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多功能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9848发布日期:2019-01-15 23:3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多功能电能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能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壁挂式多功能电能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能表一般包括电能计量模块、电源模块、微处理器、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的输入端与外网接入的单相交流电线连接,电能计量模块的输出端与用户使用的单相交流电线连接。微处理器分别与电能计量模块、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连接,用于处理系统内部数据。电源模块分别与微处理器、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连接,为他们提供工作电源。上述的电能表存在以下缺陷:无法进行功能扩展和产品升级,只能通过整体更换的方式进行功能扩展或者产品升级,容易造成了资源浪费。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人设计了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为:CN202929104U的《壁挂式多功能电能表》,其可满足不同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又可方便的进行产品升级,而不影响电能表的主体结构。本申请是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对于电能表的机械安装结构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壁挂式多功能电能表,该电能表安装或替换维修时,操作更方便,安装结构牢固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挂式多功能电能表,包括电能表体以及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圆盘底座,电能表体定位安装于圆盘底座上端面,圆盘底座下端面设有与壁挂架配合的安装台,圆盘底座周向端面设有环形凹槽,圆盘底座外侧套有电能表罩,电能表罩上开设有可供电能表体的显示区展示的可视窗,电能表罩侧壁铰接有定位爪,定位爪与电能表罩侧壁之间形成转动配合且定位爪相应的设有扭簧,定位爪的定位爪端在转动配合过程中穿过电能表罩侧壁的通道与圆盘底座上的环形凹槽形成定位配合或脱扣配合。上述结构中,电能表体通过插接方式安装于圆盘底座上端面,并有电能表罩套于外面将电能表体进行固定,电能表罩侧壁铰接的定位爪通过扭簧的弹性力使得定位爪对圆盘底座周向的环形凹槽形成锁扣定位配合成为一个整体,该整体结构再通过圆盘底座下端面的安装台固定装配于壁挂架上形成壁挂安装结构,电能表体安装或拆卸维修替换时,可通过操作定位爪张开使得电能表罩打开后,再安装或维修或替换电能表体,该安装结构牢固,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爪包括操作端和定位爪端,定位爪端和操作端形成7型结构,铰接轴设置在定位爪端与操作端衔接的折角位置。操作端的设置便于将定位爪打开使其完成脱扣动作或将定位爪合拢使其完成定位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爪端包括呈水平横置的V型部,所述圆盘底座周向侧壁的上部横截面呈工型结构,V型部的V型槽与工型结构上部抵接配合,且V型部的一端头卡入工型结构的侧面槽中形成扣合定位。上述定位爪端通过V型部的一侧面对工型结构上部形成挤压,而V型部的下端头则与工型部的侧面槽形成卡扣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V型槽的上内侧面呈斜平面结构,V型槽的下内侧面呈内凹曲面结构,该内凹曲面的曲度与工型结构上部弧面的曲度适配,卡入工型结构的侧面槽中的V型部的端头的横截面呈圆头结构。V型槽的斜平面结构与工型结构上部形成抵接对工型结构上部的上弧面具有一定的向下挤压的作用力,而V型槽的下内侧面则与工型结构上部的下弧面有较好的贴合性以及包裹性,形成更好的定位配合,此外,侧面槽中的下端头的圆头结构与工型结构的侧面槽之间形成更贴合的卡扣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圆盘底座上端面设有2根导柱和1个轴向导孔,2根导柱和1个轴向导孔呈三角形分布,所述电能表体背面相应设有与导柱、轴向导孔适配的导槽和定位柱。电能表体通过导槽、定位柱与圆盘底座上端面形成插接配合并通过电能表罩罩设于外面形成固定的安装结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圆盘底座与定位爪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圆盘底座、电能表体、定位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定位爪的结构示意图;

电能表体1、圆盘底座2、侧面槽21、工型结构上部22、上弧面221、下弧面222、安装台23、导柱241、轴向导孔242、铰接轴3、电能表罩4、定位爪5、操作端51、定位爪端52、V型槽521、上内侧面521a、下内侧面521b、圆头结构521c。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是壁挂式多功能电能表,包括电能表体1以及壳体,壳体包括圆盘底座2,电能表体1定位安装于圆盘底座2上端面,圆盘底座2下端面设有与壁挂架配合的安装台23,圆盘底座2周向端面上部呈工型结构,该工型结构的侧面槽21为环形凹槽结构,圆盘底座2外侧套有电能表罩4,圆盘底座2上端面设有2根导柱241和1个轴向导孔242,2根导柱241和1个轴向导孔242呈三角形分布,电能表体1背面相应设有与导柱241、轴向导孔242适配的导槽和定位柱。电能表体1通过导槽、定位柱与圆盘底座2上端面形成插接配合,并有电能表罩4套于外面将电能表体1进行固定,电能表罩4侧壁铰接的定位爪5通过扭簧的弹性力使得定位爪5对圆盘底座2周向的环形凹槽21形成锁扣定位配合成为一个整体,该整体结构再通过圆盘底座2下端面的安装台23固定装配于壁挂架上形成壁挂安装结构,电能表罩4上开设有可视窗,可用于观察电能表体1的显示区,电能表罩4侧壁铰接有定位爪5,定位爪5与电能表罩4侧壁之间形成转动配合且定位爪5相应的设有扭簧,定位爪5的定位爪端52在转动配合过程中穿过电能表罩4侧壁的通道与圆盘底座2上的环形凹槽21形成定位配合或脱扣配合,电能表体1安装或拆卸维修替换时,可通过操作定位爪5张开使得电能表罩4打开后,再安装或维修或替换电能表体1。

定位爪5包括操作端51和定位爪端52,定位爪端52包括呈水平横置的V型部,V型部的V型槽521与工型结构上部22抵接配合,且V型部的一端头卡入圆盘底座工型结构的侧面槽21中形成扣合定位。V型槽521的上内侧面521a呈斜平面结构,V型槽521的下内侧面521b呈内凹曲面结构,该内凹曲面的曲度与工型结构上部22的下弧面222的曲度适配,卡入工型结构的侧面槽21中的V型部的端头的横截面呈圆头结构521c。V型槽521的斜平面结构与工型结构上部22形成抵接对工型结构上部22的上弧面221具有一定的向下挤压的作用力,而V型槽521的下内侧面521b则与工型结构上部22的下弧面222有较好的贴合性以及包裹性,形成更好的定位配合,此外,侧面槽21中的下端头的圆头结构521c与工型结构的侧面槽21之间形成更贴合的卡扣配合。上述定位爪端52和操作端51形成7型结构,铰接轴3设置在定位爪端52与操作端51衔接的折角位置。操作端51的设置便于将定位爪5打开使其完成脱扣动作或将定位爪5合拢使其完成定位配合。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