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用直流24V不间断供电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6552发布日期:2019-03-02 03:10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工业用直流24V不间断供电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低压用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工业用直流24V不间断供电电源。



背景技术:

在一些工业供电要求高的场合,PLC系统一般都采用直流24V进行供电,其供电方式大多都是采用单个开关电源将交流220V转换成直流24V的进行供电,此类开关电源在市电停电时不能进行继续供电;并且在常规的24V供电系统中,很多重要的工业设备都仅连接的到一台直流24V的供电设备上面,一旦供电设备出现故障就会给工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甚至带来安全隐患,造成24V供电设备故障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电网波动、短时停电、供电设备稳定性和用电设备故障等等,由于工业用24V供电系统线路复杂,难以快速找出故障发生点,给工业生产也会带来延误影响。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工业用直流24V不间断供电电源。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工业用直流24V不间断供电电源,包括供电电路、蓄电池保护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输出为+24V的第一电源输出端、输出为+12V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和并联设置的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第一开关电源KGDY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断路器D1连接交流220V市电,第二开关电源KGDY2的输入端通过第二断路器D2连接交流220V市电,第一开关电源KGDY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二极管VD5、第二开关电源KGDY2的正极输出端通过二极管VD6共同连接第三断路器D3的正极输入端和降压元件的输入端,降压元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三断路器D3的负极输入端接地,第三断路器D3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和第一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第三断路器D3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源输出端的负极,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的负极输出端并联接地;所述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接触器KM1和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接触器KM1的常开开关包括联动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主开关、辅助开关的一端并联连接第三断路器D3的正极输入端和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端,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接触器KM1的线圈两端,辅助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的正极,蓄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报警电路包括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电源KGDY1正极输出端的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第二开关电源KGDY1正极输出端的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正极的第三检测电路、连接接触器KM1的主开关另一端的第四检测电路。

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7、R8,电阻R7的一端连接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运放器U3A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P1的滑动端,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的正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运放器U3A的负电源端接地,运放器U3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DQ1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VD7的阳极,继电器JDQ1线圈的另一端和二极管VD7的阴极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继电器JDQ1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继电器JDQ1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触器KM1线圈的一端,接触器KM1线圈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电阻R1、指示灯LED1、反相器U1A、二极管VD1,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与第一检测电路并联设置,且包括的电子元件和连接方式均与第一检测电路相同,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的并联输出端通过电阻R5接地,且通过电阻R6连接指示灯LED5的正极,指示灯LED5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LS1的负极,蜂鸣器LS1的正极通过开关S1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降压元件包括型号为7812的稳压芯片U2,稳压芯片U2的接地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供电电路采用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同时对交流220V市电进行降压处理,避免单个开关电源本身出现问题时影响供电电源的稳定性,二极管VD5、VD6起到对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输出隔离作用,避免互相造成的不良影响;

2.采用蓄电池BT1作为市电中断时的备用电源,避免市电断电时工业用+24V电源失去供应,并且采用蓄电池保护电路对蓄电池BT1的工作电压进行实时监控保护,避免蓄电池BT1使用过程中电压过低给用电设备带来不良影响;

3.设计报警电路对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进行监控预警,给电气维修人员提供故障发生点指示,避免由于线路复杂、维修工作耗时长,给工业生产也会带来延误影响,有效简化了维修工作的复杂度,减少维修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工业用直流24V不间断供电电源,包括供电电路、蓄电池保护电路和报警电路。

供电电路包括输出为+24V的第一电源输出端、输出为+12V的第二电源输出端和并联设置的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第一开关电源KGDY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断路器D1连接交流220V市电,第二开关电源KGDY2的输入端通过第二断路器D2连接交流220V市电,第一开关电源KGDY1的正极输出端通过二极管VD5、第二开关电源KGDY2的正极输出端通过二极管VD6共同连接第三断路器D3的正极输入端和降压元件的输入端,降压元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三断路器D3的负极输入端接地,第三断路器D3的正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10的一端和第一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第三断路器D3的负极输出端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一电源输出端的负极,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的负极输出端并联接地。

蓄电池保护电路包括接触器KM1和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接触器KM1的常开开关包括联动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主开关、辅助开关的一端并联连接第三断路器D3的正极输入端和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端,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接触器KM1的线圈两端,辅助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蓄电池BT1的正极,蓄电池BT1的负极接地;

报警电路包括分别连接第一开关电源KGDY1正极输出端的第一检测电路、连接第二开关电源KGDY1正极输出端的第二检测电路、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正极的第三检测电路、连接接触器KM1的主开关另一端的第四检测电路。

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7、R8,电阻R7的一端连接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输入端,电阻R7的另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运放器U3A的同相输入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P1的滑动端,滑动变阻器RP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滑动变阻器RP1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U3A的正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运放器U3A的负电源端接地,运放器U3A的输出端通过电阻R9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继电器JDQ1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VD7的阳极,继电器JDQ1线圈的另一端和二极管VD7的阴极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继电器JDQ1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的正极,继电器JDQ1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触器KM1线圈的一端,接触器KM1线圈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第一检测电路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电阻R1、指示灯LED1、反相器U1A、二极管VD1,第二检测电路、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与第一检测电路并联设置,且包括的电子元件和连接方式均与第一检测电路相同,第一检测电路、第二检测电路、第三检测电路、第四检测电路的并联输出端通过电阻R5接地,且通过电阻R6连接指示灯LED5的正极,指示灯LED5的负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LS1的负极,蜂鸣器LS1的正极通过开关S1连接第二电源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降压元件包括型号为7812的稳压芯片U2,稳压芯片U2的接地端接地,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1的一端和第二电源输出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同时对交流220V市电进行降压处理,避免单个开关电源本身出现问题时影响供电电源的稳定性,二极管VD5、VD6起到对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输出隔离作用,避免互相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稳压芯片U2将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输出的+24V电源降至+12V输出,再经电容C1滤波后作为蓄电池保护电路和报警电路的供电电源,即第二电源输出端的+12V电源。为了避免市电断电时工业用+24V电源失去供应,采用蓄电池BT1作为市电中断时的备用电源,但在长时间的市电断电情况下,蓄电池BT1长期使用会出现供电电压降低的情形,后级用电设备也会无法正常工作,为了避免蓄电池BT1使用过程中电压过低带来的不良影响,蓄电池保护电路对蓄电池BT1的工作电压进行实时监控保护。

本实用新型正常接通市电时,第一电源输出端的+24V电源经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中电阻R7、R8分压后送入运放器U3A中进行比较,此时,+12V电源和滑动变阻器RP1组成运放器U3A的比较端预设电压,预设电压的设定值根据蓄电池BT1最低允许输出电压设定,例如,本实用新型中设定蓄电池BT1最低允许输出电压为22V,则22V电压经电阻R7、R8分压后送入运放器U3A中的电压即为运放器U3A的比较端预设电压,其中调节滑动变阻器RP1的阻值可改变运放器U3A的比较端预设电压值。那么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中+24V电压的输入会使运放器U3A输出高电平,从而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DQ1线圈得电,常开触点闭合,继而接触器KM1线圈得电,联动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同时闭合,从而蓄电池BT1与第一电源输出端接通使蓄电池BT1处于浮充状态,同时蓄电池BT1也与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通。

当市电断电时,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二开关电源KGDY2失电不再工作,蓄电池BT1输出+24V电压使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继续供电输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蓄电池BT1的供电电压会降低,当蓄电池BT1的供电电压低于22V时,蓄电池电压检测电路中运放器U3A翻转,输出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从而三极管Q2截止,继电器JDQ1线圈失电,常开触点断开,继而接触器KM1线圈失电,联动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同时断开,蓄电池BT1停止供电,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也随之停止供电,从而对蓄电池BT1和后级用电设备形成保护,当市电恢复正常后,接触器KM1线圈重新得电,联动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同时闭合,蓄电池BT1也将重新进行充电。在蓄电池BT1放电的过程中,为电气维修人员提供充足的时间去检查市电断电原因,通过维修重新恢复供电,并且也为后级用电设备正常用电提供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时,报警电路中指示灯LED1-LED4均处于亮起状态,反相器U1A-U1D输出均为低电平,指示灯LED5不亮,三极管Q1截止,蜂鸣器LS1失电不工作。当本实用新型出现故障时,首先报警电路中指示灯LED5和蜂鸣器LS1得电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电气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此时电气维修人员可通过观察指示灯LED1-LED4的工作情况确定故障发生位置。例如,当指示灯LED1不亮,且LED2-LED4亮起时,说明第一检测电路输入端没有输入电压,导致反相器U1A翻转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触发报警,则可判断第一检测电路输入端的前级电路出现故障,此时电气维修人员就可直接确定第一开关电源KGDY1、第一断路器D1或与其连接的导线某处发生断路。同以上所述判断故障实施例,在指示灯LED1-LED4中1个或1个以上指示灯不亮时,也按照此实施例进行判断,避免由于线路复杂、维修工作耗时长,给工业生产也会带来延误影响,有效简化了维修工作的复杂度,减少维修时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市电停电时可以采用备用电源蓄电池BT1继续不间断地提供工业用+24V电源,并且在备蓄电池BT1放电期间进行实时监控保护,避免蓄电池BT1使用过程中电压过低给用电设备带来不良影响,在发生故障时,报警电路给电气维修人员提供故障发生点指示,有效简化了维修工作的复杂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和开发价值。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