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液检测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0180发布日期:2019-05-24 20:5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漏液检测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漏液检测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电池包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对电池包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包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电池包的液冷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电池的工作环境,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液冷系统中冷却液体的泄漏同样会造成车辆和人员的损失。

目前针对电池包液冷板的漏液检测仅是单点漏液检测(电阻式、电容式液位传感器)或多点漏液检测或管路压力等方式,检测效果差,且无法精确和有效的检测电池包内部液冷板的漏液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漏液检测装置、系统及电动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检测效果差,且无法精确和有效的检测电池包内部液冷板的漏液情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装置,应用于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液冷板和电池模块,包括:保护层和检测线束,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液冷板一侧与所述液冷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层上设有渗透孔,所述检测线束上套设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与所述渗透孔连通,所述检测线束与电池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吸液管是否吸收到液体来确定所述电池包的漏液情况,当所述检测线束检测到所述电池包内存在漏液之后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构成通电回路。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保护层为橡胶。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线束是外表面为导体的铜丝或铝丝。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液管的材料为人造纤维的混合物或无纺布。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渗透孔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所述保护层的四周,所述检测线束围设在所述保护层的四周。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吸液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渗透孔连通。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漏液检测装置,还包括电池包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漏液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内,所述电池包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检测线束的一端连接。

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多个液冷板和多个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多个所述液冷板与多个所述漏液检测装置分别一一对应连接。

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检测线束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构成通电回路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当所述通电回路接通时控制电动汽车停止运行。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屏,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控制电动汽车停止运行时,所述显示屏同时显示漏液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保护层与液冷板固定到一起,保护层具有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液冷板的使用寿命,给电动汽车行车带来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同时保护层上设有渗透孔,在检测线束上套设吸液管,并且吸液管与渗透孔呈连通状态,可以使液冷板漏液之后液体及时从保护层的渗透孔进入,进而方便被吸液管吸收,从而使液体在漏出的第一时间只从吸液管上扩散,使液体与检测线束接触,提高了检测线束与液体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导通效果,提高了电池包内部漏液情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系统示意图。

图标:10-保护层;20-检测线束;30-渗透孔;40-吸液管;50-液冷板;60-电池管理系统;70-漏液检测装置;80-电池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爆炸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系统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如图1-4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漏液检测装置70,应用于电池包80,电池包80包括液冷板50和电池模块,包括:保护层10和检测线束20,保护层10位于液冷板50一侧与液冷板50固定连接,保护层10上设有渗透孔30,检测线束20上套设有吸液管40,吸液管40与渗透孔30连通,检测线束20与电池管理系统60连接,用于检测吸液管40是否吸收到液体来确定电池包80的漏液情况,当检测线束20检测到电池包80内存在漏液之后与电池管理系统60构成通电回路。

需要说明的是,该漏液检测装置70还可应用于检测电池包80内部电池模块的电芯等是否漏液,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设置。以下实施例具体仅以该漏液检测装置70应用于检测电池包80内液冷板50是否漏液为例进行说明,当然电池包80漏液情况还可以是电池模块等漏液,其实现方式与液冷板50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一一赘述。

具体的,该漏液检测装置70包括保护层10和检测线束20,将保护层10与液冷板50通过胶粘或熔粘等工艺技术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体化,并且直接将保护层10加工成很薄的带有渗透孔30的板状,渗透孔30也就是小孔,将检测线束20沿吸液管40穿入,吸液管40与渗透孔30呈连通状态。

示例的,将加工成一体化的该漏液检测装置70和液冷板50放置在电池包80内部适当的位置,具体位置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详细描述,并且可根据需要放置一个或者多个,在以下实施例中首先以放置一个漏液检测装置70和液冷板50为例进行说明。漏液检测装置70的检测线束20还与电池管理系统60连接,当液冷板50漏出液体之后,液体从保护层10上的渗透孔30进入,液体再被保护层10里的吸液管40吸收到,也就是检测线束20外套设的吸液管40吸收到,进而液体与保护层10里的检测线束20相接触,这时检测线束20与液冷板50漏出的液体和电池管理系统60共同构成通电回路,电池管理系统60视其为电池包80内部漏液做出相应的控制指示。

当上述电池包80内部放置的漏液检测装置70和液冷板50为两个时,其两个漏液检测装置70的检测线束20分别于电池管理系统60连接。当其中一个液冷板50漏液时,该液体与检测线束20跟电池管理系统60漏液构成一个通电回路,电池管理系统60可根据该通电回路判断是哪个液冷板50漏液;当两个液冷板50均漏液时,两个漏液检测装置70的检测线束20与电池管理系统60均构成通电回路,电池管理系统60判断出两个液冷板50均漏液;当上述电池包80内部放置的漏液检测装置70和液冷板50为多个时,其实现方式与放置的漏液检测装置70和液冷板50为两个类似,在此不一一赘述。

其中,加工保护层10时可以一同将带有吸液管40的检测线束20加工到内部,也可以等保护层10加工好之后再将带有吸液管40的检测线束20从其渗透孔30中穿入,吸液管40的直径大小不能太大,以免吸液管40不好固定在渗透孔30中。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层10具有防摩擦和支撑等作用,通过将保护层10与液冷板50固定到一起,不仅可以减小液冷板50的摩擦范围,降低了液冷板50的损坏几率,提高了液冷板50的使用寿命,给电动汽车行车带来了更高的安全保障,在发生严重的碰撞时保护层10还可以减缓碰撞时液冷板50所受的压力。保护层10上设有渗透孔30,在检测线束20上套设吸液管40,并且吸液管40与渗透孔30呈连通状态,可以使液冷板50漏液之后液体及时从保护层10的渗透孔30进入,进而方便被吸液管40吸收,从而使液体在漏出的第一时间只从吸液管40上扩散,使液体与检测线束20接触,提高了检测线束20与液体和电池管理系统60之间的导通效果,提高了电池包80内部漏液情况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中,当液冷板50在电池包80内部放置多个时,其漏液检测装置70也为多个,即保护层10也为多个,其多个漏液检测装置70的检测线束20分别于电池管理系统60连接,这样还可以精确检测哪个液冷板50存在漏液情况,提高了检测精确度和效率,方便维修人员及时找到漏液的液冷板50,达到了双重检测的效果,减少了人工一一查找具体哪个液冷板50存在漏液的步骤,提高了维修效率。

一种实现方式中,保护层10为橡胶。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保护层10为橡胶,是因为橡胶弹性大比较柔软,降低损坏几率,同时橡胶是电的绝缘体,可以在漏液检测装置70检测到漏液时避免液体与保护层10之间也形成通电状态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一种实现方式中,检测线束20是外表面为导体的铜丝或铝丝。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液冷板50中注入的冷却液一般为导电性极弱的液体,在液冷板50漏液之后冷却液与检测线束20和电池管理系统60构成通电回路是因为冷却液漏出之后遇到各种杂质才具有导电性,但为了使该通电回路的通电效果更好,因此检测线束20优选导电性能较好的铜丝或铝丝,另外为了减小检测线束20的电阻,还可以将检测线束20加工成空心的或扁的,但扁的不容易打理,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测线束20设计为空心的。

一种实现方式中,吸液管40的材料为人造纤维的混合物或无纺布。

需要说明的是,吸液管40用来吸收漏出的液体并不是由其形状决定的,而是由其吸液管40本身的材料来决定,因此为了吸液管40在吸收到漏出的液体时,可以使漏出的液体在第一时间只被吸液管40其本身材料决定的吸液功能使漏出的液体被吸液管40吸收,因此吸液管40优选具有吸湿性质的人造纤维的混合物或无纺布等,其中,在检测线束20外套设吸液管40,吸液管40的吸湿功能还可以防止检测线束20遇到空气中的水被氧化降低其导电性能或损坏检测线束20。

一种实现方式中,渗透孔30包括多个,均匀分布在保护层10的四周,检测线束20围设在保护层10的四周。

需要说明的是,渗透孔30可以设置在保护层10的任意位置,只要与套设有吸液管40的检测线束20穿过的地方连通就可以,即液体从渗透孔30进入之后最终能被吸液管40吸收,多个渗透孔30均匀分布可以方便对每一个位置都均匀检测。在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多个渗透孔30均匀分布在保护层10的四周主要是说明检测线束20围设在保护层10四周时的一种情况,该保护层10的四周可以设置有倾斜面,低于该保护层10的中心,这样使得液冷板50的液体漏出之后最先流到保护层10的四周边缘,从而优先在保护层10的四周边缘均匀设置渗透孔30,从而使液体进入渗透孔30被吸液管40吸收,在实际操作当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检测线束20围绕的方式。

一种实现方式中,吸液管40上设有通孔,通孔与渗透孔30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吸液管40的材料为人造纤维的混合物或无纺布,其本身材料就有吸水性,液体渗入到吸液管40之后即可与检测线束20接触,当吸液管40的材料不容易吸收液体时可以在吸液管40身上设置一些小孔,或者将吸液管40设置成网状,使液体与检测线束20更容易接触,提高检测线束20与液体和电池管理系统60的通电回路的通电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又提供了一种漏液检测系统,该漏液检测系统包括有如上述的一种漏液检测装置70,还包括电池包80和电池管理系统60,漏液检测装置70设置在电池包80内,电池包80与电池管理系统60通过检测线束2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将漏液检测装置70设置在电池包80内部需要检测漏液的地方,同时将漏液检测装置70与电池管理系统60连接,电池管理系统60可以做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提高了电动汽车行车的安全性。

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多个液冷板50和多个漏液检测装置70,多个液冷板50与多个漏液检测装置70分别一一对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液冷板50漏液的情况时,漏液检测装置70与液冷板50通过溶胶或粘胶等工艺技术固定在一起,这时,电池包80内部需要放置多个液冷板50时,与液冷板50相对应的漏液检测装置70的个数和放置位置也与之对应,多个漏液检测装置70同时分别于电池管理系统60连接,电池管理系统60根据第一个接通的通电回路对应的漏液检测装置70判断存在漏液情况的液冷板50,达到了双重检测的效果,减少了人工一一查找具体哪个液冷板50存在漏液的步骤,提高了维修效率。

一种实现方式中,如果检测线束20与电池管理系统60构成通电回路时,电池管理系统60用于当通电回路接通时控制电动汽车停止运行。

具体的,当检测线束20检测到液体,即漏出的液体与检测线束20接触时,检测线束20与液体和电池管理系统60构成通电回路,电池管理系统60做出电池包80存在漏液情况的判断,做出控制电动汽车停止运行的指令,人工进一步操作电动汽车停止运行,原因是避免汽车自动停止运行带来车祸等危险。

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有如上述所述的漏液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屏,电池管理系统60与显示屏电连接,当电池管理系统60控制电动汽车停止运行时,显示屏同时显示漏液信息。

具体的,由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多个漏液检测装置70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60连接,可以检测电池包80内部哪个位置漏液,将多个漏液检测装置70一一编号,例如,编号一和二等,在显示屏显示漏液情况时,可以显示率先检测到漏液情况的漏液检测装置70的编号,方便维修人员快速找到漏液位置,提高了维修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以何种显示方式显示可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设计,在此不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