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红外线感应器测试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3502发布日期:2019-06-12 00:0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红外线感应器测试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全自动红外线感应器测试室。



背景技术:

红外感应器,是通过感应人散发出来的红外线后发出触发信号的一种传感器,也是智能家居产品能够识别人或动物是否进入某个场域而进行对应操作的核心部件。

根据智能家居产品的类型,所需要的红外感应器的识别范围、距离与角度的使用情境都是不同的。但是,目前市面上,只能以人体去手动测试,没有一种全自动测试装置,能够测试红外感应器在各个范围内各个位置的信号反馈情况,因此让使用者无法准确获知该红外感应器的信号盲区,也无法准确得知红外感应器之侦测距离、角度范围。如果是用人体去手动测试,能量会因为测试的人不同而有所不同,所得到的能量反馈都不相同,没有一致性,这会影响到安装有该红外感应器的测试精准度,最终影响智能家居产品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全自动红外线感应器测试室,能够测试出红外感应器的感应信号范围内各个位置的信号反馈情况,具体为测试出信号的距离、角度范围、与可能存在的盲区位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红外线感应器测试室,包括室体,所述室体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红外线感应器的固定机构、用于模拟人体或动物温度的标靶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标靶装置移动的移动机构以及用于记录红外感应器测试信息的储存装置,所述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室体的内壁,所述移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室体的地面,所述标靶装置安装于所述移动机构;所述储存装置与所述固定机构电连接,用以储存红外线感应器所收集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标靶装置包括安装座、用于模拟人或宠物体态的靶体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靶体温度变化的温控器,所述靶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移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的第二滑轨、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轨在所述第一滑轨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所述标靶装置在所述第二滑轨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滑轨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并与所述第一滑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滑轨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室体的地面滚动的滚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滚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顶部固定机构、侧边固定机构和边角固定机构,所述顶部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室体的顶部,所述侧边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室体的内侧壁,所述边角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室体的其中一个边角。

更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座、第一螺丝、用于安装红外感应器的第一固定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固定座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室体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升降座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升降座设置有弧状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第一螺丝进行紧锁,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储存装置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边角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升降座、第二螺丝、用于安装红外感应器的第二固定座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固定座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室体内的边角处,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升降座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通过第二螺丝进行紧锁,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储存装置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部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安装红外感应器的第三固定座、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固定座直线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用于引导所述第三固定座移动方向的导引轨,所述第三固定座活动安装于所述室体的顶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所述导引轨安装于所述室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室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室体内部温度的调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室体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减少光的反射的吸光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把红外感应器放置安装在固定机构中,然后通过移动机构控制标靶装置在室体内进行移动,让红外感应器识别标靶装置的实时位置并把该实时位置的数据传输至储存装置中,从而让测试者能够根据该数据来获知所测试的红外感应器在感应范围内各个位置的信号反馈情况,有利于测试者及时发现红外感应器的信号盲区,以及在各个位置的信号反馈,由此得知此红外感应器的侦测距离、侦测角度、侦测范围与侦测盲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标靶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机构和标靶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边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边角固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8位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感应器获取标靶装置后的识别图谱。

附图标记:1—室体,2—固定机构,3—标靶装置,4—移动机构,5—储存装置,6—调温装置,7—吸光布,21—顶部固定机构,22—侧边固定机构,23—边角固定机构,31—靶体,32—安装座,33—温控器,41—第一滑轨,42—第二滑轨,43—第一驱动机构,44—第二驱动机构,211—第三固定座,212—直线驱动机构,213—导引轨,221—第一固定座,222—第一升降机构,223—第一升降座,224—第一滑槽,225—第一螺丝,231—第二固定座,232—第二升降机构,233—第二升降座,234—第二滑槽,235—第二螺丝,42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红外线感应器测试室,包括室体1,所述室体1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红外线感应器的固定机构2、用于模拟人体或者宠物温度的标靶装置3、用于驱动所述标靶装置3移动的移动机构4以及用于记录红外感应器测试信息的储存装置5,所述固定机构2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内壁,所述移动机构4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地面,所述标靶装置3活动连接于所述移动机构4;所述储存装置5与所述固定机构2电连接,用以储存红外线感应器所收集的信息。

在需要测试红外感应器时,由测试者把红外感应器放置在固定机构2内,然后控制移动机构4,由移动机构4驱动标靶装置3在红外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内移动,由于标靶装置3模拟人体温度,因此红外感应器能够感应到标靶装置3的位置;标靶装置3每移动至一个位置,可以设定停留在该位置的时间(装置反应时间),便于红外感应器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准确识别标靶装置3的位置,并把该位置传输至储存装置5中;如图7所示,储存装置5根据红外感应器所传输的位置数据,标注在识别图谱中。待测试完毕以后,测试者能够从储存装置5提取出识别图谱,从而只管地查看红外感应器的识别情况,以便获取到红外感应器的信号盲区以及在各个位置所获得的信号反馈,从而让测试者判断该红外感应器的侦测范围、侦测角度及侦测盲区。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出智能家居产品中的使用情境,用以对红外感应器进行测试,从而能够让测试者能够判断该红外感应器能够应用于对应的智能家居产品中。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靶装置3包括安装座32、用于模拟人或宠物体态的靶体3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靶体31温度变化的温控器33,所述靶体31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2,所述安装座32安装于所述移动机构4,所述温控器33与所述靶体31信号连接;具体的,温控器33固定安装在室体1内,且温控器33通过导线与靶体31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温控器33来控制靶体31温度保持在人体温度的动态波动范围,从而使得靶体31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出人体温度;而安装座32的设置,则是便于更换大小规格不同的靶体31,通过不同的靶体31来模拟人或者动物的体态,并通过移动机构带动靶体31移动的方式,来模拟人或者动物的移动方式,使得测试更具灵活和准确,保证了经测试合格的红外感应器不会让动物经过而进行触发,从而符合实际智能家居产品使用情境。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滑轨41、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41的第二滑轨4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滑轨42在所述第一滑轨41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43和用于驱动所述标靶装置3在所述第二滑轨42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44,所述第二滑轨42滑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41并与所述第一滑轨41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3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4均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滑轨42;安装座32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滑轨41。即通过第一滑轨41、第二滑轨42、第一驱动机构43和第二驱动机构44的配合,来驱动靶体31在水平二维空间上移动,从而让靶体31能够沿着室内的地面移动至各个位置,让本实用新型能够测试各种感应范围的红外感应器。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滑轨4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在所述室体1的地面滚动的滚轮42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3与所述滚轮421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44为皮带传动机构。相比于第二滑轨42在第一滑轨41上滑动,利用滚轮421来使得第二滑轨42在地面上移动,能够使得第二滑轨42的移动更加稳定,第一滑轨41仅作为导向使用,保证第二滑轨42不会再移动过程中进行摆动,从而保证了移动的可靠性;而皮带传动机构的设置,则是能够稳定控制靶体31在第二滑轨42上移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顶部固定机构21、侧边固定机构22和边角固定机构23,所述顶部固定机构21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顶部,所述侧边固定机构22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内侧壁,所述边角固定机构23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其中一个边角。顶部固定机构21的设置,让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吸顶智能家具的应用场景,从而能够获取红外感应器更为准确地数据;同理,侧边固定机构22和边角固定机构23,也分别用于安装对应的智能家居产品的应用场景,用以让测试者根据待测试的红外感应器的应用情境,决定安装位置来进行测试,从而让本实用新型能够获取该待测试的红外感应器的最准确的感应数据。

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侧边固定机构22包括第一升降座223、用于安装红外感应器的第一固定座22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升降的第一升降机构222,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22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内侧壁,所述第一升降座223连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22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升降座223设置有弧状的第一滑槽224,所述第一固定座221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图纸未标注),所述第一滑槽224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通过第一螺丝225进行紧锁,所述第一固定座221与所述储存装置5电连接,让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红外感应器所应用在的智能家居产品的安装高度,来调整第一安装座32的高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同时,第一滑槽224与第一固定孔的配合,实现了第一固定座221的角度可调,具体为:当需要调节第一固定座221的角度时,先拧松第一螺丝225,然后转动第一固定座221来调节第一固定座221的倾斜角度,在此过程中第一固定孔始终显露于第一滑槽224;当调节完成以后,再把第一螺丝225穿过第一滑槽224后螺纹连接于第一固定孔,从而把第一固定座221固定保持在调节后的角度。

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边角固定机构23包括第二升降座233、用于安装红外感应器的第二固定座23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升降的第二升降机构232,所述第二升降机构232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升降座233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23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升降座设置有弧状的第二滑槽234,所述第二固定座231设置有第二固定孔(图中未标注),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滑槽234通过第二螺丝235进行紧锁,所述第二固定座231与所述储存装置5电连接,让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红外感应器所应用在的智能家具的安装高度,来调整第二安装座32的高度,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所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和可靠。同时,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固定座231的倾斜角度也是可调的,其调节角度的方式与侧边固定机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顶部固定机构21包括用于安装红外感应器的第三固定座211、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固定座211直线移动的直线驱动机构212用于引导所述第三固定座211移动方向的导引轨213,所述第三固定座211活动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顶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212连接于所述第三固定座211,所述导引轨213安装于所述室体1的顶部并包围于所述第三固定座211,让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第三固定座211的位置。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室体1内部温度的调温装置6,使得室体1内的温度能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动态恒定,具体为使得室体1内的温度保持在摄氏25±1℃,从而避免温度变化过大而影响了测试效果;同时,调温装置6还能够根据需要,把室体1内的温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获取红外感应器在多种温度下的感应效果。作为优选的,调温装置6包括至少一台空调,具有便于获取的优势,而空调的数量则是由室体1的大小来决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室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用于减少光反射的吸光布7,用以吸收室体1内其他设备或者工具所发出的光,避免光线对于测试结果的影响。当室体1为一个房间时,吸光布7则用于挡住室体1外的光线,从而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的,室体1优选为一个室内的房间,房间的长度为20米,宽度为10米,高度为3.5米,该参数足以测试大部分红外感应器的感应范围;如图8所示,当测试开始后,红外感应器测试靶体31所获得的反馈信号,由储存装置5以识别图谱的形式呈现出来:当测试到靶体31时,储存装置5会在识别图谱的对应位置上标记一个点,信号强弱由点的半径来反馈,让测试者能够从识别图谱直观地获取到红外感应器在每一位置的信号接受情况,从而判断该红外感应器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