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超声波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2684发布日期:2019-03-15 20:03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震超声波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震超声波传感器。



背景技术:

超声波是具有频率高、波长短、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的机械波,其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固体中,其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通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人们制作出了超声波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领域中。

现有的超声波传感器,通常换能元件产生逆压电效应往外发出超声波,如果超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反馈超声波并作用传感器,此时换能元件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呈正压电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振动和噪音等因素容易被其它声波干扰,使得超声波传感器内部出现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震超声波传感器具有吸声的效果,防震效果好,减少噪声的产生,同时可对余振进行有效抑制,各项指数均达到国家标准,且具有密封性、耐压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防震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换能元件、防震膜、连接片和导电螺杆,所述的换能元件设置在壳体的下端并通过连接线与连接片相连接,所述的防震膜贴附在换能元件的底部,所述的导电螺杆连接设置在连接片的上端并与壳体相连接,所述的壳体与导电螺杆的连接处位置设置有弹性密封座,还包括发泡胶料,所述的发泡胶料填充在设置在换能元件和连接片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为金属材料所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连接线采用屏蔽线。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换能元件采用压电晶片或压电陶瓷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换能元件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镀银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泡胶料为聚氨酯、硅胶、硅酮或PE材料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震超声波传感器,减少噪声的产生,可对余振进行有效抑制,各项指数均达到国家标准,具有密封性、耐压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防震超声波传感器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壳体,2、换能元件,3、防震膜,4、连接片,5、导电螺杆,6、连接线,7、弹性密封座,8、发泡胶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防震超声波传感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换能元件2、防震膜3、连接片4和导电螺杆5,所述的换能元件2设置在壳体1的下端并通过连接线6与连接片4相连接,所述的防震膜3贴附在换能元件2的底部,所述的导电螺杆5连接设置在连接片4的上端并与壳体1相连接,所述的壳体1与导电螺杆5的连接处位置设置有弹性密封座7,还包括发泡胶料8,所述的发泡胶料8填充在设置在换能元件2和连接片4之间。

上述中,述的壳体1为金属材料所制成;所述的连接线6采用屏蔽线。

进一步的,所述的换能元件2采用压电晶片或压电陶瓷片,换能元件2多为圆板形,超声波频率与其厚度成反比。其中,所述的换能元件2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镀银层(图未视),作为导电的极板,底面接地,上面接至连接线6。

为了避免传感器与被测件直接振动接触而磨损和换能元件2,在压电晶片下粘合一层防震膜3,具有防震的效果。同时将发泡胶料8填充在设置在换能元件2和连接片4之间,其中,所述的发泡胶料8为聚氨酯、硅胶、硅酮或PE材料中的一种。通过发泡胶料8可以降低换能元件2的机械品质,吸收超声波的能量,具有防震和吸音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震超声波传感器,防震效果好,减少噪声的产生,同时可对余振进行有效抑制,各项指数均达到国家标准,且具有密封性、耐压强度高、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