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9060发布日期:2019-04-16 23:4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水环境监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环境监测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张,城市生活污水问题日益严重。从我国污水排放结构来看,居民污水排放量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之后的十多年间,居民污水在我国城市污水排放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且比重逐年增加。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质监测的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为客观的评价江河和海洋水质的状况,除上述监测项目外,有时需进行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水质监测是为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提供系统水质资料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科学管理和保护的基础。水质监测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环境监测、管理、规划、污染防治、生态预警等提供科学依据。

当前,对水质的监测方法主要有: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水质监测站实时在线监测、浮标式监测仪监测等。采样实验室分析方法需要采样,处理再测量,这样的测量结果虽然精度较高,但每次处理样品有限,耗时长,并且会带来二次污染;水质监测站实时在线监测因建立水质监测站成本高,监测站占地面积大、监测设备安装方式固定、不可移动,监测地点受环境因素影响等,无法广泛大面积布局;浮标式监测仪监测可以实现多点布局,实时在线监测,但当前的浮标式监测仪的浮台,一般采用由钢铁或工程塑料为原材料制成的一体式结构,平台笨重,体积庞大,不便于运输,也不便于安装。

为解决浮标式监测仪的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48463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浮台,包括浮体和连接件,连接件将单个浮体连接在一起,所述的浮体为空心结构,浮体设有连接凹槽Ⅰ、连接凹槽Ⅱ和连接扣,连接凹槽Ⅰ和连接凹槽Ⅱ上设有与连接扣配合使用的连接片,浮体与浮体之间通过连接扣和连接片并配合连接器连接;所述的浮体的上表面设有面连接装置。上述结构虽便于运输,但安装拆卸较为复杂,需要多次拆装连接件,且配件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便于运输,又便于安装拆卸,且制造成本低的水环境监测平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水环境监测平台,包括浮体,该浮体由若干单体依次上下插接环绕而成,至少在一对相邻单体的对应处设有用于防止单体发生上下偏移的锁扣。

为便于单体的组装,在各单体的对接面设有可相互卡接的插条或插槽,至少有一个单体的两对接面上均是设置的插条或插槽,所述锁扣至少设在只有插条或插槽的单体上。

为保证单体上下的底部松开,在所述浮体的侧面上缠绕有若干绑带。

为避免绑带脱落,在各单体对应处设有用于内置绑带的凹槽。

为便于凹糟的加工,所述浮体的外侧面采用上端大、下端小、中间为倒锥的三段式结构,所述凹槽水平设置在浮体的上端段和下端段上。

为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在各单体的对应处均设有一栏杆,相邻单体上的栏杆依次上下插接环绕成围栏。

为便于监测仪器的安放,所述浮体由若干扇形单体依次上下插接环绕成圆环状,在各单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支撑监测仪器的凸台。

在所述凸台设有用于防止监测仪器晃动掉落的圆形平台。

本实用新型将整体式的浮体设计成独立的的单体结构,拆分后运输更为方便;通过相邻单体的上下插接快速拼装成浮体,安装更为简单,不需要使用多于的零部件即可实现快速连接;在两相邻单体的对应处设置锁扣,可使组装后的浮体更加牢靠,实用性更好,安全性更高;当产品发生损坏时,只需更换存在损坏的一个单体即可,不需要将浮体进行完全更换,维修使用成本更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拆方便,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更利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体和栏杆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的标记及所对应的构件名称为:

1、浮体;2、单体;3、锁扣;4、绑带;5、栏杆;6、围栏;7、圆形平台;21、插条;22、插槽;23、凹槽;24、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从图1至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这种水环境监测平台,包括六个扇形的单体2、锁扣3和两个由钢条制成的绑带4,其中,

在五个单体2的两对接面的对应处分别设有与各单体2顶面贯通的插条21和插槽22,在一个单体2的两对接面的对应处设有与单体2顶面贯通的插条21;

六个扇形的单体2通过插条21与插槽22依次上下插接配合环绕形成圆环状的浮体1,该浮体1的外侧面采用上端大、下端小、中间为倒锥的三段式结构;

锁扣3设在只有插条21的单体2与其相邻单体2之间,用于防止单体2发生上下偏移;

在浮体1的上端段和下端段上均水平设置有一凹槽24,两绑带4分别缠绕在浮体1侧面并置于相应的凹槽24内,绑带4通过螺栓紧固在凹槽24内;

在各单体2的上表面外围对应处均设有一栏杆5,在个栏杆5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所在单体2两对接面相一致的插条21或插槽22,相邻单体2上的栏杆5随单体2一起依次上下插接环绕成围栏6。

从图1和图3还可以看出,在本实用新型各单体2的内壁对应处设有凸台24,当单体2组成浮体1后,监测仪器可直接安装在浮体1内的凸台24上;必要时,还可在凸台24上放置一与浮体1内壁相接的圆形平台7,监测仪器放置在圆形平台7上,可有效避免监测仪器随浮体1晃动而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在五个单体2的两对接面的对应处分别设有与各单体2顶面贯通的插条21和插槽22,在一个单体2的两对接面的对应处设有与单体2顶面贯通的插槽22。

在本实用新型中,也可在三个单体2的两对接面的对应处设置与单体2顶面贯通的插条21,在另三个单体2的两对接面的对应处设置与单体2顶面贯通的插槽22,设插条21的单体2与设插槽22的单体2交错布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浮体1顶部的外圆半径为1米、内圆半径为0.3米,栏杆5的高为0.5米,浮体1的上端段高0.3米、中端段高0.7米、下端段0.2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