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棒直径、强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5022发布日期:2019-04-05 20:57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芯棒直径、强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软管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芯棒直径、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软管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尼龙芯棒等软芯棒来作为汽车制动软管的内模,起到模具的作用,汽车制动软管成型后还需要将芯棒抽出,抽出后的芯棒还会被接起来重新使用,直到芯棒达不到使用强度,才会将芯棒废弃,此外,为了确保汽车制动软管内径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芯棒的直径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芯棒使用前要进行强度和直径的检测,使其符合生产要求,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通过人工拉拽来检测芯棒的强度,这样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检测效果并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芯棒直径、强度检测装置,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一种芯棒直径、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台以及固定在支撑台上的激光测径仪,所述激光测径仪的一侧固定强度检测装置,所述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固定在壳体内的第一滚轴,所述壳体的两侧各设置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第一滚轴的外径高度低于进线孔和出线孔的高度,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以及第一滚轴中心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激光测径仪的另一侧固定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水平安装的两个辊筒以及竖直安装的两个辊筒,两个辊筒存在间隙以使芯棒穿过。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滚轴,两个第二滚轴与第一滚轴三者中心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滚轴固定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的侧壁上设置长形孔,所述第二滚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螺杆,两端螺杆分别穿过两侧的长形孔并通过螺母将第二滚轴固定在壳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支撑台包括底座、支撑柱以及安装台,所述支撑柱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安装台和底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芯棒直径、强度检测装置,可以代替人工实现芯棒强度和直径的检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芯棒强度和直径的同时检测,大大节省了人工,且检测效果比较好,较低企业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芯棒与各装置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标号:1、支撑台; 2、激光测径仪; 3、强度检测装置;4、壳体; 5、第一滚轴;6、进线孔;7、出线孔; 8、限位装置;9、辊筒;10、第二滚轴; 11、长形孔;12、螺杆;13、底座; 14、支撑柱;15、安装台;16、螺母;17、芯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棒直径、强度检测装置,包括支撑台1以及固定在支撑台1上的激光测径仪2,所述激光测径仪2为北京瑞德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LDM501的激光测径仪,所述支撑台1包括底座13、支撑柱14以及安装台15,所述支撑柱14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安装台15和底座13;所述底座13上设置安装孔,用于固定在车间地面上,所述激光测径仪2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台15上,所述激光测径仪2的一侧固定强度检测装置3,所述强度检测装置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台15上,所述强度检测装置3包括壳体4以及固定在壳体4内的第一滚轴5,所述壳体4的两侧各设置进线孔6和出线孔7,所述第一滚轴5的外径高度低于进线孔6和出线孔7的高度,所述进线孔6和出线孔7在同一水平高度,所述进线孔6和出线孔7以及第一滚轴5中心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由于第一滚轴5的外径高度低于进线孔6和出线孔7的高度,当芯棒经过第一滚轴5时,第一滚轴5会给芯棒一定的压力,强度不高的芯棒因此会断开,起到检测芯棒强度的目的,此外激光测径仪2对芯棒的直径进行检测,以使芯棒符合其直径要求。

所述激光测径仪2的另一侧固定限位装置8,所述限位装置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台15上,所述限位装置8包括水平安装的两个辊筒9以及竖直安装的两个辊筒9,两个辊筒9存在间隙以使芯棒穿过,通过水平和竖直安装的两个辊筒9限制芯棒上下左右运动,防止芯棒跑偏。

所述第一滚轴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第二滚轴10,两个第二滚轴10与第一滚轴5三者中心之间的连线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滚轴10固定在壳体4的内部,所述壳体4的前后两侧的侧壁上设置长形孔11,所述第二滚轴1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螺杆12,两端螺杆12分别穿过两侧的长形孔11并通过螺母16将第二滚轴10固定在壳体4的内部,通过此设置可以手动调节第二滚轴10的高度,从而改变检测的强度,第二滚轴10设置的越高,强度检测等级越高,从而能适应不同材质、不同直径芯棒的检测要求。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