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磨钻一体机及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9101发布日期:2019-02-15 20:2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磨钻一体机及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磨钻一体机及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属于油气勘探及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田范围内必须选择适量的井,对有关油、气层位钻取一定数量的岩心,用以分析和研究地下构造、地层岩性、储层物理化学性质、生油层特性和生油指标等。在对岩心进行试验之前,先要对岩心进行取芯操作。

目前,用于取芯的设备主要是切磨钻一体机,在切磨钻一体机上设置有岩心夹持器。现有的切磨钻一体机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面临下述问题:岩心夹持器不能对岩心进行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的移动,因此每次取芯时,只能按照设备的使用要求先截取一定长度的岩心,再在截取的岩心短节上进行取芯,由此导致对岩心的取芯利用率非常低,并且取芯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磨钻一体机及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利用该岩心夹持器能够实现岩心在三个方向上的移动,可以有效简化取芯时的操作,从而提高取芯效率和取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上设置第一滑块和用于调节第一滑块位置的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在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二滑块和用于调节第二滑块位置的左右位置调节机构,在所述第二滑块上设置岩心台和用于调节岩心台高度的上下调节机构;在所述岩心台的顶部设置岩心固定机构。

所述岩心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岩心台顶面的呈倒L形的支架,在所述支架的顶部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竖直布置的丝杠,在所述丝杠的下端设置有岩心夹,在所述丝杠的顶部设置手柄。

所述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手柄、转轴、齿轮和带齿轨道,所述带齿轨道与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带齿轨道与所述基座滑动连接,所述带齿轨道上的齿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

所述左右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手柄、转轴、齿轮和带齿轨道,所述带齿轨道与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带齿轨道与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带齿轨道上的齿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齿轮与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

所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转杆、转轴和偏心轮,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转杆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所述偏心轮的边缘与所述岩心台的底部接触,所述岩心台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

所述上下调节机构还包括转杆角度固定组件,所述转杆角度固定组件包括弹性柱、卡轮和卡头,所述弹性柱的一端与所述转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头,所述卡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所述转轴从所述卡轮的中心穿过,在所述卡轮的轮盘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与所述卡头配合的卡槽。

所述岩心夹与所述丝杠转动连接。

一种切磨钻一体机,包括前述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设置有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左右位置调节机构以及上下调节机构,可以对岩心进行上、下及左、右位置的调整,使岩心处于合理的位置,然后驱动岩心前进即可利用切磨钻一体机上的取芯钻头进行取芯操作。利用该岩心夹持器能够简化取芯操作过程,提高取芯效率和取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包括基座21,在基座21上设置第一滑块20和用于调节第一滑块20位置的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在第一滑块20上设置有第二滑块19和用于调节第二滑块19位置的左右位置调节机构。在第二滑块19上设置岩心台5和用于调节岩心台5高度的上下调节机构。在岩心台的顶部设置岩心固定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对岩心进行取芯操作时,先利用岩心固定机构将岩心固定在岩心台5上,之后利用上下调节机构对岩心台5的高度进行调节,再利用左右位置调节机构对第二滑块19进行左右调节,从而实现岩心在上、下及左、右方向上的调整,使岩心调整到合理的位置。之后再利用前后位置调节机构推进第一滑块20前进,使得岩心缓慢地接近切磨钻一体机上的取芯钻头进行取芯操作。取芯完成后,再通过前后位置调节机构使第一滑块20后退,重新调整岩心的上、下及左、右位置,准备进行下一次取芯。

进一步地,岩心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岩心台5顶面的呈倒L形的支架4,在支架4的顶部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竖直布置的丝杠2,在丝杠2的下端设置有岩心夹3,在丝杠2的顶部设置手柄1。转动手柄1可以实现岩心夹3的升降,从而实现岩心的夹紧和释放。

进一步地,岩心夹3与丝杠2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前后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手柄16、转轴22、齿轮17和带齿轨道18,带齿轨道18与第一滑块20固定连接,带齿轨道18与基座21滑动连接,带齿轨道18上的齿与齿轮17啮合,齿轮17与转轴22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22的另一端与手柄16固定连接,转轴22与基座21转动连接。手柄16可以通过转轴22带动齿轮17旋转,从而驱动带齿轨道18前进或后退,进而控制第一滑块20的前后位置。

进一步地,左右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手柄12、转轴13、齿轮15和带齿轨道14,带齿轨道14与第二滑块19固定连接,带齿轨道14与第一滑块20滑动连接,带齿轨道14上的齿与齿轮15啮合,齿轮15与转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转轴13的另一端与手柄12固定连接,转轴12与第一滑块20转动连接。手柄12可以通过转轴13带动齿轮15旋转,从而驱动带齿轨道14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控制第二滑块19的左右位置。

进一步地,上下调节机构包括转杆6、转轴11和偏心轮10,转轴11与第二滑块19转动连接,偏心轮10固定连接在转轴11的一端,转杆6固定连接在转轴11的另一端,偏心轮10的边缘与岩心台5的底部接触,岩心台5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块19的顶部。当拨动转杆6时,可以通过转轴11驱使偏心轮10转动,偏心轮10的转动会进一步驱动岩心台5升降。进一步地,上下调节机构还包括转杆角度固定组件,转杆角度固定组件包括弹性柱7、卡轮9和卡头8,弹性柱7的一端与转杆6固定连接,弹性柱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卡头8,卡轮9固定连接在第二滑块19的一侧,转轴11从卡轮9的中心穿过,在卡轮9的轮盘上沿周向均匀布置有与卡头8配合的卡槽。通过使卡头8与不同的卡槽配合,可以调整转杆6的角度,进而调整偏心轮10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切磨钻一体机,其包括前述的可三维调节的岩心夹持器。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