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业小气候观测仪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7700发布日期:2019-06-13 13:49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业小气候观测仪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小气候观测仪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政府气象部门通常会在田间设置气候观测站,观测光照强度、雨量、土壤湿度等。但是经研究发现雾霾对于作物影响也很大,夏天其遮盖太阳或落在植物叶片表面,影响作物生长。尤其严重的是四川盆地等盆地类地形,空气流通部畅,雾霾频发,遮盖太阳光照,并且附着在植物叶片表面。有研究发现,正常种植的西红柿种子在20天即可发育为幼苗,而在雾霾天气确花了两个多月。但是现有的农业观测仪器却没有测量雾霾的装置,此外,即使设置雾霾测量装置也仅仅能测量,而无法确定雾霾出现的大概位置,从而无法进行对应治理。此外,现有的雨量监测其通常是设置一个桶体通过检测桶体中液体深度从而检测雨量,然后人工倒掉其内的水,导致测量方式复杂,此外,田地内的叶子等也容易落入桶体顶部的过滤网上,影响雨水进入进而影响测量结果。而设置凸出桶体的过滤网,由于雨往往伴随风,导致雨倾斜下落,凸出桶体的过滤结构会导致过多的雨水落入桶体内,导致测量值比预计的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业小气候观测仪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感应气候中的各种指标及雾霾浓度,并对雾霾来源大概范围进行定位,同时降雨量测量准确。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农业小气候观测仪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上安装有第一雾霾感应器且其顶部安装有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底座上安装有雨量测量器;所述雨量测量器包括桶体,桶体内中部安装有倾斜过滤网;桶体对应倾斜过滤网的底部开有开口,开口底部上凸成形有挡边;倾斜过滤网下方安装有漏斗状挡板,漏斗状挡板底部连通有导管,导管内安装有流量感应器;桶体底部通过第二支杆固定在底座上;所述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包括外壳内成形有风道,风道中部成形有半径大于风道的透风腔;风道一端开口,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临近单向阀安装有第二雾霾感应器;外壳顶部成形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穿过有竖向滑杆;竖向滑杆顶部固定有迎风板,底部固定有与风道配合的堵塞;堵塞处于透风腔内;竖向滑杆连接有横向滑板;外壳内成形有与横向滑板配合的滑腔。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迎风板穿过有导向杆,导向杆通过支撑杆安装在外壳上。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导向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通过弹簧连接迎风板。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迎风板的迎风面凹陷成形有凹槽。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单向阀与透风腔之间的风道内安装有滑筒;风道通过丝杆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外壳上成形有与丝杆配合的第二滑道。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杆还安装有智能控制器,智能控制器通过电线电连接有风速感应器,风向感应器、空气感应器群、土壤湿度感应器、太阳能电池板、流量感应器、第一雾霾感应器和第二雾霾感应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空气感应器群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硫浓度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为四个或八个;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朝向各不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图;

图2为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农业小气候观测仪器,包括底座1,底座 1上固定有第一支杆2,第一支杆2上安装有第一雾霾感应器3且其顶部安装有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4;底座1上安装有雨量测量器5;所述雨量测量器5包括桶体51,桶体51内中部安装有倾斜过滤网52;桶体51对应倾斜过滤网52的底部开有开口53,开口53底部上凸成形有挡边54;倾斜过滤网52下方安装有漏斗状挡板55,漏斗状挡板 55底部连通有导管56,导管56内安装有流量感应器57;桶体51底部通过第二支杆58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4包括外壳41内成形有风道42,风道42中部成形有半径大于风道42的透风腔48;风道42一端开口,另一端安装有单向阀419,临近单向阀419安装有第二雾霾感应器43;外壳41顶部成形有第一滑道44,第一滑道44穿过有竖向滑杆45;竖向滑杆45顶部固定有迎风板46,底部固定有与风道42配合的堵塞47;堵塞47处于透风腔48内;竖向滑杆45连接有横向滑板49;外壳41内成形与横向滑板49配合的滑腔410。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如下:通过雨量测量器5测量雨量,雨和落叶等污染物自桶体51顶部落入,然后经过桶体51内部的倾斜过滤网 52,落叶等被过滤,雨水并自开口53落出,雨水进入漏斗状挡板55 经过导管56流出并经过流量感应器57记录。从而实现自动准确计量降雨量,不需要人工倒水。通过第一雾霾感应器3检测当地的雾霾浓度,通过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4记录雾霾产生的大概区域。其原理为:雾霾随风速的大小飘的距离不同,具体风越大,飘的越远,从而根据风速预测出雾霾飘的距离从而预测出气大概的产生地,从而能有针对性的治理,具体实现方式为:风速达到一定大小时,才可以吹动迎风板46压缩弹簧,使得风透过风道42被第二雾霾感应器43检测是否有雾霾及雾霾浓度,当风的速度过大时,迎风板46后移反而使得堵塞47将透风腔48右侧的风道42堵住,从而只检测一定速度风中的雾霾浓度;多个农业小气候观测仪器同时使用并设置观测不同范围的风速即可判断雾霾产生的范围。第一雾霾感应器3感应到雾霾而第二雾霾感应器43未感应到雾霾,则说明雾霾主要产生在当地。

为了可以调节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4的预测范围,迎风板46穿过有导向杆411,导向杆411通过支撑杆412安装在外壳41上。导向杆411上螺纹连接有螺栓413,螺栓413通过弹簧414连接迎风板 46。这样旋紧,或旋松螺栓413即可调整最弱风力吹动迎风板46的风力。

迎风板46的迎风面凹陷成形有凹槽。

单向阀419与透风腔48之间的风道42内安装有滑筒415;风道 42通过丝杆416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417;外壳41上成形有与丝杆 416配合的第二滑道418。这样前后滑动滑筒415即可调整最大风速的测量范围。

第一支杆2还安装有智能控制器6,智能控制器6通过电线7电连接有风速感应器8,风向感应器9、空气感应器群10、土壤湿度感应器11、太阳能电池板12、流量感应器57、第一雾霾感应器3和第二雾霾感应器43。

空气感应器群10包括空气温度传感器、空气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硫浓度传感器、一氧化氮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4为四个或八个;雾霾产生地预测结构4朝向各不相同。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导向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