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密闭电火花震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8178发布日期:2019-01-29 18:0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密闭电火花震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各种环境(尤其是水下)的激发震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工程检测领域中,经常需要人工激发震动波能量,用于检测岩土、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或结构,常用的激发能量产生方式有压电陶瓷震源、超磁震源、普通电火花震源等。压电陶瓷材料激发频率较高,能量衰减较快,不利于波的传播。超磁震源发射的能量较小,也不利于在能量要求较高的检测中使用。传统电火花震源能量过大,且激发放电头必须暴露在水中才能激发,仅应用于地震勘探等领域,目前在锚索检测领域中,还没有任何人使用电火花震源作为激发能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应用于无水且对能量要求较高的检测环境中的微型密闭电火花震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密闭电火花震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充满水;所述外壳顶端开设排气孔;所述外壳内水中设置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与电缆连接,且该电缆一端伸出所述外壳。

所述外壳底部材料为聚氨酯,侧边和顶部材料均为不锈钢。聚氨酯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氧化稳定性,而且防水性能好;不锈钢耐腐蚀,且强度高,可以抵抗电火花激发爆炸产生的能量,使其不会损坏。

所述外壳长度为120mm,横截面直径为25mm,满足尺寸要求。

一根通气管一端穿过所述排气孔伸入所述外壳内,便于激发时排气。

所述通气管直径为6mm,便于能量释放。

所述电缆直径为8mm,具备低阻抗和较高的抗拉强度,使其安置过程中不被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应用于无水对能量要求较高的检测环境中;本实用新型在任何介质中均可使用,能量适中,对结构无破坏性,充电迅速,激发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充满水3;所述外壳1顶端开设排气孔2;所述外壳1内水中设置放电电极4;所述放电电极4与电缆5连接,且该电缆5一端伸出所述外壳1;一根通气管6一端穿过所述排气孔2伸入所述外壳1内。

整个发射探头部分直径为25mm,长度为120mm,探头外壳除底部为聚氨酯外,其余部分均为高强度不锈钢,保证密封,外壳内部充满水,放电电极置于水中。顶部引出两根管线,一根8mm直径放电电缆,一根6mm通气管用于激发时排气。

激发装置仪器采用普通电火花充电电容及控制箱即可,具有电压可调,便携和易于操作。

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如下:

1、将该微型电火花震源预埋或安置在需要激发振动的部位;

2、通过常规控制器,充电到一定电压,对该震源瞬间放电使其激发振动;

3、通过安置在被检测体上的接收传感器(通常为振动传感器或加速度传感器)接收该震源激发传播过来的震动波进行波速、频率、波幅等参数分析,获取待检测体的物理参数,达到检测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