓14尺寸为标准件,第一螺栓14的尺寸较长;而前述绝缘基座11、第一导电板12和压板13的厚度较小;如果用户直接利用第一螺栓14的栓头压住压板13,则第一螺栓需要多次转动;为了避免前述问题,电池测试夹具还包括套筒18;套筒18套设在第一螺栓14上,位于第一螺栓14的栓头和压板13之间,起到限位作用,使得第一螺栓14转动较少圈数就使绝缘基座11和压板13压紧第一导电板12。

请继续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座本体111上的第一通孔113为螺纹孔,第一螺栓14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将第一导电板12和压板13固定在绝缘基座11上。实际应用中,在第一导电板12和压板13被压紧的情况下,第一螺栓14的螺纹端仍位于第一通孔113内,并没有伸出第一通孔113。如此,座本体111的底面仍然为平面,仍然可以较为平稳地支撑各个部件,保证电池测试夹具的平放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13也可以设置成截面尺寸大于第一螺栓14栓柱尺寸的通孔,此时第一螺栓14需要与螺母配合才能将座本体111和压板13夹紧第一导电板12。

以下简单介绍下本实施例电池测试夹具的使用方法。

在测试前,首先将第一螺栓14穿过第三通孔131、第二通孔121,与第一通孔113连接;但前述过程中,第一螺栓14并没有使绝缘基座111和压板13压紧;

随后,将待测试电池的两个极耳分别放置在凸起部112两侧的第一导电板12和压板13之间,并拧转各个第一螺栓14,使两侧的压板13和第一导电板12压紧对应的极耳。

而用于电池测试的测试设备分别与两侧第一导电板12上的测试连接部122导电连接;随后即可以进行电池性能测试。

实施例二

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的截面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也包括绝缘基座11、两个第一导电板12、压板13和第一螺栓14。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基座11也包括座本体111和凸起部112,并且凸起部112设置在座本体111的中间位置处。在座本体111位于凸起部112两侧的部分上均开设有第一通孔113。

前述的两个第一导电板12分别设置在凸起部112的两侧,并且均贴合座本体111设置。在第一导电板12上设置有第二通孔121和测试连接部122。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在压板13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31。第一螺钉穿过第一通孔113、第二通孔121和第三通孔131,使座本体111和压板13夹紧两个第一导电板12。

为了方便起见,以下仅就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做介绍;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部分可以参照前述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压板13采用绝缘材料制作,并不会导电。因为压板13不导电,所以仅设置一个尺寸较大的压板13与绝缘基座11配合,就可以同时压紧位于凸起部112两侧的两个第一导电板12。

请参见图2,并对比图1。本实施例中,绝缘压板13上开设有第四通孔132,凸起部112上开设有螺纹盲孔114;电池测试夹具包括第二螺栓15。第二螺栓15穿过第四通孔132和螺纹盲孔114,使压板13和绝缘基座11配合而夹紧第二导电板16。

因为绝缘压板13为一块板,所以在绝缘基座11和压板13的中间位置设置一个连接用的螺栓,就可以同时实现两侧第一导电板12的压紧,无需如实施例一在凸起部112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第一螺栓14。

可以想到,取消了如实施例一中位于凸起部112两侧的第一螺栓14,也可以避免原本设置的两个第一螺栓14影响软包动力电池中极耳正常插入的问题,使得电池测试夹具可以适应极耳距离较近的软包动力电池的测试。

请继续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螺纹盲孔114也为螺纹孔,第二螺栓15穿过第四通孔132后,与螺纹盲孔114螺纹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螺纹盲孔114也可以设置成截面尺寸大于第二螺栓15截面尺寸的通孔,相应的,第二螺栓15需要与螺母配合才能实现夹紧第一导电板12的功能。

另外,还请注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即使不设置前述的第二螺栓15、第四通孔132和螺纹盲孔114,利用两个第一螺栓14和对应的通孔配合,也可以实现两侧第一导电板12的夹紧;

请继续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测试夹具还包括两个第二导电板16;两个第二导电板16均固定在绝缘压板13面向第一导电板12的一侧,并且分别位于凸起部112的两侧。在第二导电板16上设置有对应第一通孔113的第五通孔。第一螺钉穿过第五通孔。

可以想到,在压板13的下侧设置第二导电板16,利用第二导电板16与第一导电板12的配合,可以提高电池测试夹具与软包动力电池极耳的接触面积。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板16固定在了绝缘压板13面向第一导电板12的一侧。请参见图2,在绝缘压板13上设置沉头孔,在第二导电板16对应前述沉头孔的位置设置螺纹孔;沉头螺钉17穿过沉头孔而与第二导电板16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使得第二导电板16固定在绝缘压板13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板12固定在绝缘基座11的座本体111上。与前述第二导电板16和绝缘压板13的连接方式类似,第一导电板12通过沉头螺钉17固定在座本体111上。具体的,在座本体111上设置沉头孔,在第一导电板12对应座本体111沉头孔的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沉头螺钉17穿过沉头孔而与第一导电板12上的螺纹孔连接。

如图2所示,采用前述利用沉头螺钉17的方式,沉头螺钉17设置在沉头孔内后,不会外漏在绝缘基座11或者绝缘压板13之外,使得电池测试夹具外表面较为光滑。在沉头螺钉17为金属螺钉的情况下,前述结构还可以避免沉头螺钉17与外接导电体触碰而引起漏电。另外,前述沉头螺钉17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导电板12和第二导电板16与极耳配合的表面为光滑表面,不会影响极耳与导电板导电连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电板12和座本体111、第二导电板16和绝缘压板13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例如可以采用粘接。

以下简单介绍下本实施例电池测试夹具的使用方法。

在测试前,首先利用沉头螺钉17将两个第一导电板12分别安装在凸起部112两侧的座本体111上,利用沉头螺钉17将两个第二导电板16安装在压板13对应凸起部两侧座本体111的位置.

随后,将第一螺栓14穿过第三通孔131、第五通孔、第二通孔121,与第一通孔113连接;将第二螺栓15穿过第四通孔132后安装在螺纹盲孔114内;但前述过程中,第一螺栓14和第二螺栓15并没有使绝缘基座111和压板13压紧;

随后,将待测试电池的两个极耳分别放置在凸起部112两侧的第一导电板12和压板13之间,并拧转各个第一螺栓14和第二螺栓15,使第一导电板12和第二导电板14压紧对应的极耳。

而用于电池测试的测试设备分别与两侧第一导电板12上的测试连接部122导电连接;随后即可以进行电池性能测试。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