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靶标食源性病原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5789发布日期:2019-03-02 03:04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靶标食源性病原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靶标食源性病原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得到了愈加广泛的关注,在所有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包括微生物因素、化学物理以及有毒动植物因素中,微生物因素是最重要的致病因素,高居第一位。食源性病原菌作为一种常见微生物,分布极为广泛,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研究势在必行。

随着现代食品卫生及检测领域的发展要求,在复杂的环境样本中对靶标食源性病原菌进行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快速检测,对试验研究型到临床应用型的转变成为当前迫切发展所急需的,这导致了不同便携式分析设备在病原菌检测领域的创新应用。例如,血糖仪、手提气压计、生物芯片等均在病原菌检测领域有所应用。尽管这些仪器具有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低等优势,但其成本较高,使用寿命有限。因此,开发新型简易装置,在生物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针对靶标食源性病原菌进行检测的便携式分析设备存在的成本高且使用寿命有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靶标食源性病原菌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靶标食源性病原菌的装置,包括:

产气瓶,所述产气瓶内盛装待检液;

安装在产气瓶瓶口处的橡胶塞;

插入橡胶塞内且通入产气瓶内部的一次性医用针头;

与一次性医用针头相连通的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

注入到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内部的染料标记物;

尺子,用于测量染料标记物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内部行走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产气瓶采用透明玻璃瓶。

进一步的,检测时,通过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向产气瓶中注入产气底物,所述待检液与产气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气体,气体通过一次性医用针头流入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内部,推动染料标记物行走,利用所述染料标记物行走的距离计算出待检液中的靶标食源性病原菌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产气底物为H2O2或硼烷氨络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待检液包括:待测样品以及能够与产气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气体的化学物质。

进一步的,所述能够与产气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气体的化学物质为:MnO2杂化纳米花传感器、铂-纳米花、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钴。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医用针头通过连接器与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的长度为150cm,内径为1.6mm,外径为2.0mm。

进一步的,所述染料标记物采用墨水或ABTS。

进一步的,所述尺子采用软尺,所述尺子的长度为15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医学上常见的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来检测靶标食源性病原菌,这种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非常常见,成本也比较低,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实用性强等优势,在日益发展的新型检测领域中,为病原菌快检提供了新的开发潜能,在人类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无需电子设备辅助、重复利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点,可实现快速低浓度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符合现代食品卫生及检测领域的发展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靶标食源性病原菌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产气瓶,2、待检液,3、气体,4、橡胶塞,5、一次性医用针头,6、连接器,7、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8、染料标记物,9、尺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检测靶标食源性病原菌的装置,主要包括:产气瓶1、待检液2、气体3、橡胶塞4、一次性医用针头5、连接器6、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染料标记物8、尺子9。

产气瓶1采用透明玻璃瓶。

产气瓶1内盛装待检液2。待检液2中含有待测样品以及能够与产气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气体的化学物质。产气底物采用H2O2或硼烷氨络合物等,只要能够产气的所有物质均可。能够与产气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气体的化学物质可以是MnO2杂化纳米花传感器(包括修饰生物素Biotin的食源性病原菌抗体、标记链霉亲和素SA的磁珠、MnO2杂化纳米花)、铂-纳米花、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钴,还可以是其他能够与产气底物发生产气作用的物质,不限于上述三种。

橡胶塞4安装在产气瓶1瓶口处。

一次性医用针头5插入橡胶塞4内且通入产气瓶1内部。

一次性医用针头5通过连接器6与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相连通。

连接器6可以是与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相同材质的材料制成的,其两端分别与一次性医用针头5和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相连,其具体结构不限制,只要能实现一次性医用针头5和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的连通即可。

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的长度为150cm,内径为1.6mm,外径为2.0mm。

适量的染料标记物8注入到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内部。染料标记物8可以采用墨水、ABTS等带颜色的液体均可。

尺子9采用软尺,其长度为150cm。利用尺子9测量染料标记物8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内部行走的距离。

检测时,将一次性医用针头5插入橡胶塞4中,将染料标记物8注入到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与一次性医用针头5的连接起始部位,通过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向产气瓶1中注入产气底物,待检液2与产气底物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气体3,气体3通过一次性医用针头5流入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延长线7内部,推动染料标记物8行走,利用染料标记物8行走的距离计算出待检液2中的靶标食源性病原菌浓度。

计算时,靶标食源性病原菌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时,对应有一个线性方程,即Y=a*X+b,a和b均为常数,Y为染料标记物8行走的距离,X为靶标食源性病原菌浓度。通过测量染料标记物8行走的距离Y计算出靶标食源性病原菌浓度X,实现对靶标食源性病原菌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对靶标大肠杆菌O157:H7进行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最低检测限可达7.62cfu/mL。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对沙门氏菌检测,沙门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可达2.47cfu/mL。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