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以及PCB自动封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43747发布日期:2019-03-30 08:4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检测机构以及PCB自动封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机构以及PCB自动封装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由于印刷电路板并非一般终端产品,因此在名称的定义上略为混乱,例如:个人电脑用的母板,称为主板,而不能直接称为电路板,虽然主机板中有电路板的存在,但是并不相同,因此评估产业时两者有关却不能说相同。再譬如,因为有集成电路零件装载在电路板上,因而新闻媒体称他为IC板,但实质上他也不等同于印刷电路板。我们通常说的印刷电路板是指裸板-即没有上元器件的电路板。

在现有的PCB板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生产完成的PCB板后续能够顺利与电子元器件实现电连接加工成PCBA板,对于产出后的PCB板,通常需要对PCB板进行功能测试,例如,对PCB板进行电导通测试,检验PCB板内部的回路是否可以导电;又如,对PCB板进行裂痕检测,检验PCB板的表面是否存在裂痕。就针对裂痕检测一说,现有的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采用的是人工裂痕检测的方式,单凭肉眼去对PCB板进行裂痕检验,肉眼检测方式容易对PCB板进行误判断,而且当检验人员长时间用眼时,容易因视觉疲劳而导致误判断;此外,人工检验的方式的检验效率也是否低下,严重影响企业的产出,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对自动对PCB板进行裂痕检验的,提高检验效率的以及降低误判断的检验机构以及PCB自动封装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检测机构,包括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和所述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基座上,并且所述传输装置的输入端临近上料机构的输入端设置;

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治具安装台、第一水平引导轨、第一水平滑动块、第一水平驱动组件、第一升降引导轨、第一升降块、第一升降驱动组件、多个吸取组件和多个物料放置治具,所述治具安装台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第一升降引导轨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第一水平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引导轨上,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水平滑动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水平滑动块沿第一水平引导轨做往返式移动,所述第一升降引导轨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滑动块上,所述第一升降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引导轨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水平滑动块上,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轴与所述第一升降块驱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升降块向靠近或者远离基座的方向移动,多个所述吸取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块上,多个所述物料放置治具均设置于所述治具安装台上,在一个所述物料放置治具中,所述物料放置治具上开设有物料放置槽,所述物料放置槽用于嵌置PCB板;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第一CCD检测装置和第二CCD检测装置,所述第一CCD检测装置临近所述治具安装台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临近所述治具安装台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一CCD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CCD检测头、第一调焦组件和第一光源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架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第一CCD检测头、所述第一调焦组件和所述第一光源组件顺序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并且所述第一CCD检测头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调焦组件连接,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CCD检测头、第二调焦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于基座上,所述第二CCD检测头、所述第二调焦组件和所述第二光源组件顺序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并且所述第二CCD检测头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二调焦组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吸取组件包括真空启动器和真空吸嘴,所述真空启动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块上,所述真空吸嘴设置于所述真空启动器上,并且所述真空吸嘴与所述真空启动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吸嘴上开设有多个真空孔,各所述真空孔均与所述真空启动器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真空孔以所述真空吸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放置治具包括物料承载面板、安装面板和多个缓冲柱体,所述安装面板设置于所述治具安装台上,多个所述缓冲柱体的一端均与所述安装面板连接,多个所述缓冲柱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物料承载面板连接,所述物料放置槽开设于所述物料承载面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物料放置治具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槽的一侧壁上,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物料放置槽的另一侧壁上,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间距等于PCB板的宽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摩擦条纹,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摩擦条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CCD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辅助照明组件,所述第一辅助照明组件包括第一握持件、第一角度调整杆和第一辅助照明光源灯,所述第一握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光源组件上,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杆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握持件上,第一辅助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角度调整杆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一辅助照明光源灯上设置有多个第一LED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CCD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辅助照明组件,所述第二辅助照明组件包括第二握持件、第二角度调整杆和第二辅助照明光源灯,所述第二握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光源组件上,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杆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握持件上,第二辅助照明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角度调整杆的第二端上,所述第二辅助照明光源灯上设置有多个第二LED灯。

一种PCB自动封装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检测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以及PCB自动封装设备,通过设置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水平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水平滑动块沿第一水平引导轨水平移动,第一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升降块沿第一升降引导轨竖直移动,调整吸取组件到预定的吸取和放置工位,对PCB板进行吸取和下放操作;第一CCD检测装置和第二CCD检测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对PCB板两侧进行CCD检测,有效地防止PCB板中存在裂痕,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检测,自动检测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防止误判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PCB自动封装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检测机构和不良品分选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下料封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在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在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下料封装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PCB自动封装设备10,包括基座100、上料机构、检测机构200、不良品分选机构300和下料封装机构400,上料机构、检测机构200、不良品分选机构300和下料封装机构400分别设置于基座100上;上料机构用于对PCB板进行上料操作,检测机构200用于对PCB进行CCD检测,不良品分选机构300用于对PCB板进行分选操作;下料封装机构400用于对PCB板进行下料以及封装操作。如此,通过设置基座100、上料机构、检测机构200、不良品分选机构300和下料封装机构400,完成对PCB板的自动检验和自动封装,上述过程全程自动化,不需要人工操作,大大提高的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和阻挡装置,振动盘和阻挡装置分别设置于基座100上,并且阻挡装置位于振动盘的输出端设置,阻挡装置包括上料支撑台、挡板、挡板驱动组件和第一红外感应器,上料支撑台设置于基座上,上料支撑台的输入端与振动盘的输出端连通,上料支撑台上开设有入料通道,挡板滑动设置于上料支撑台上,并且挡板临近上料支撑台的输出端设置,挡板驱动组件设置于上料支撑台上,挡板驱动组件的驱动轴与挡板驱动连接,挡板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挡板向靠近或者远离上料支撑台的输出端方向移动,第一红外感应器设置于上料支撑台的输出端上。如此,振动盘江PCB板源源不断振动输出至入料通道中,当PCB板即将到达入料通道的输出端时,阻挡装置启动工作,挡板驱动组件驱动挡板往靠近入料通道的输出端的方向移动,挡板阻挡PCB板继续向前移动,等待下一工位对PCB板进行吸取。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挡板驱动组件为气缸。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上料机构还包括多个辅助上料组件,入料通道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多个辅助上料组件均转动设置于安装槽内,在一个辅助上料组件中,辅助上料组件包括旋转轴和辅助上料滚轮,旋转轴的端部转动设置于安装槽内,辅助上料滚轮设置于旋转轴上。如此,多个辅助上料组件的设置可以提高PCB板的运输效率,利用辅助上料滚轮,提高PCB板的上料传输速率。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辅助上料组件还包括防滑件,防滑件上设置有多个防滑条纹。如此,防滑件增加辅助上料滚轮与PCB板之间的摩擦力。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每相邻两个防滑条纹之间设置有间隔。如此,每相邻两个防滑条纹之间设置有间隔使得摩擦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阻挡装置还包括防护组件,防护组件转动设置于上料支撑台上,并且防护组件位于入料通道的正上方。如此,防护组件用于保护PCB板,防止PCB板损坏。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防护组件包括安装轴和玻璃防护盖,安装轴转动设置于上料支撑台上,玻璃防护盖设置于安装轴上,并且玻璃防护盖位于入料通道的正上方。如此,当用户需要调整PCB板的位置时,打开玻璃防护盖,将需要调整位置的PCB板调整好即可;玻璃防护盖起到保护PCB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和图2,在一实施方式中,检测机构200包括传输装置210和检测装置220,传输装置210和检测装置220分别设置于基座100上,并且传输装置210的输入端临近上料机构的输入端设置;传输装置210包括治具安装台211、第一水平引导轨、第一水平滑动块、第一水平驱动组件、第一升降引导轨、第一升降块、第一升降驱动组件、多个吸取组件212和多个物料放置治具213,治具安装台211设置于基座100上,第一升降引导轨设置于基座100上,第一水平滑动块滑动设置于第一水平引导轨上,第一水平驱动组件设置于基座100上,第一水平驱动组件的驱动轴与第一水平滑动块驱动连接,第一水平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水平滑动块沿第一水平引导轨做往返式移动,第一升降引导轨设置于第一水平滑动块上,第一升降块滑动设置于第一升降引导轨上,第一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第一水平滑动块上,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的驱动轴与第一升降块驱动连接,第一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升降块向靠近或者远离基座的方向移动,多个吸取组件212均设置于第一升降块上,多个物料放置治具213均设置于治具安装台211上,在一个物料放置治具213中,物料放置治具213上开设有物料放置槽,物料放置槽用于嵌置PCB板;检测装置220包括第一CCD检测装置221和第二CCD检测装置,第一CCD检测装置临近治具安装台211的一侧设置,第二CCD检测装置临近治具安装台211的另一侧设置,第一CCD检测装置221包括第一支撑架2211、第一CCD检测头2212、第一调焦组件2213和第一光源组件2214,第一支撑架2221设置于基座100上,第一CCD检测头2212、第一调焦组件2213和第一光源组件2214顺序设置于第一支撑架2211上,并且第一CCD检测头2212的检测端与第一调焦组件2213连接,第二CCD检测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二CCD检测头、第二调焦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第二支撑架设置于基座上,第二CCD检测头、第二调焦组件和第二光源组件顺序设置于第二支撑架上,并且第二CCD检测头的检测端与第二调焦组件连接。如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水平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水平滑动块沿第一水平引导轨水平移动,第一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升降块沿第一升降引导轨竖直移动,调整吸取组件到预定的吸取和放置工位,对PCB板进行吸取和下放操作;第一CCD检测装置和第二CCD检测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对PCB板两侧进行CCD检测,有效地防止PCB板中存在裂痕,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检测,自动检测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防止误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焦组件2213和第二调焦组件用于调整焦距。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吸取组件包括真空启动器和真空吸嘴,真空启动器设置于第一升降块上,真空吸嘴设置于真空启动器上,并且真空吸嘴与真空启动器连通。如此,真空吸嘴用于吸取PCB板。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真空吸嘴上开设有多个真空孔,各真空孔均与真空启动器连通。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真空孔以真空吸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物料放置治具213包括物料承载面板2131、安装面板2132和多个缓冲柱体,安装面板设置于治具安装台上,多个缓冲柱体的一端均与安装面板连接,多个缓冲柱体的另一端与物料承载面板连接,物料放置槽开设于物料承载面板上。如此,物料承载面板用于承载PCB板;多个缓冲柱体起到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物料放置治具还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设置于物料放置槽的一侧壁上,第二限位件设置于物料放置槽的另一侧壁上,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间距等于PCB板的宽度。如此,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对PCB板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摩擦条纹,第二限位件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摩擦条纹。如此,第一摩擦条纹和第二摩擦条纹用于增加PCB板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之间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CCD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辅助照明组件,第一辅助照明组件包括第一握持件、第一角度调整杆和第一辅助照明光源灯,第一握持件设置于第一光源组件上,第一角度调整杆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第一握持件上,第一辅助照明组件设置于第一角度调整杆的第二端上,第一辅助照明光源灯上设置有多个第一LED灯。如此,第一辅助照明组件用补充光线。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CCD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二辅助照明组件,第二辅助照明组件包括第二握持件、第二角度调整杆和第二辅助照明光源灯,第二握持件设置于第二光源组件上,第二角度调整杆的第一端转动设置于第二握持件上,第二辅助照明组件设置于第二角度调整杆的第二端上,第二辅助照明光源灯上设置有多个第二LED灯。如此,第二辅助照明组件用补充光线。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不良品分选机构300包括安装座310、横移引导轨320、横移滑动面板330、第一横移驱动组件340、第二横移驱动组件350、物料暂存放置组件360、废品下料通道370和废品下料盒380,安装座310设置于基座100上,横移引导轨320设置于安装座310上,横移滑动面板330滑动设置于横移引导轨320上,横移滑动面板330上开设有容置槽,第一横移驱动组件340设置于安装座310上,第二横移驱动组件350设置于横移滑动面板330上,第一横移驱动组件340的驱动轴与第二横移驱动组件350的驱动轴连接,第一横移驱动组件340的驱动轴和第二横移驱动组件350用于共同驱动横移滑动面板330沿横移引导轨320做往返式移动,物料暂存放置组件360容置于容置槽内,物料暂存放置组件360上开设有物料暂存槽,物料暂存槽用于放置PCB板,废品下料通道370的输入端临近安装座310设置于基座100上,废品下料通道370的输出端临近废品下料盒380设置,废品下料盒设置于基座上。如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PCB板检验为不良品时,第一横移驱动组件和第二横移驱动组件驱动横移滑动面板移动至预定放置工位,吸取组件将不良品的PCB板放入至物料暂存槽中,而后,吸取组件再次吸取PCB板,第一横移驱动组件和第二横移驱动组件再次驱动横移滑动面板移动至预定位置,此时,吸附组件不再吸附PCB板,PCB板会依靠重力从废品下料通道下滑至废品下料盒中。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不良品分选机构还包括空气抽取器,横移滑动面板上开设有多个真空吸孔,空气抽取器设置于横移滑动面板上,多个真空吸孔均与空气抽取器连通。如此,真空吸孔吸附物料暂存放置组件360,固定物料暂存放置组件360。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物料暂存放置组件360包括物料放置面板、定位面板和多个定位销,物料放置面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销的第一端均设置于定位面板上,多个定位销的第二端一一对应容置于定位孔内,物料暂存槽开设于物料放置面板上。如此,定位销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物料暂存放置组件还包括缓冲垫,缓冲垫设置于物料暂存槽的底部。如此,缓冲垫起到缓冲的作用。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缓冲垫为海绵缓冲垫。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不良品分选机构300还包括过载警报装置,过载警报装置设置于废品下料盒380内,过载警报装置包括废品放置面板、传感器和显示器,废品放置面板设置于废品下料盒内,传感器设置于废品放置面板内,显示器设置于废品下料盒的外侧壁上,并且显示器与传感器电连接。如此,过载警报装置起到提示用户废品下料盒380内是否装载过重的PCB板。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横移驱动组件为气缸。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横移驱动组件为气缸。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横移滑动面板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5、图6、图7和图8,在一实施方式中,下料封装机构400包括推料装置410、转移装置420和封装装置430,推料装置410、转移装置420和封装装置430分别设置于基座100上,推料装置410包括推料支撑座411、第二水平引导轨412、第二水平滑动块413和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14,推料支撑座411设置于基座100上,推料支撑座411上开设有推料传输通道,第二水平引导轨412设置于推料支撑座411上,第二水平滑动块413滑动设置于第二水平引导轨412上,第二水平滑动块413上设置有推料部4131,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14设置于推料支撑座411上,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14的驱动轴与第二水平滑动块413驱动连接,第二水平驱动组件414用于驱动第二水平滑动块413沿第二水平引导轨412做往返式移动;转移装置420包括支撑台体421、转移旋转块422、转移驱动组件423和吸附组件424,支撑台体421设置于基座100上,支撑台体421上开设有滑动槽4211,转移旋转块422上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滑动设置于滑动槽4211内,转移驱动组件413设置于支撑台体421上,转移驱动组件423的驱动轴与转移旋转块423驱动连接,转移驱动组件423用于驱动滑动块沿滑动槽4211做往返式运动,吸附组件424设置于转移旋转块422上;封装装置430包括下料支撑台体431、第一主动收卷组件432、第一从动放卷组件433、PCB板储存卷带434、卷带驱动组件、第二主动收卷组件435、第二从动放卷组件436、封装带体和保压组件437,下料支撑台体431设置于基座100上,第一主动收卷组件432设置于下料支撑台体431的一端上,第一从动放卷组件433设置于下料支撑台体431另一端上,PCB板储存卷带434滑动设置于下料支撑台体431上,PCB板储存卷带434的一端与第一主动收卷组件432连接,PCB板储存卷带434的另一端与第一从动放卷组件433连接,PCB板储存卷带434上开设有PCB板封装槽4341,并且PCB板储存卷带434的边缘两侧位置处开设有多个插接孔4342,卷带驱动组件435设置于下料支撑台体431上,卷带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主动齿条,驱动电机设置于下料支撑台体上,主动齿条与驱动电机的驱动轴驱动连接,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主动齿条转动,主动齿条上设置有多个插接凸起,第二主动收卷组件435设置于基座100上,第二从动放卷组件436设置于基座100上,封装带体的一端与第二主动收卷组件435连接,封装带体的另一端与第二从动放卷组件436连接,保压组件437设置于下料支撑台体431上,保压组件437用于按压封装带体于PCB板储存卷带434上。如此,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PCB板放置在推料传输通道时,第二水平驱动组件驱动第二水平滑动块滑动,第二水平滑动块利用推料部将PCB板推送至预定吸附工位,当PCB板到达预定的吸附工位时,转移驱动组件驱动转移旋转块移动至预定吸附工位,吸附组件将PCB板转移至PCB板储存卷带中,此时,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条,带动PCB板储存卷带移动,与此同时,第一主动收卷组件和第二主动收卷组件启动工作,第一主动收卷组件对PCB板储存卷带收卷,第二主动收卷组件对封装带体的残留物进行收卷,保压组件的设置将封装带体粘接至PCB板储存卷带,完成对PCB板的自动封装。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吸附组件包括真空抽送器和吸附头,真空抽送器设置于转移旋转块上,吸附头设置于吸附头与真空抽送器连通。如此,吸附头用于吸附PCB板。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吸附头上开设有多个吸附孔,多个吸附孔以吸附头的中心轴线呈放射状分布。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转移装置还包括第一引导块、第二引导块、第一引导轨和第二引导轨,第一引导块设置于转移旋转块的一端上,第一引导轨设置于支撑台体上,第一引导块滑动设置于第一引导轨上,第二引导块设置于转移旋转块的另一端上,第二引导轨设置于支撑台体上,第二引导块滑动设置于第二引导轨上。如此,第一引导块、第二引导块、第一引导轨和第二引导轨起到引导的作用。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主动收卷组件包括第一装配架、第一收卷转盘和第一收卷电机,第一装配架设置于基座上,第一收卷转盘转动设置于第一装配架上,第一收卷电机设置于第一装配架上,并且第一收卷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一收卷转盘驱动连接,第一收卷电机用于驱动第一收卷转盘转动,PCB板储存卷带的一端与第一收卷转盘连接。如此,第一收卷电机驱动第一收卷转盘对PCB板储存卷带434进行收卷。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主动收卷组件包括第二装配架、第二收卷转盘和第二收卷电机,第二装配架设置于基座上,第二收卷转盘转动设置于第二装配架上,第二收卷电机设置于第二装配架上,并且第二收卷电机的驱动轴与第二收卷转盘驱动连接,第二收卷电机用于驱动第二收卷转盘转动,PCB板储存卷带的一端与第二收卷转盘连接。如此,第二收卷电机驱动第二收卷转盘对封装带体进行收卷。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保压组件包括多个保压滚轮,多个保压滚轮均设置于下料支撑台体上,并且多个保压滚轮均用于按压封装带体于PCB板储存卷带上。如此,保压滚轮用于对封装带体保压,将封装带体固定粘接在PCB板储存卷带434。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方式中,保压滚轮上设置有弹性件。如此,弹性件起到缓冲的作用。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检测机构以及PCB自动封装设备,通过设置传输装置和检测装置。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第一水平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水平滑动块沿第一水平引导轨水平移动,第一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升降块沿第一升降引导轨竖直移动,调整吸取组件到预定的吸取和放置工位,对PCB板进行吸取和下放操作;第一CCD检测装置和第二CCD检测装置的设置可以使得对PCB板两侧进行CCD检测,有效地防止PCB板中存在裂痕,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检测,自动检测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防止误判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