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4912发布日期:2019-03-27 10:19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内部的剪力墙在最终施工结束后,需要使用工具检测其是否存在空洞,来保证墙体具有足够的隔音、隔热性能,现有的检测方便是检测人员手持响鼓锤敲击墙体,根据敲击的声音来判断是否存在空洞,但是手持响鼓锤检测时,无法对墙体表面进行均匀的检测,可以存在有遗漏或者重复检测的地方。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通过使检测墙体内空洞的响鼓锤安装在支撑台的上端,并使支撑台固定在底座的上端,使滚轮可以带动响鼓锤移动,能够均匀的对墙体的表面进行敲击检测,能够比较全面的检测出墙体内的空洞,其检测效率较高,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台和后框,所述支撑台通过升降杆安装在底座的上端,所述后框固定在支撑台后侧的上端,所述支撑台的中部通过铰链安装有锤身,所述锤身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锤头,所述底座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自锁轮,所述锤身前侧的支撑台上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后侧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锤头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为两个,且两个升降杆分布在底座与支撑台之间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自锁轮为两个,且两个自锁轮安装在底座下端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锤身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锤身右侧的支撑台上固定有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位于滑槽内,且连接杆通过右侧的限位板固定在滑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使检测墙体内空洞的响鼓锤安装在支撑台的上端,并使支撑台固定在底座的上端,使滚轮可以带动响鼓锤移动,能够均匀的对墙体的表面进行敲击检测,能够比较全面的检测出墙体内的空洞,其检测效率较高。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支撑台通过升降杆固定在底座上端,配合自锁轮,能够使响鼓锤在墙体的不同高度处往返运动,可以快速的对墙体的各个位置进行空洞检测。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在锤身的前侧固定有挡板,并在挡板的上端固定有弹簧,使锤头与弹簧接触后使弹簧将锤头弹出,使每次锤头锤击到墙体上的力度相同,更容易判断出空洞的大小,且锤身的连接杆在滑槽内运动,能够保证锤身的稳定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台;3、后框;4、锤头;5、锤身;6、铰链;7、升降杆;8、自锁轮;9、连接杆;10、限位板;11、滑槽;12、挡板;1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建筑墙体检测的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台2和后框3,所述支撑台2通过升降杆7安装在底座1的上端,所述后框3固定在支撑台2后侧的上端,所述支撑台2的中部通过铰链6安装有锤身5,所述锤身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锤头4,所述底座1的下端两侧均安装有自锁轮8,所述锤身5前侧的支撑台2上固定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的上端后侧固定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与锤头4相贴合。

其中,所述升降杆7为两个,且两个升降杆7分布在底座1与支撑台2之间的两侧。

其中,所述自锁轮8为两个,且两个自锁轮8安装在底座1下端的两侧。

其中,所述锤身5的右侧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锤身5右侧的支撑台2上固定有滑槽11。

其中,所述连接杆9位于滑槽11内,且连接杆9通过右侧的限位板10固定在滑槽11内。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移至需要检测墙体的一侧,然后使自锁轮8锁住底座1,通过升降杆7调整支撑台2的高度,使锤头4与弹簧13接触从而压缩弹簧13,然后松开手锤头4使弹簧13将锤头4弹出,锤身5上的连接杆9在滑槽11内运动,最终使锤头4敲击在墙体上,根据声音的特性判断出是否存在空洞和空洞的大小,然后可以使用记号笔标记,所开自锁轮8的锁定可以将装置移动走,从而对其他位置进行检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