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5987发布日期:2019-01-13 17:42阅读:9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量衡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



背景技术:

电子秤是利用胡克定律和杠杆定理制成的用于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中国专利(201620042245.5)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电子秤,包括承重台面、秤体、压力传感器、显示器,其中所述承重台面设置在秤体表面,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秤体下端,还包括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主板,主板上设有嵌入式主板、AD采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数据传输接口、摄像头、扬声器、电源,AD采集模块、网络通信模块、数据传输接口、摄像头、扬声器、电源分别与嵌入式主板相连,其中那个显示器为触屏显示屏,显示器股固定设置在壳体表面并与嵌入式主板连接,摄像头设置在壳体表面的上侧,扬声器设置在壳体侧面,压力传感器通过AD采集模块与嵌入式主板相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重电子秤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但同时体重电子秤的内部连接的导线也相应增多,通电导线周围会产生电磁波,导线与导线之间产生的电磁波会相互干扰,并行导线之间的相互干扰严重时,会造成传输数据的丢失,这样就会降低了测量的准确性。而串口因为导线少,线间干扰容易控制。

因此有待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开发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在测量体重的同时减少导线间产生的电磁干扰,减少传输数据的丢失,提高体重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在测量体重的同时减少导线间产生的电磁干扰,减少传输数据的丢失,提高体重测量的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包括显示部,支撑部和底座;所述显示部包括上后盖和上面盖;所述上后盖和所述上面盖形成的腔体内安装有主板,所述主板后端设置有TF卡接口,USB接口,micro usb接口,SIM卡接口和重启开关;所述上面盖的表面安装有面盖玻璃,所述上面盖和所述面盖玻璃形成的空间内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称重数据;

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架,用于支撑显示部;所述支撑架包括广告片、相互扣合的支撑架前盖和支撑架后盖,所述支撑架前盖和支撑架后盖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电源线、灯条电源线和数据传输线;所述电源线上设有电源适配器,所述数据传输线上设有铝箔编织网;

所述支撑架前盖上设置有灯条和支撑架前盖向内凹陷形成向灯条逐渐减小的环凹腔,所述灯条与所述灯条电源线连接;所述广告片与所述环凹腔配合连接;

所述上后盖与所述支撑架垂直套接,所述上后盖的背部与所述支撑架后盖形成的夹角为120°;

所述底座内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和连接扣部件,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连接扣部件连接;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称重面板;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称重铁块;所述底座靠近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轮子,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架垂直套接;

所述主板上还设置有可进行双向通信的多个内部串口,所述内部串口采用 RS485串口,所述RS485串口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传输数据;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主板上的内部串口连接,所述显示屏通过RS485串口线和所述主板上的串口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将被称重物体的质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到所述主板,所述主板将电信号进行转换后通过RS485 串口线传输到所述显示屏上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上后盖设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重量传感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航空头。

优选地,所述底座边缘设有底座软灯条。

优选地,所述主板设有定时电路,用于远程控制电子秤定时开关机。

优选地,所述重量传感器的个数为4个。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为触屏式液晶显示屏。

优选地,所述主板上设有4G模块和WiFi模块,用于接入互联网。

优选地,所述差分信号传输方式是通过一对传输线同时传输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极性相反的信号。

优选地,所述传输线为双绞线。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数据传输线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数据传输线上设铝箔编织网,能有效地防止信号干扰;另外,主板上设有RS485串口,所述RS485串口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通过RS485 串口线传输幅值相等,相位相差180°,极性相反的信号,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实现测量体重的同时减少线间产生的电磁干扰,从而减少传输数据的丢失,提高体重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支撑架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主板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RS485串口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差分信号传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RS485串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技术特征为:显示部-1,支撑部-2,底座-3,轮子-4,主板-5,玻璃面板-11,显示屏-12,上面盖-13,上后盖14,广告片-21,支撑架前盖-22,支撑架后盖-23,称重面板-31,串口-5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完整的描述,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串口的体重电子秤,包括显示部1,支撑部2和底座3;所述显示部1包括上后盖14和上面盖13;所述上后盖14和所述上面盖13 形成的腔体内安装有主板5,所述主板5设有定时电路,用于远程控制电子秤定时开关机。所述主板5后端设置有TF卡接口,USB接口,micro usb接口,SIM卡接口和重启开关;所述主板5上还设有4G模块和WiFi模块,用于接入互联网。

所述上面盖13的表面安装有面盖玻璃11,所述面盖玻璃11为钢化玻璃,防止敲击。

所述上面盖13和所述面盖玻璃11形成的空间内安装有显示屏12,所述显示屏12采用触屏式液晶显示屏,所述显示屏12用于显示称重数据;所述上后盖14 背部设有散热孔和扣手,所述散热孔和所述拉手设置于一位。所述散热孔的设置能有效地给显示屏12和主板5散热。

所述支撑部2包括支撑架,用于支撑显示部1;所述支撑架包括广告片21,相互扣合的支撑架前盖22和支撑架后盖23,所述支撑架前盖22和支撑架后盖23 形成的腔体内设置有电源线、灯条电源线和数据传输线;所述电源线上设有电源适配器;所述电源线出口处用压线码固定,保证所述电源线的拉扯不影响体重秤的正常使用;

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重量传感器连接的一端设有航空头;所述数据传输线上设有铝箔编织网,能有效地防止信号干扰;

所述支撑架前盖22上设置有灯条和支撑架前盖22向内凹陷形成向灯条逐渐减小的环凹腔,所述灯条与所述灯条电源线连接;所述广告片21与所述环凹腔配合连接。

所述上后盖14与所述支撑架垂直套接,所述上后盖14的背部与所述支撑架后盖23形成的夹角为120°,此结构的设置符合用户站上去刚好直视屏幕的角度。

所述底座3内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和连接扣部件,所述重量传感器与所述连接扣部件连接,使所述重量传感器固定在所述底座3上;所述重量传感器的个数为4个,用于将被称重物体的质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所述底座3表面设置有称重面板31,用于承受被称重物体;

所述底座3边缘设有底座软灯条,用于提示用户正确站立。所述底座3靠近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支撑架垂直套接;

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称重铁块;所述称重铁块的设置保证了体重电子秤的重心,防止体重电子秤被轻易推倒。

所述承重铁块靠近所述凹槽一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轮子4,所述体重电子秤平置时,所述轮子4与地面持平,所述轮子4与所述拉手配合便于移动所述体重电子秤。

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主板5上还设置有可进行双向通信的多个内部串口51,所述内部串口51采用RS485串口,所述RS485串口采用差分信号传输方式来传输数据;所述差分信号传输方式通过一对传输线来传输幅值相等,相位相差 180°,极性相反的信号,这两根传输线与地线之间的耦合电磁场的幅值相等,它们的电磁场将相互抵消,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抗干扰能力强,传输速度快。所述传输线为双绞线。

如图8所示,所述重量传感器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线与所述主板5连接,所述显示屏12通过RS485串口线和所述主板5上的内部串口51连接;所述重量传感器将被称重物体的质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所述数据传输线传输到所述主板 5,所述主板5将电信号进行转换后通过RS485串口线传输到所述显示屏12上进行显示。

体重电子秤接正常工作时,用户使用体重电子秤测量体重后,所述重量传感器将用户的质量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数据传输线传输到所述主板,所述主板将接收到电信号进行转换处理后传输到所述显示屏12进行显示,通电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电磁场,对线间的数据传输形成干扰,容易造成传输数据的丢失,使体重测量数据不准确。通过在所述主板5上设置RS485串口,采用RS485串口线传输到所述显示屏12,传输测量数据时,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同时,所述数据传输线上设有铝箔编织网,能有效地防止信号干扰,从而减少传输数据的丢失,提高体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更好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