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张力弯曲试验用电缆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2009发布日期:2019-02-10 22:52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张力弯曲试验用电缆头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缆张力弯曲试验用电缆头固定装置,主要适用于大截面、超高压海底电缆。



背景技术:

超高压、大截面海底电缆安装维修时受到各种张力,使用前需要模拟安装维修等各过程受到的张力进行试验,以验证海底电缆是否承受各种张力。

现有的一种张力弯曲试验电缆头装置采用钢丝网套对试验电缆进行固定,网套是依靠钢丝对海缆表面挤压产生摩擦力来固定电缆,当海底电缆截面较大,根据实际敷设要求计算的张力较大时,钢丝网套难以承受较大的张力。钢丝网套依靠钢丝对电缆径向紧压产生的摩擦力来固定海底电缆,而实际电缆是整体受力,承受张力的主要部件是铠装丝和海缆导体,采用钢丝网套不能真实完整反映出实际安装维修等过程中海缆的真实受力分布情况。

现有的另一种装置是采用简单钢丝固定装置,该装置仅仅将海缆的钢丝铠装部分进行固定。小截面海缆以铠装金属丝承受的张力为主,导体部分承受的张力较小,在试验时候仅仅将铠装钢丝固定时进行试验与实际工程接近。对于大截面、超高压海底电缆而言,导体承受的张力可能会达到电缆整体受力的30%-60%,导体的张力不能忽略,采用传统简单的仅仅固定钢丝的装置不能真实反映海缆的受力。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缆张力弯曲试验用电缆头固定装置,能够同时固定铠装金属丝和导体,同时调节导体和铠装金属丝的受力分布,满足大截面,超高压海电缆的张力弯曲试验试验要求。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缆张力弯曲试验用电缆头固定装置,包括承力拉板、承力拉杆,所述承力拉杆固定在所述承力拉板上,所述承力拉板上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的通孔包括容纳海缆铠装丝穿过的第一通孔和容纳海缆导体通过的第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环向分布在所述承力拉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大于等于海缆铠装丝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环向分布在所述承力拉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通孔的数量与海缆导体数量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分布在所述第三通孔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承力拉板上设有容纳承力拉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承力拉杆的两端部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承力拉杆采用U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海缆导体穿过第三通孔并通过导体固定装置将导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导体固定装置包括穿入第三通孔内的压接杆,压接杆采用中空结构,一端容纳海缆导体穿过;所述压接杆的另一端设有螺纹,所述螺纹适配连接有调节螺母,通过所述调节螺母调节海缆导体与承力拉板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海缆导体与压接杆的一端通过压接、焊接、螺纹紧压方式连接固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将导体和铠装金属丝同时固定,电缆导体和铠装钢丝作为一个整体同时受力,试验更接近实际使用工况,改变以前采用钢丝网套,或者仅仅固定铠装金属丝的方式;

(2)本装置安装方便,能够满足各种截面、各种电压等级的海底电缆张力弯曲试验要求;

(3)采用螺母调节三个导体之间,导体与铠装金属丝之间的受力,保证受力均匀一致;

(4)适用性广,不同的规格仅需要更换导体固定装置即可,该装置能够满足多个型号规格海缆试验适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导体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与电缆连接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电缆张力弯曲试验用电缆头固定装置,包括承力拉板1、承力拉杆4,所述承力拉板1上分布有若干通孔,所述的通孔包括容纳海缆铠装丝穿过的第一通孔2、容纳承力拉杆4穿过的第二通孔9以及容纳海缆导体通过的第三通孔10。

本实施例中,承力拉板1优选采用圆形结构,与导体的截面形状类似。但是本实施例中不仅限于采用圆形结构,也可以采用非圆形结构,在不影响张力弯曲试验的前提下,可以采用非圆形结构的承力拉板1代替圆形结构的承力拉板1。

本实施例中,承力拉杆4优选采用U 型结构,两端插进第二通孔9中,拉杆两端用螺栓固定,螺栓与拉板之间设计采用垫片。但是本实施例中的承力拉杆4不仅限于采用U 型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结构的拉杆,主要用途是承受拉板的反向张力。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优选采用环向分布的结构形式,且均匀分布在承力拉板1的外侧边缘。第一通孔2的数量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其数量大于等于海缆铠装丝数量即可,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海缆铠装丝数量选用合适孔数的承力拉板。

本实施例中,第三通孔10同样采用环向分布的结构形式,且均匀分布在承力拉板1上。第三通孔10的数量没有具体的限制,只要其数量与海缆导体数量一致即可,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海缆导体数量选用合适孔数的承力拉板。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2分布在所述第三通孔10的外侧。这样是为了便分别固定安装铠装丝和导体,因为电缆结构中,铠装丝结构在导体的外侧,为了防止连接固定时相互缠绕,保证张力弯曲试验准确性以及安装便捷度,第一通孔2优选分布在所述第三通孔10的外侧。

且作为进一步优选,第一通孔2分布与所述第三通孔10的位置同轴心,这样就保证了铠装丝和导体受力一致,从而保证了证张力弯曲试验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海缆铠装丝6穿过第一通孔2,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海缆导体5穿过第三通孔10并通过导体固定装置3将导体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导体固定装置3包括穿入第三通孔10内的压接杆31,所述压接杆31采用中空结构,其一端可以容纳海缆导体5穿过,所述压接杆31的另一端设有螺纹33,所述螺纹33适配连接有调节螺母34,通过所述调节螺母34固定或者调节海缆导体5与承力拉板1之间的距离,调节海缆导体5在试验过程中的受力。

其中,海缆导体5的连接面32与压接杆31的一端可以通过压接、焊接、螺纹紧压方式连接固定。调节螺母34与承力拉板1之间还设有垫片35,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力,保护螺母和承力拉板1。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在具体与海缆8连接固定使用时,使用过程如下:

(1)将海底电缆的铠装丝6剪齐,均匀穿入第一通孔2中。将所有铠装丝6排列均匀并固定;

(2)将缆芯7中分离出海缆导体5并剪齐,将导体插入导体固定装置孔中,用液压装置将海缆导体5与导体固定装置固定好,依次固定多个导体;

(3)将多个导体固定装置穿入承力拉板1,分别套入垫片,在垫片外安装好调节螺母;

(4)调整调节螺母,使多个导体与钢丝受力均匀、一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