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4516发布日期:2019-06-19 02:1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检测领域,具体涉及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岩土材料含水率测试装置或方法大部分都采取现场取样、室内测试的方式,由此导致含水率的测试过程需要较大的成本和较长的周期。而现场测试装置和方法则假定岩土体一定范围的含水率为常数,采用预埋式或其他方法进行固定点含水率的测试。然而实际中岩土体的含水率却是变化量,尤其在深度方向,则上述现场测试方法的准确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测试便捷,测试结果能更科学的反映软岩中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套设在第一筒体内的第二筒体和设置在第二筒体内的吸水组件,所述第一筒体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个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二筒体上开有与第一连通槽一一对应的第二连通槽;

所述第二筒体在第一筒体内转动,所述第一连通槽与第二连通槽对应,所述第二筒体内部与外界连通;或所述第一连通槽与第二连通槽相错,所述第一筒体侧壁遮盖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筒体侧壁遮盖第一连通槽。

作为优选,所述吸水组件包括沿第二筒体轴向设置的多个吸水件、用于隔离吸水件的多个隔离件和加压件,多个所述吸水件和多个隔离件均设置在第二筒体内,且两个吸水件之间均设有一个隔离件;所述加压件一端从第二筒体筒口伸入与离筒口处最近的一个隔离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通槽沿第一筒体轴向设置,所述第二连通槽沿第二筒体轴向设置。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旋转的把手和与第二筒体连接的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一端与第二筒体筒口一端连接,另一端伸出第二筒体外设有把手,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加压件穿过安装孔与隔离件连接,所述加压件与安装孔通过螺纹配合;所述把手转动,通过固定连接部带动第二筒体在第一筒体内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压件中部设有尺杆,所述尺杆贯穿加压件,并伸入到第二筒体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压件上设有手持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筒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筒体底端设有锥头,所述锥头呈锥形。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在测量软岩的含水率时,将第一筒体插入软岩中,并使得部分第一连通槽伸入至软岩中,然后旋转第二筒体使得第二连通槽与第一连通槽相对应,使得第二筒体的内部与外界连通,然后采用加压件向多个吸水件施加压力,使得多个吸水件均产生弹性形变,即产生径向的膨胀,使得多个吸水件均能通过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伸出第一筒体并与第一筒体外侧的软岩相接触,使得多个吸水件能从软岩中吸取软岩中的水分,由于多个吸水件和多个隔离件交错设置,使得每两个吸水件之间均设置有一个隔离件,使得相邻两个吸水件中的水分不会相互影响,能提高软岩不同深度含水量检测的精准性。通过每个吸水件的吸水之后的含水量则能检测出软岩中不同深度的含水量。并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及检测系统结构简单,便于组装,使用也方便,能提高软岩含水率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两种不同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IV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0-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0-第一筒体;110-第一连通槽;120-第一挡片;130-锥头;200-第二筒体;210-第二连通槽;220-第二挡片;230-连接组件;231-固定连接部;232-安装孔;233-把手;300-吸水组件;310-加压件;311-手持部;320-吸水件;330-隔离件;400-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用于检测软岩的含水率。其中,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结构简单,测试便捷,并能测试结果能更科学的反映软岩中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包括第一筒体100、第二筒体200和吸水组件300,其中,第二筒体200设置于第一筒体100的内部,并且第二筒体200的外周壁贴合于第一筒体100的内周壁。第二筒体200能相对于第一筒体100转动。另外,吸水组件300自第二筒体200的一端伸入至第二筒体200内部。其中,将第一筒体100插入至软岩中进行软岩含水率的检测。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第一筒体100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一连通槽110,第一连通槽110贯穿第一筒体100的周壁,并且第一连通槽110自第一筒体10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筒体100的另一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00为圆柱形,第一连通槽11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筒体100的延伸方向相同,即,第一连通槽110的延伸线为直线。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通槽110的延伸线也可以是沿第一筒体100外周壁上的螺旋线,使得第一连通槽110呈螺旋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00包括多个第一挡片120,多个第一挡片120等间距设置并且围成筒形,即,多个第一挡片120围设形成第一筒体100。另外,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挡片120之间形成第一连通槽110,即,多个第一挡片120共同形成了多个第一连通槽1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筒体100的外侧还设置有刻度,以便于操作工人判断第一筒体100插入软岩的深度。并且,第一筒体100远离吸水组件300的一端设置有锥头130,锥头130呈锥形。其中,本实施例中,锥头130为圆锥形。通过设置锥头130以便于操作工人将第一筒体100插入软岩中,节省了操作工人大量的精力,同时也能提高检测效率。

另外,第二筒体200的周壁上开设有第二连通槽210,第二连通槽210贯穿第二筒体200的周壁,并且第二连通槽210与第一连通槽110相适配,以使得第二筒体200在相对第一筒体100转动时能使得第二连通槽210与第一连通槽110相对应,以使得第二筒体200内部通过第一连通槽110和第二连通槽210与外界连通。或者第二筒体200相对于第一筒体100转动使得第一连通槽110和第二连通槽210相错,以使得第二筒体200的周壁遮盖第一连通槽110,以及使得第一筒体100的周壁遮盖第二连通槽21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筒体200包括多个第二挡片220,多个第二挡片220等间距设置并围成筒形,即,多个第二挡片220共同围成第二筒体200。另外,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挡片220之间形成第二连通槽210,即,多个第二挡片220共同形成了多个第二连通槽21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片220的数量与第一挡片120的数量相同。其中,第一挡片120和第二挡片220均为三个,三个第一挡片120共同形成了三个第一连通槽110,三个第二挡片220共同形成了三个第二连通槽210。使得第二筒体200在相对于第一筒体100转动时能便于三个第二连通槽210分别与三个第一连通槽110相对应,或者便于三个第二挡片220遮盖于三个第一连通槽110,以及同时三个第一挡片120遮盖于第二连通槽210。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片22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连通槽110的宽度,以使得第二挡片220能将第一连通槽110完全遮盖,避免外界通过第二挡片220与第一挡片120之间产生的缝隙连通于第二筒体200内部,保证了设置于第二筒体200内部的吸水组件300的测量可靠性。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4,吸水组件300包括加压件310、多个吸水件320和多个隔离件330,其中,多个吸水件320和多个隔离件330均设置于第二筒体200内部,并且多个吸水件320和多个隔离件330交错设置,即每两个隔离件330之间设置一个吸水件320,并且,其中多个吸水件320的排列方向与第一筒体100的延伸方向相同,以使得多个吸水件320能在第一连通槽110与第二连通槽210相对应时通过第一连通槽110和第二连通槽210与第一筒体100外侧的软岩接触以吸取不同深度的软岩中的水分,以检测软岩不同深度的含水率。通过隔离件330将相邻的两个吸水件320隔开,避免相邻的两个吸水件320之间相互影响,保证各个吸水件320对各个深度的含水率的检测的准确性。

另外,加压件310用于向多个吸水件320加压,使得多个吸水件320能产生弹性形变并通过第一连通槽110和第二连通槽210伸出第一筒体100并与软岩接触。即,其中加压件310向多个吸水件320加压使得吸水件320产生径向的弹性膨胀,以使得多个吸水件320能通过第一连通槽110和第二连通槽210伸出于第一筒体100与软岩相接触,以使得多个吸水件320能从软岩中吸取水分。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件310自第二筒体200的一端伸入第二筒体200,并且加压件310与远离第二筒体200另一端的隔离件33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其中,多个吸水件320和多个隔离件330交错设置,并且位于外侧的为隔离件330,加压件310连接于外侧的隔离件330,通过加压件310对隔离件330施压,隔离件330将压力传递至每一个吸水件320,使得每个吸水件320均受到压力产生径向膨胀并通过第一连通槽110和第二连通槽210伸出于第一筒体100以与软岩接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加压件310外周设置有外螺纹,并且加压件310通过外螺纹与第二筒体200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加压件310,使得加压件310跟随螺纹向隔离件330施加压力,以对多个吸水件320加压。通过加压件310跟随螺纹的旋向对隔离件330施压以便于对加压件310对吸水件320压力的控制,并且,能避免加压件310回退造成的压力流失的情况,即,能保证多个吸水件320持续保持与软岩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加压件310远离第二筒体200的一端设置有手持部311,手持部311自加压件310上沿加压件310径向向外延伸,即,在本实施例中,手持部311垂直于手持部311向外延伸,并且其中,手持部311为多个,多个手持部311等间距的分布于加压件310的圆周方向。其中,操作工人可以通过手握手持部311对加压件310进行旋转,以对隔离件330施加压力。

另外,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还包括连接组件230,其中,加压件310通过连接组件230与第二筒体200连接。连接组件230包括固定连接部231和把手233,其中固定连接部231固定连接于第二筒体200靠近加压件310的端部,并且固定连接部231的内部开设有与加压件310相适配的安装孔232,加压件310通过安装孔232连接于固定连接部231。并且,安装孔232内部设置有与加压件310上的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以使得加压件310能通过外螺纹与安装孔232的内螺纹配合与固定连接部231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连接部231为筒形,并且固定连接部231的部分伸入第二筒体200内部,安装孔232与固定连接部231同轴,以使得通过安装孔232伸入至第二筒体200内部与隔离件330相连接。另外,把手233自固定连接部231上沿固定连接部231的径向伸出于第二筒体200,即,在本实施例中,把手233固定连接于固定连接部231伸出于第二筒体200的部分,并且把手233沿固定连接部231的径向向外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工人通过手握把手233以将第二筒体200相对第一筒体100旋转。

另外,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还包括尺杆400,尺杆400贯穿加压件310伸入第二筒体200内部,并且尺杆400远离第二筒体200的一端伸出于加压件310。在本实施例中,尺杆400贯穿加压件310、多个隔离件330和多个吸水件320并伸入抵持于第二筒体200远离加压件310的端部,并且加压件310、多个吸水件320和多个隔离件330均能相对尺杆400滑动,以使得加压件310在相对第二筒体200移动并向多个隔离件330和多个吸水件320施加压力时时能保证尺杆400的稳固。并且,尺杆400上设置有刻度,以便于操作工人能根据加压件310相对尺杆400的移动距离判断施加于吸水件320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采用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检测软岩含水率的操作流程为,先将第一筒体100通过锥头130插入至软岩中。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筒体100插入软岩中前第二筒体200中的第二挡片220遮盖于第一连通槽110以及第一筒体100中的第一挡片120遮盖于第二连通槽210。在第一筒体100插入软岩中后,通过操作工人握住把手233并通过旋转固定连接部231带动第二筒体200相对第一筒体100旋转,并使得第一连通槽110与第二连通槽210相对应,即,使得第二筒体200的内部与外界连通,以使得设置有第二筒体200内部的多个吸水件320能与软岩接触。然后,操作工人能通过握住手持部311并通过手持部311旋转加压件310,使得加压件310对外侧的隔离件330施压,外侧的隔离件330将压力传递至多个吸水件320,使得吸水件320产生径向膨胀并通过第一连通槽110和第二连通槽210伸出于第一筒体100并与软岩接触。将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于软岩中放置一段时间过后,在旋转第二筒体200,以使得第二挡片220遮盖于第一连通槽110以及第一挡片120遮盖于第二连通槽210,然后将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去除软岩,并通过每个吸水件320中的含水量判断软岩中不同深度的含水率。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软岩含水率检测装置10结构简单,并且操作也简单,能高效地对软岩中不同深度的含水率进行测试,并且通过多个隔离件330将多个吸水件320相隔开,保证每个吸水件320之间不会相互影响,测试结果能更科学的反映软岩中含水率的变化规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