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被动可变深声呐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3054发布日期:2019-03-19 21:57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被动可变深声呐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呐探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被动可变深声呐系统。主要应用水下探测目标、收集声学情报。



背景技术:

随着潜艇的噪声越来越小,传统水面舰的舰载被动拖曳阵声呐越来越难有效探测到潜艇的动向,对于未来海战中越来越处于劣势。主被动声呐集成了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因主动声呐发射声波遇到障碍反射的特性,能够改变因潜艇的超低噪声或静默状态无法探测的现状。当前,主要的主被动声呐多为主被动分离,双绞盘,分别布放的形式,其主要缺陷是收放使用不方便,使用过程中,主动声呐和被动阵缆存在相互缠绕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1、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使用,采用单绞盘方式,一体化布放回收的可变深声呐系统。

2、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主被动可变深声呐系统, 包括工作箱体、数据处理显示系统、绞车系统、滑车系统、托板模块、发射阵模块和抱紧装置,所述工作箱体一侧有开门,内部水平安装有导轨;所述数据处理显示系统固定于工作箱体内,负责处理和显示数据;所述绞车系统固定于工作箱体内,用于发射阵模块的回收和释放;滑车系统固定于导轨上,可沿导轨滑动,用于固定托板模块;托板模块安装于滑车系统上,可以由滑车系统控制移动并控制倾斜以便释放和回收发射阵模块,托板模块上安装有抱紧装置,所述发射阵模块通过抱紧装置安装于托板模块内,并通过复合缆与绞车系统相连接;所述复合缆采用橡胶套硫化固定,内部包括被动声呐缆和抗拉输电信号缆。通过复合缆的方式解决了主动声呐和被动阵缆相互缠绕的问题,通过绞车系统和复合缆共同解决了一体化布放及回收的问题。

进一步的,为了通过控制发射模块的深度和姿态提高发射效果,所述发射阵模块包括前浮力舱、发射舱、后浮力舱以及尾舵板,各部分之间顺次连接,其中尾舵板是发射阵模块的深度和姿态调节装置;前浮力舱、后浮力舱用于调节浮力;发射舱是发射阵模块的发射组件;所述复合缆为发射阵供电和提供驱动信号。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复合缆的水密性以及强度,所述复合缆采用光电复合抗拉型缆,采用所述硫化套硫化接头,保证水密,并连接被动声呐缆和抗拉输电信号缆;抗拉输电信号缆为主动声呐模块提供供电并传输由深度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采集的信息以及提供抗拉强度;外挂型被动声呐缆外挂在复合缆上,并被硫化套固定于抗拉输电信号缆上;深度传感器连接在抗拉传输缆上,并被硫化套保护;姿态传感器连接在抗拉输电信号缆上,并被硫化套保护。

进一步的,为了反馈发射阵模块的深度,所述发射阵模块安装有深度和姿态传感器。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外挂型被动声纳的流体阻力,所述橡胶套最大直径等于复合缆的直径。

进一步的,为了快速安拆装,所述工作箱体顶部设有吊环;为方便使用,其内部设有照明系统。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发射阵模块滑上托板模块,托板模块上安装有导轮。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发射阵模块滑上滑车托板,所述滑车安装有液压伸缩杆,可控制滑车托板倾斜至水面以下。

进一步的,为了控制外挂型被动声纳的直线度,所述发射阵模块采用后置方式,利用发射阵模块的流体阻力。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外挂型被动声呐被干扰,所述外挂型被动声呐缆采用光纤阵。

如上所述的系统操作流程主要包括:

第一步,释放发射阵:

准备就绪后,绞车系统松掉刹车,滑车系统沿导轨向外移动,移动出甲板后,控制托板模块倾斜,倾斜海面后,抱紧装置打开,发射阵模块在重力作用下沿托板模块向下滑动,发射阵模块的流体阻力牵引复合缆完成释放。

第二步,发射阵工作:

根据深度传感器25和姿态传感器26传回的数据,随时调整尾舵板35的旋转角度,以达到调节被动阵和发射阵模块的深度和姿态目的。

第三步,回收发射阵:

绞车系统动作,回收复合缆到绞车系统上,发射阵模块受牵引到托板模块上,抱紧装置动作抱紧发射阵模块,滑车系统控制托板模块返回工作箱体完成回收动作。

3、实用新型起到的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这种主被动可变深声呐系统,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高的特点,其采用滑车方式收放主动声呐阵模块,主动声呐阵模块无需直接起吊,只需顺着滑道滑上托板,然后滑车上安装的抱紧装置抱紧主动声呐阵模块,滑车回收即可完成回收动作;其采用被动阵外挂于复合缆上,减小了流噪声的影响;其采用舵板控制主动声呐阵模块深度,进而控制全部湿端部分的深度;其采用浮力舱控制主动声呐阵模块的浮力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爆炸结构图。

图中,1、工作箱体;2、数据处理显示系统;3、绞车系统;4、滑车系统;5、托板模块;6、发射阵模块;7、抱紧装置。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外挂型被动声呐缆图。

图中,21、复合缆;22、硫化套;23、抗拉输电信号缆;24、外挂型被动声呐缆;25、深度传感器;26、姿态传感器。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发射阵模块图。

图中,21、复合缆;32、前浮力舱;33、发射舱;34、后浮力舱;35、尾舵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被动可变深声呐系统,其工作箱体1顶部设有吊装用的吊环,一侧有开门,内装有滑车系统4使用的导轨;数据处理显示系统2负责处理和显示数据,安装在工作箱体1内;绞车系统3安装在工作箱体内,用于阵缆的回收和释放;滑车系统4安装于工作箱体内的导轨上,可沿导轨滑动向阵缆释放方向滑动,用于固定托板模块5;托板模块5安装于滑车系统4上,可以由滑车系统4控制向外移动并控制倾斜以便释放和回收发射阵模块6;发射阵模块6连接复合缆,负责发射声学信号;抱紧装置7安装于托板模块5上,用于抱紧发射阵模块6。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被动可变深声呐系统,其复合缆21为光电复合抗拉型缆;硫化套22硫化接头,保证水密,以及连接被动声呐缆23和抗拉输电信号缆24;抗拉输电信号缆23为主动声呐模块提供供电并传输由深度传感器25和姿态传感器26采集的信息以及提供抗拉强度;外挂型被动声呐缆24外挂在复合缆21上,并被硫化套22固定于抗拉输电信号缆23上;深度传感器25连接在抗拉传输缆23上,并被硫化套22保护;姿态传感器26连接在抗拉输电信号缆23上,并被硫化套22保护。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被动可变深声呐系统,其复合缆31连接发射阵模块,并为其供电和提供驱动信号;前浮力舱32和后浮力舱34为发射阵模块提供浮力;发射舱33为发射阵模块的发射组件;尾舵板35是发射阵模块的深度和姿态调节装置。

操作流程说明

1.释放过程:

准备就绪后,图1中绞车系统3松掉刹车,滑车系统4沿导轨向外移动,移动出甲板后,控制托板模块5倾斜,倾斜海面后,抱紧装置7打开,发射阵模块6在重力作用下沿托板模块5向下滑动,发射阵模块的流体阻力牵引复合缆21完成释放。

2.工作状态:

根据图2中深度传感器25和姿态传感器26传回的数据,随时更改图3中尾舵板35的旋转角度,以达到调节被动阵和发射阵模块的深度和姿态目的。

3.回收过程:

图1中绞车系统3动作,回收复合缆21到绞车系统3上,发射阵模块6受牵引到托板模块5上,抱紧装置7动作抱紧发射阵模块6,滑车系统4控制托板模块5返回工作箱体1完成回收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